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小學英語正在使用兩種教材,一種是新起點教材,一種是PEP教材,下面就針對PEP教材中的閱讀部分淺談一些我的看法。從四年級上冊開始在每單元的AB都增加了Read and write部分。
通過聽相關內容的課和與同科老師的探討,要教好這一部分,我認為首先要理解本部分的作用。Read and write一般都由一段對話或一篇短文,一組答題和一個任務型活動組成,其次要明確本部分的教學目標。當然每個年級的側重點不同,要求也就不盡相同。按照目標的要求,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如要想做得面面俱到恐怕無法完成教學任務。因此,在教這部分時要分清主次,合理分配教學時間和教學內容。現將我的教學模式向大家做以交流:一般分為三大部分,即讀前(pre—reading)、讀中(while reading)和讀后(post-reading)。
一、閱讀前(pre-reading):
1.做好充分的熱身或復習。
閱讀教學和其他課型一樣,既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鞏固,又是對前面知識的進一步的延伸,因此做好與本節相關知識的復習,能促進學生對本篇短文的理解。一個很好的熱身活動,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前進入英語學習的氛圍也是很重要的。
2.巧妙設計導出閱讀材料中部分生詞、短語或句子,為學生的閱讀掃清障礙。其實這一步步也是展示教師基本功和業務素質的重要一步。比如充分利用和學生間進行的引入對話的free talk,把難點也就是擴展的部分自然滲透在free talk之中;或者通過復習前面知識自然引入,先進行適當的解釋或演示,這樣,當學生打開書進行閱讀時,就不會有太大的障礙了。教師還要鼓勵學生不要一看到生詞就認為難,要善于根據上下文來揣摩出意思,及時給予鼓勵,這樣做會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和積極性。
3.設置任務,使閱讀更具目標性。在未進行閱讀就設置的任務,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吸引學生進行閱讀全篇,了解文章的大意。例如學習五年上冊A Read and write ,可以這樣來引導學生進行預測:This Passage is between Zhang and Tim , Zhang has three new teachers , Can you guess Who is Zhangs English teacher ? Hes Tims _______.猜對與否,都沒關系,那么打開書看一下,與你的猜測是否一致。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 閱讀中(while reading)
1. 設計簡單問題,初步理解文章
當短文比較簡單的時候,也可以采取聽錄音回答問題的方式。所設計的問題要比較簡單,并且只有在讀完(聽完)全篇才能找到答案,或者問題的答案就在短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這樣有助于保持學生閱讀(聽)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引導他們通讀(聽)全篇,初步理解文章。為了保證閱讀的速度,這一遍往往要求學生默讀。
2.設計細節問題,深刻理解文章
所設計的問題形式可以多樣,例如判斷、選擇、回答問題、完型填空、連線、填表格等。所設計的問題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空間上的層次性。即不要設計的問題當中第一個問題在第三段才能找到,第二個問題在最后一句找到,要一步一步,讓學生時時嘗到成功的喜悅,每讀完一小部分都有收獲。二、內容理解上的層次性。即體現由易到難,由淺及深的原則。避免全部的問題都不需要思考就能直接找到答案,也就是說要有意識的設置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對此可能會有質疑,但首先我要說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僅靠一眼就能找到答案的問題是不夠的,尤其對于好學生他們的潛能也需要我們給他們設計出更具有一定挑戰性的題目。對于閱讀材料簡單設計不出什么深層次的問題也不是沒有,但有些需要老師去挖掘。小學生年齡小,對于那些有一定難度的文章,在閱讀過程中可以采取個人閱讀和合作性閱讀相結合的方式,可以讓他們在同桌間或者小組進行,有商量、有討論,有競爭,相互取長補短,省時高效的同時達到了閱讀的目的。
3.引導學生進行質疑
通過設計多種形式的練習,學生對文章基本上已理解。但還是要留出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質疑。當然也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先在小組內解決。這時的質疑可以是多方面的,短文內容的理解,或者不明白的單詞,短語、句子甚至是不會讀的單詞、句子,都可以在這時解決。
4.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通過上面幾個環節,學生對文章已經理解了,這時應指導學生進行朗讀,進一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和對語言知識的鞏固和強化。
三、閱讀后(post-reading )
1.學生進行綜合性的任務型活動。教師引導學生全體參與任務型活動,實際運用所學的語言。這需要老師根據所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這也是體現教師深刻把握教材,理解其語言功能的重要方面,是實現由知識向技能再到交際能力的轉化。如果時間來得及,老師還可以出一片與本節內容相關的閱讀材料供學生進行閱讀。
2.精心設計主要句型的書面練習。對于重點語言的書寫,教師也應做精心的設計,而不是簡單地布置學生抄寫幾遍句型。包括:a.句型的仿寫,教師需要及時糾正學生在書寫句子中常見的錯誤,如首字母要大寫,英文當中的句號是實心點以及句子當中的單詞間距約為一個字母寬等問題。b.教師設計情景,讓學生替換主要句型中的關鍵詞語,填充句子,或者讓學生自己替換主句型中的關鍵詞語編創新的句子。或者運用所學句子寫一段短文。同時,活動手冊里提供了較靈活的有情景的書寫練習,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用好活動手冊,
結語:如何在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并發展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個要不斷探索的問題。我們期望通過“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后”模式,使學生體會閱讀技巧的成功運用,享受到閱讀的樂趣,并帶動其他語言技能的發展,最終成為獨立的閱讀者。
作者簡介:劉麗娜(1981.10-)女,漢,籍貫:陜西,學歷:本科,職稱: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如何構建小學英語的高效課堂,單位: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金塔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