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建鵬
摘 要:高中《美術鑒賞》課程顯示出兼收并蓄、包容百家的特點,西方現代藝術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中筆者結合實踐教學經驗,首先從多樣性和系統性兩方面指出西方現代藝術模塊在課程中的意義,其次就高中《美術鑒賞》課程中西方現代藝術教學的呈現方式進行探討,認為教師應當采用啟發式教學、比較式教學以及探究式教學提升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美術鑒賞;西方現代藝術;教學
人美版高中《美術鑒賞》課程中的西方現代藝術內容有助于拓展學生的審美眼界,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達到新課標中所要求的培養學生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目標。西方現代藝術普遍地具有抽象化的特征,其意義與風格都不易把握。教育實踐表明,學生在學習這一模塊時感到較大難度。這要求高中美術教師基于教學內容自身的特點,選取符合教育規律的教學方式來呈現內容,以實現提升教學有效性的目標。
一、西方現代藝術模塊在課程中的意義
將西方現代藝術選入教材,包括多樣性與系統性兩方面的意義。
從多樣性而言,西方現代藝術是世界藝術花園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讓學生體會具有獨特形式風格的美術作品。受傳統審美習慣的影響,學生們習慣用“漂亮”“優美”“精致”等標準來評判作品的美感。但是當面對西方現代主義的一些作品,如野獸主義繪畫大師馬蒂斯的《舞蹈》、蒙克的《吶喊》等作品時,傳統的標準就不再適用。[1]通過對西方現代藝術的系統性學習,便能夠增加學生的審美思維廣度。
從系統性而言,在課程中設置西方現代藝術有助于學生把握西方藝術的發展脈絡,理解其與西方藝術傳統的割裂與聯系。其次,學習西方現代藝術有助于學生獲得中西美術的比較性欣賞視角。與西方藝術相比,中國傳統美術具有“寫意”的特征,并且更加強調在美術作品中滲透藝術家的主體人格,而非再現對象。通過學習西方現代藝術,能讓學生對這些特性產生更深刻的認知。
二、高中《美術鑒賞》課程中西方現代藝術教學的呈現方式
為充分體現西方現代藝術模塊的教學意義,教師在教學中應重視調動學生的主動思考與
審美。具體而言,可以采取以下幾點呈現方式。
1.啟發式教學
啟發式教學重在“啟發”二字,與傳統的“灌輸”教學相反,它認為學生具有理解知識的基本心理結構,教師應從內部啟發學生而非從外部灌輸知識,從而激活相應的思維區域,逐步促進理解。
例如,在欣賞荷蘭后印象派畫家凡高的美術作品時,可先讓學生描述對畫作的初步印象,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直觀感受,引導學生得出“色彩明艷”“充滿動感”“情感濃烈”等結論。其次讓學生觀察作品的色澤、線條等形式因素。學生經觀察,就能夠發現凡高繪畫中多使用低純度與低明度的冷暖色彩對比,筆觸多用小短線,而且線條自身的顏色富于變化。再次,由教師講解以上繪畫技法對于凡高畫作獨特美感的意義。最后,教師可結合凡高生平以及當時歐洲的普遍繪畫風格講解凡高畫作風格的形成原因,讓學生領會藝術家的創作意圖。本課例便顯示出啟發式教學層層深入、引導認知的特點:教師由觀摩藝術的基點入手,每一步都基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教學,每一步都意在降低學習難度,讓學生形成自主認知。教師最后結合創作背景講解畫作,為學生補充重要的外部信息,便能夠產生升華感悟的作用。
2.比較式教學
比較式教學模式是基于比較研究而形成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將具有關聯性的知識點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引導學生找出其中的異同之處。比較式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以及辯證思維能力,并有助于建立全面而系統的知識結構。[2]在教學中熟練運用比較式教學,還有益于學生牢牢掌握“比較”這種思維工具,提升對各類型藝術的欣賞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開展同主題的中西繪畫比較式教學活動。例如,風景是中西繪畫共同的常見表現對象,教師就可以將中國畫中的風景與西方現代藝術中的風景同堂比較,讓學生找出二者之間的差異。在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比較西方傳統藝術作品與西方當代藝術作品。例如,教師可將《蒙娜麗莎》與凡高的《自畫像》放在一起比較。二者同為西方繪畫中的肖像畫,但是藝術風格卻完全不同。在對二者的比較中,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到西方當代藝術努力突破寫實主義傳統的特點,并從繪畫技法方面了解造成二者區別的原因。
3.探究式教學
探究式教學指的是由學生自行通過閱讀、觀察、實驗、思考、討論等途徑去主動探究問題、建構知識的方法。與啟發式教學不同,探究式教學將更多的學習時間交給學生,教師在其中起到引導方向、提供建議以及總結評價等作用。探究式教學具有結果與過程兩方面的價值,經自主發現、建構的知識能夠更好地被主體記憶、吸收,在探究過程中也能夠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中,可以畢加索藝術為對象設置探究式教學活動。教師可于課中提出問題,并要求學生自主致疑,提出個性化的問題,再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方法指導。學生于課后通過查閱書籍、網絡檢索、交流討論等方式探究問題,當探究活動結束后,安排課程讓學生基于探究結果交流討論。探究式教學活動應當具有階段性,由教師適時督導進度,并且提出改善建議。除藝術性外,在探究式教學中也應當滲透人文性,體現高中美術鑒賞教育的內在目標。[3]
結語
綜上所述,西方現代藝術教育是高中《美術鑒賞》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教師應立足于美術鑒賞課程的總體目標,針對教學內容及學情優化教學策略,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難點,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
參考文獻
[1] 楊雪雪.西方現代藝術在高中《美術鑒賞》中的地位、呈現方式與功能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6:24
[2] 耿婷婷.普通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創新模式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12:15
[3] 巫曉疆.實現高中美術教育審美價值芻議[J].中國教育學刊,2012,5: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