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雪雅
[摘 要] 從目前的中職教育發展來看,中職教育都傾向于以就業為指導,幫助學生更好地就業,從中職數學的教學中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中學數學的教育改革要符合現代社會對學生的要求,讓學生可以通過數學的學習,建立一種數學思維,為他們今后的工作打基礎,同時,當下以就業為基礎的中職數學教學改革,主要目的是讓中職數學教學可以幫助社會培養更多的數學人才,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當下的中職數學教學的環境。
[關 鍵 詞] 就業指導;中職;數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4-0093-01
隨著中職數學教學進程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中職數學教師都意識到一個當下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即中職數學目前的教學手段對學生未來的發展作用不大。因此,必須開辟出一條符合時代發展變化的中職數學教學之路,立足于學生的就業問題,注重培養學生實際的數學運用能力和數學思維的鍛煉水平,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職數學教學模式改革是志在必行的,需要教師和學生配合起來,共同完成這項偉大的任務。
一、中職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中職數學教學的現狀來看,中職數學的教學模式還是很傳統的教學模式,停留在一個比較低的階段,距離當下社會對中職學生的數學文化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所以,中職數學教師更要對這一方面重視起來,將中職數學教學向現代化的數學教學要求引進,通過對中職學生自身的情況研究發現,中職學生普遍文化課成績不高,接受一些高難度的數學知識有一定的障礙,而且教師的講課形式也很單一,不能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一來,就很容易使中職數學教學難有上升空間,學生的數學思維和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就上升不了,從而局限了中職學生的發展。
二、中職數學教學改革的重要性
從社會需求上講,當下大多數中職學生一畢業就面臨著找工作的問題,所以,只有中職教師提前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知識條件,才更加方便中職學生專業素質的提高,包括學生的數學動手能力、學生的基本數學思維的掌握能力以及學生的應用能力。就目前中職數學的教學情況來看,中職數學教學改革很大程度上受到傳統的學習和教學方法的影響,教學的方法比較落后,教學的內容更是陳舊,很難為中職學生走向社會所用,而數學在生活中無所不在,它對學生參加工作有很大的幫助,許多中職學生的工作中需要利用到數學的思維和數學的方法,因此,這次中職數學教學改革是志在必行的,而至于改革的重點,還應該落在提高數學實用性上以及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數學在他們將來從事專業工作中的作用,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接受中職教師的數學教授,而不是把數學當成是一門沒有用的科目,通過這次中職數學的教學改革,既可以全面提高中職學校的數學教學水平,更重要的是為社會培養出了一批有知識的一線生產者。
三、中職數學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
確實學生為學習主體,科學改革。中職數學的教學要提高實用性的一大重要措施就是在課堂上,數學教師要能夠積極配合學生進行教學,不能一味地不顧及學生的聽課感受,自顧自地講個不停,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多聽聽學生意見,讓學生幫助教師進行數學教學,從學生的角度觀察數學教學課堂上存在的問題,更加有利于教師的數學課堂教學,要盡可能多地增加教師和學生的交流,教師通過學生了解上課的不足,學生通過與教師的交流可以更好地增強對該課程的興趣,可以了解到更多與本身專業有關的數學知識,方便學生走向社會。
因材施教,不同中職學生的專業存在較大的差異,涉及的數學知識也不盡相同。教師要加緊對不同專業涉及的數學知識做一個總結,有目的地教學,在保持基本課程不變的前提下,進行偏向專業化的數學教學,比如,有一個學生的專業是工程設計,這時候,就需要數學教師加強此類學生的幾何繪圖和構型能力。這樣有目的的教學看上去有功利性存在,但是,對中職學生來講,如果不具備良好的專業知識,找到好工作的概率不大,而且中職學生一般都學習不太好,不怎么愿意花費時間在數學學習上,教師要主動了解學生,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對數學基礎相對薄弱的,可以講初等和中等的內容;對中等基礎的學生,就有必要把一些有難度的問題拋給學生。當然,這些都必須基于學生的配合程度。總之,教師要培養出人才,就得從學生的數學基礎抓起,逐步滲透到學生的專業中,讓學生學會通過數學學習解決自身專業存在的問題。
總之,通過中職數學的教學改革,我們可以看出當下教育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實用性,現代社會更多是在強調技術型人才,而對中職數學教師來講,必須盡快意識到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早日幫助學生提高數學技能,方便數學在學生工作中的運用。最后,筆者希望通過理論的研究可以為解決實際問題提供幫助,從而真正提高中職學生的專業素質,被更多企業單位所認可。
參考文獻:
[1]陳坤.提高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幾點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5):42.
[2]李江平.淺談中職學校如何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3(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