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瓊
摘 要:要提高涼山彝區農村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書寫,培養學生通過觀察來寫作,并利用多媒體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益,促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過程中學懂、學好語文知識。
關鍵詞:教學;寫字;觀察;寫作;多媒體
通過長期的語文教學實踐,我認為教師要結合本地、本校和學生實際,在教育教學中不斷探索和創新。
一、培養學生認真寫字,對書寫產生興趣
當今社會,電腦、手機已經深入人們的學習和生活中,對寫字而言,不少人發現自己寫不好、不會寫,忘記怎么寫了,眾多的家長希望孩子認真書寫。堅持練字不僅可以培養學生認真、專心的良好習慣,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意志力和審美能力的發展。但是練字,是需要持之以恒的事情,而且從小就要開始練習,如在入學前進行畫畫,寫數字、字母、拼音等,進入小學后就要仔細書寫了。可是,經過實踐,我發現學生在書寫過程中有許多不足。有的學生對寫字沒有興趣,做作業是為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教師就要努力培養學生寫字的興趣,當學生對寫字產生了興趣,他們就會專心致志地寫。我在教學生練字的過程中,我發現學生的字比原來有了進步,或者是哪些字詞比以前寫得好了,我就會表揚他們,并拿給別的同學學習。讓學生進行寫字比賽,將寫得好的學生的字貼在墻報上,請同學們借鑒及欣賞,激勵學生專心、認真地將字寫端正、整齊。而在實際的寫字教學過程中,有的教師沒有嚴格要求學生認真書寫。我認為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白寫字的重要性,因為教師都不引起重視,就不會起到示范的作用。有的教師及很多家長認為,學生寫字嘛,只要認得就行,或者認為只要學生考試成績好,字寫得好還是不好沒有關系,忽視了要養成正確書寫的習慣,更不要說培養學生的寫字興趣了。但我始終認為,教師不僅要帶頭把字寫好,還要培養學生寫字的興趣。當學生對寫字產生興趣后,就會努力把字寫好。
二、寫日記中,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我認為“日記”是學生最好的“朋友”,因為每個人的高興、難過、興奮、痛苦、傷心的事情都可以寫進日記中,而且把自己想說的一股腦兒的表達出來后,心情就會感到舒暢。當隔幾個月、幾年或更長的時間后,打開自己的日記本時,那一幕幕的往事就會浮現在自己的面前。小學生的思維以直觀形象為主,我就讓學生把每天看到、聽到、想到的事情,用日記的方式寫出來。我還在日記教學時,設置有關的情境教學,引起學生的注意,培養學生的興趣,觸發學生寫日記的靈感,使學生把自己想說的話寫出來。在學生寫日記的過程中,我指導學生去親身體驗和感悟,學生在自主活動中,掌握了許許多多寫日記素材,比如我采取讓學生發揮主體能動性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去組織,在校內外去尋找、去發現,然后進行構思后寫日記,采取同學之間互相改,教師再改及評獎。整個日記的教學,充分地給了我班學生獨立性。比如安排學生寫一篇自己喜歡的課外活動的日記,我就布置學校學生參加課外活動的時候,讓我班學生去看、去想、去親身參加體驗,使我班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有了想寫的內容,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我班學生對寫日記產生了興趣。
三、指導學生通過觀察來寫作
我在安排學生寫作文時,我班學生有的經過短暫的思考后,就有很多要寫的內容。而有的學生握著筆,不知道從什么地方寫起,頭腦中根本就沒有寫作的素材。要解決這個學生沒有材料可寫的難題,就要培養學生認真、仔細地觀察。要讓學生喜歡觀察、愛觀察,就要讓學生留心周圍的人事景物,做個細心人,從觀察身邊熟悉的人事入手,經過觀察后,就會掌握一些新的素材,將這些素材經過加工整理后,就是寫作的好材料。但在學生的觀察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引導學生觀察并教給學生該如何觀察的方法,讓學生能按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中間到兩邊等的觀察順序來觀察后選擇材料,并要由所觀察到的事物來展開自己的聯想,并寫到自己的作文里。在學生寫作文過程中,有的學生寫作文時,想了很久,還是無話可說,有的學生不動腦筋,找作文書上相同或相似的例文來抄,關鍵就是學生不會觀察,也不善于觀察。我在指導學生寫作文時,我為了防止我班學生亂編作文或抄例文,我就讓學生認真仔細地觀察自己長期生活和學習的學校、家里及校外的環境,要求學生寫自己耳聞目睹的真實的作文。通過觀察,引導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學校、善于發現等來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因為作文教學和現實生活密不可分,學生在仔細觀察中去發現、去體驗,感悟學習和生活的快樂,切實做到緊扣作文題目有情可抒,有感可發。
四、利用多媒體,優化課堂教學
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探索新的知識。隨著多媒體進入我們涼山彝族地區的農村小學后,師生就能通過多媒體直觀、形象地了解課文的內容了。教師就要結合教材和學生實際創設教學情境,使彝區學生通過多媒體的圖像、影像、聲音、動畫的聲像并茂、動靜結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來學習語文知識。由于多媒體有很強的形象表現力,教師還可以進行隨機控制,對進行探究式教學非常好,教師也能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用好教材,避免了照著書本講的情況。因此,作為山區農村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想辦法挖掘多媒體技術的優勢來不斷優化語文課堂教學,提高授課質量。過去,我們使用的是一塊黑板、一本教材、一支粉筆進行教學,教師用上多媒體教學后,節省了許多板書的時間,可以在啟發、引導、解決學生的聽說讀寫及具體疑難問題上。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和個體差異,采用多媒體的直觀形象,指導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思考、理解、感悟,使學生認為難學、不容易學懂的課文,得到了有效的解決,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多媒體的教學圖片、文字、聲音、動畫等來地豐富學生的感知,使學生聚精會神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特別是多媒體栩栩如生的畫面,悅耳的音樂,給學生創設出了非常好的教學情境,增強了所學內容的形象性和動態感。因此,多媒體教學能化難為易,變復雜為簡單,使抽象的內容變為具體、形象,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思維,啟發了學生的想象,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里學到了語文知識,從而切實起到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授課質量的目的。
(作者單位:四川省普格縣螺髻山鐵道兵希望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