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主持/陳祥森

專欄小編:三位專家好。歡迎做客“深度”欄目。9月下旬中國儲運高峰論壇在蘇州舉辦,這是中國儲運雜志社5年來第五次舉辦這個論壇。今年的主題是新時代、新需求、新理念、新動能。我想,這其中包括智慧倉儲和綠色物流以及供應鏈的內容,這也是我們物流業內所關心的熱點問題,所以希望就此問題請三位專家展開來談一談。
夜雨觀瀾:物流作為生產性服務業它的智能程度高與低,直接影響它所服務的那個行業的效率。智慧物流近幾年火爆起來,這與“互聯網+物流”、物流業轉型升級密切相關,而且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智慧物流技術日漸成熟,尤其在電商物流身上表現得更為突出。我們看到,智慧物流技術給快遞行業帶來了巨大提升,京東等電商已經走在智慧物流前列。而后是制造業,目前傳統制造企業倉儲物流的改造和提升也已經開始。
把酒臨風:物流的看點在電商,亞馬遜2012年在全美倉庫中部署了1.5萬臺機器人,每年節約成本將近10億美元,亞馬遜貨倉因此也被稱為全球最高效的倉庫。2014年京東建設了亞洲一號自動化物流中心,大部分環節上都實現了自動化,提高了倉儲的運營效率。去年10月京東X事業部智慧物流實驗室第一次向眾人展示了由機器人、人工智能算法和數據感知網絡打造的全自動倉儲場景。京東目前已在全國運營405個大型倉庫,倉儲面積高達900萬平方米。目前菜鳥機器人倉庫在上海、天津、浙江、廣東、湖北等地也已上線。去年10月菜鳥網絡位于廣東惠陽的機器人旗艦倉首次對外開放。
專欄小編:京東、菜鳥引領智慧倉儲的發展,那些帶有示范效應的智慧倉儲令人們眼界大開,將來為各行各業服務的智慧倉儲將是一個全新的業態,提供高效率的服務。
金玉其中:京東、菜鳥的智慧倉儲確實令人耳目一新。去年10月,京東物流全球首個全流程無人倉在上海嘉定區投入使用。這一倉庫占地4萬平方米。每日處理訂單超過20萬單,機器人的揀選速度達3600次/小時,高出傳統工人5倍~6倍。京東的無人倉中龐大的六軸機器人負責用吸盤將貨箱重新碼放,AGV機器人利用地面貼著的二維碼導航來搬運貨架。小件分揀時,貨架穿梭車從兩排貨架上將裝有商品的貨箱取下,放上傳送帶供分揀機器人分揀。此外,還有堆垛機器人、無人叉車等機器人負責各環節。菜鳥智慧倉應用快倉系統,適用于中小件商品分揀。庫中也同樣使用AGV機器人矩陣,它們可以互相協作共同完成一個訂單,也可以獨自執行不同的揀貨任務,累了還會自主到充電臺充電。揀選方面菜鳥使用的是可以360度運行的機器臂。
夜雨觀瀾:目前看來,在倉庫的自動化程度上,京東已實現無人參與且效率更高,菜鳥有些環節則仍需人工配合。在全國倉庫的布局上,京東由于起步較早,大小中心覆蓋面更多。而菜鳥方面,正加快在全國建立更多的倉儲中心,運輸上強調與三通一達的合作。
把酒臨風:京東、菜鳥走的路線不同,菜鳥在建設智慧倉儲中心的同時,主打的是物流平臺,借助合作伙伴“三通一達”已有的中轉站,形成多點覆蓋網絡。而在配送和派送上,采取眾包式的菜鳥主要負責挖掘大數據信息,為各大倉儲中心間的物流調度作出最優的選擇。所以,菜鳥要做的是關鍵點和關鍵技術,它不必在全國范圍內廣泛布局,也不必對配送機器人和無人機進行大規模量化。而京東走的路線是自建物流體系,智慧倉儲建設上肯定比菜鳥要下更大力氣,因此對無人車和無人機這類的人工智能需求也比菜鳥更強烈,投入研發力度也會更大。
專欄小編:就目前來看,智能貨倉確實提高了倉儲能力和效率,那么對于制造業有何促進作用?
