吳景浩
學生主體參與性教學是學生能動地,創造性地完成學習任務的種傾向性的行為表現,它實質上是在教學活動中解放學生,使他們獲得主體性的發展。在電工技術的實踐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主體參與教學,有助于解放學生的思想,培養他們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從而起到提高其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作用。教學中,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 力求面向學生,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性學習, 鼓勵并倡導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活動。 這對于優化實踐教學模式,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學生主體參與教學的合理性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活動并不滿足于對現存的外部世界給予的客觀環境和歷史條件進行簡單的再復制,而總是千方百計地“把內在的尺度運用到對象上去”。由此可見,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鮮明的主體參與思想,它為實施學生主體參與教學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近年來,隨著社會發展和我國對主體性教育理論及素質教育研究不斷深化,使得人的主體性成為現代人的最主要特性,現代教學論也確立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認為學生在教學中應具有積極性、主動性,是學習環境中的主人。現代教學論認為,學生在教學中居主體地位,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的一切工作幾乎都離不開學生的參與、支持和合作。電工技術實踐課是一門以電工技術理論為指導的操作性很強的技術基礎課程。其任務是使學生具備綜合運用電工基本知識的能力和直接從事電工工作的技能。認識電工基本元器件,使學生正確掌握電氣技術人員必須具備的常用電工儀表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創新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些特點要求學生必須親自動手、主動參與。
二、學生主體參與教學的意義
1.成為自主學習的主人,打破傳統被動接受學習的認知,使學生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得到提高
傳統的教學都是以接受性教學為主,學生一般都是被動地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教師一上課就開始講授,學生主要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學生得到的是間接經驗,學生缺乏對知識形成的情緒體驗。這樣所掌握的知識無論從記憶還是從運用的角度來講,都不牢固、不靈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學生的思維,抑制了其能動性和創建性的發展。筆者認為,教師在電工技術實踐教學中,應事先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為學生提供一個廣闊的活動范圍。而學生在不違反操作規定和教學原則的基礎上,可以放開手腳、積極思索,按照自已的實驗思路、實驗設計方案去操作、去感知。這樣,學生就容易主動投入到實踐中去,從而將有助于提高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的能動性和創造性也得到了提高。
2.有利于學生自信心的培養
從教的主體而言,為了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老師會設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從學的主體而言,學生主體參與教學會滿足學生的各種學習和發展需要;從教學過程而言,學生主體全參與教學可以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學生的心理壓力會明顯降低。在電工技術實踐課中,學生自己設計的實驗方案一旦可行,或者自己設計的實驗線路在通電后可以正常工作,都將會大大增強學生們的自信心,從而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去準備下一個實踐項目。
3.有利于師生間的交流與合作,使教學質量得到提高
教師如果能創造條件滿足學生的參與欲望,學生就會產生出明顯的向師性。
他們就會以高昂的熱情來參與整個教學過程。同時,學生主動積極參與教學過程的情緒在一定程度上助長教師上課的情趣。課堂上充滿了學生的熱情,而不只是老師的熱情,教學就會有豐富的人情味。讓課堂氣氛變得活躍, 學生高層次的學習需要得到充分滿足。電工技術基礎有許多實驗,實驗是電工技術基礎教學的重要環節。學生與教師一起討論問題、一起設計教學方案的電工技術實踐教學中,學生一方面可以及時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和缺點,從而及時地解決和改正。另一方面可以感受到教師對教育工作的責任感、對學生無私的奉獻精神,就會使學生對教育產生親近感,從而增強教育的說服力和感染力。而教師也可以從中更深人地了解學生的思想、知識結構和理解能力,從而進一步加強了與學生的溝通和了解。師生間的合作與交流也變得更加廣泛,課堂充滿活力,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高。
三、學生主體參與教學的策略
1.使教學活動有吸引力,從而增強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興趣是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動力,在電工技術實踐教學中,如何使課堂教學更具吸引力,這就成了搞好實踐教學的基礎環節。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教學活動的設計。如果教學內容死板、枯燥或者教學形式陳舊、單一,那么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只會降低。筆者在教學中,注意強調電工技術實踐課程在電氣化專業中的地位和作用,講明它在實際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例如,在講解萬用表的使用時,我告訴學生,萬用表對于電氣化專業的學生來說其重要性不亞于士兵手中的槍。比如家里的電視機、電風扇等家用電器發生故障時,利用它可以進行快速檢測和維修。這樣,同學們一下就有了濃厚的興趣,從而激發了他們實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鼓勵學生大膽發問
課堂上,往往都是老師問,學生答,學生處于服從被動的地位。如果在教學中,學生能夠主動地提出問題,說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了積極的思考,是學習主動性的表現。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同時鼓勵學生大膽發問,培養學生敢于提出問題的良好習慣,將促進學生與老師的交流,能夠有效地組織全體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
3.提倡學生獨立動手與思考、自己設計實驗內容
電工技術實踐教學的最終目的,不是讓學生當“機械人”,即按照書本或教師的指令,去扳開關、記數據、寫報告就算了事,而是要通過具體的實踐,強化學生的手腦并用,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強調學生由'動手做'走向'動腦做',由'豐富的感性'走向'深刻的理性'”的認識。在實踐教學中,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內容,親自動手進行實驗,將有助于啟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創造性,從而加強了學生綜合運用電工技術知識的能力。
(作者單位:浙江省松陽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