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
【摘要】英語與其他學科一樣,擔負著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培養的諸多任務。因此,因此,作為英語教師,必須清楚地認識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學任務之外,更重要的還要在教學中實施育人的目的。英語是一門功能性很強的學科,語言是人們表達自己思想情感和需要、傳播文化科學知識的重要工具,教師在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的同時也流露了自己的情感、態度和認識。英語教學是育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德育因素貫穿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本人結合多年在英語教學中的實踐,就如何在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談幾點看法。
【關鍵詞】德育 滲透 活動 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7-0099-02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課程的學習,既是學生通過學習和活動掌握英語知識,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開闊視野、豐富生活經歷、開發思維能力、發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的過程。因此,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并合理運用,善于把握稍縱即逝的教育契機,在課堂上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適時、恰當地滲透道德教育,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養成健康向上的品格。因此,進行有效的德育滲透是每位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如何在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呢,我認為可以從下面的一些方面來進行探討。
一、挖掘教材中德育知識,將德育知識融進教學目標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道德素材,教師就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找到并確定知識結構內容與思想教育內容的結合點,然后通過滲透、融合的辦法,有目的、有計劃地寓德育于英語語言教學中,例如:山東教育出版社六年級上冊第6單元“Is this your pencil?” 學生丟失東西了,要學會幫人撿拾,或者送到老師手里,或者尋找失主,不能把東西私自藏起來,如果這樣別人會著急的,換位思考如果是你的丟失了,也會很著急,有一個很重要的句型可以體現“I am looking for… I feel worried.”
二、課堂上引導學生德育滲透,情感交流
初中生在自主認識過程中,民主意識參與意識、獨立意識逐漸增強的情況下,在課堂上設計一些以學生為主體的活動是必要的,這樣才能讓學生主體本質得以淋漓盡致地發揮,也增強了學生對德育的親身體驗。山東教育出版的英語教材就是以“話題、功能、結構、任務”相結合。因此,教師應有意識地將品德教育滲透到各種任務型活動中,幫助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例如“looking for my bag”角色扮演,一個做失主,一個做撿拾者,運用句型:“Where is my bag”加上一定的情感態度,讓學生真正的去體驗丟失東西的心情。當有人撿到并還給他時心情無比的高興,做好事的同學心理得到滿足。德育在這個活動中得到了體驗。
也可以設置“英語才藝表演”。這個活動既能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又能讓他們在同學面前展示自己,還能適時滲透德育,一舉三得。每天一人表演,形式多樣,有唱英語歌的;有說英語繞口令的;有組織同學們做游戲的;有讓同學猜謎的;有教同學們學諺語、俚語、名人名言的……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越來越濃,不知不覺中他們就接受了品德教育。在欣賞歌曲、詩歌,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學生學會了積極與他人合作,學會了尊重他人,有利于養成和諧和健康向上的品格。
三、找準時機,在課外活動中滲透德育
學校設有“英語沙龍”課外興趣小組,每周甚至每天都會有一個英語主題,教師要做個“有心人”,關注學生的發展,找準機會,適時、適度地進行德育教育,讓學生在自然滲透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從而內化為自己的道德意識。例如: 在10月份結合國慶節我給同學們出了個國慶節(the national day of China)的來歷的英語演講,當同學們知道國慶節指的是中國自由了,擺脫了敵人的壓迫和欺凌后才成立的,心中都深深的體會到了愛國主義。知道了中國現在的今天來之不易。要好好學習,報效祖國。這一刻德育滲透于英語教學中,真正有效的德育教育不是由教師“說”出來的,而是學生在教師巧妙地引導和啟發下“悟”出來的。
四、通過教師自身良好的道德修養影響學生
教師的世界觀、情感、品行及教態,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要用自己的愛來喚起和培養學生對學習的愛,從而延伸到對生活的愛。其實,英語課堂教學不只是語言知識的學習和操練,而是一種溫馨的情感交流、智慧潛能的開發,交際能力的早期培養,是師生共同創造精神生活的活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和諧師生關系,使學生在寬松、融洽、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學習的同時,品德得到培養,性格得到完善。
總而言之,英語學科的德育過程,是根據教材的總體內容,將外來優秀文化、現代文明與健全人生融為一體的教育過程。我們應當努力挖掘英語教材中極為豐富的德育資源,運用現代化的教育媒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當好一個引領者、組織者、材料提供者、鼓勵者、參與者、評價者。讓我們在教育教學改革的大潮中,按照英語教學的自身規律,自覺地培養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靈和豐富知識的新時代人才。
參考文獻:
[1]《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 教育部 2017年
[2]《英語課程標準》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1年
[3]《英語新課程與德育滲透》 中小學教材教學 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