金玉其中:制造業是我國的根本,《中國制造2025》計劃提出后,倉儲物流作為物品流通的載體,成了傳統制造企業內心深處的痛。由于智能化程度低下,缺少科學的規劃和管理,很多傳統制造企業的老式倉庫效率低下,影響企業的生產運營。智慧倉儲和物流技術的引入,可以幫助傳統制造企業更加精準、高效地管理倉儲,以及零件、半成品和成品的流通,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縮短生產周期,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此外,隨著物流成本降低,生產企業的產品將會覆蓋更多市場。
把酒臨風:我看到過這方面的案例。有媒體報道說,國內安防巨頭海康威視從2014年起就積極布局智慧倉儲和物流的相關技術,目前海康威視位于桐廬的工廠已經投入了約800臺自主研發的倉儲機器人,用AGV承擔全生產鏈條的倉儲搬運工作。據海康威視介紹,使用該智慧倉儲系統以來,桐廬工廠的倉庫節約了58%的人力成本,與此同時工作效率卻提升了84%。
專欄小編:對于物流業來講,綠色物流是這個行業的發展方向,那么目前在物流業內綠色物流是個怎樣的狀況?
金玉其中:今夏奇熱,連北極都熱到30℃了,可見全球環境保護工作非常緊迫。中國是物流大國,已經成為網絡購物最發達的國家,但是在生產、流通、倉儲、消費和回收等環節還存在著大量的資源能源消耗、浪費現象。推行綠色供應鏈管理,推進綠色包裝、綠色采購、綠色物流、綠色回收、大幅減少生產和流通過程中的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已經顯得尤為緊迫和重要。所以我們更應該關注綠色物流,做好環境保護工作。
夜雨觀瀾:近年來,快遞垃圾成災,成為一個社會性問題。去年3月,菜鳥綠色聯盟公益基金成立。這個基金是由菜鳥網絡、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發起,圓通、中通、申通、韻達、百世、天天等六家快遞公司共同出資成立。它的使命就是解決日趨嚴重的物流業污染現狀,推動快遞包裝創新改良,促進快遞車輛使用清潔能源,引導運用大數據技術減少資源浪費,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未來,該基金計劃投入3億元,用于開展綠色物流、綠色消費、綠色供應鏈等方面的研究、倡導和推動。
把酒臨風:2018年1月25日,《中央企業社會責任藍皮書(2017)》在京發布,其中科技創新、環境保護、節能減排成為報告重要組成部分。綠色物流作為未來物流行業發展的主基調,依靠科技的力量為物流業賦能,促進綠色物流的發展,已經成為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行動上,我們看到菜鳥發布了A C E未來綠色智慧物流汽車計劃,聯合上汽、東風、瑞馳等知名車企共同打造百萬臺新型智慧物流汽車。A C E計劃的核心就是“綠色”和“智能”。A C E計劃的最終目標是打造100萬輛搭載“菜鳥智慧大腦”的新能源物流車,讓大數據與綠色物流有效結合,最終“連線成面”,打造一張移動的綠色智慧物流骨干網絡。
專欄小編:在綠色物流上電商物流又走在前列,從2017年開始推廣環保布袋,取代之前常用的編織袋。環保布袋可回收,可多次使用。以前的運單都是紙質的五聯單,現在電子運單的比重目前已達到80%,這個水平在國際上也是很高的。
夜雨觀瀾:快遞業對環保重視程度非常高,我們看到,京東也聯合了9大500強企業發起了“青流計劃”。京東攜手供應鏈上下游伙伴推動供應鏈端到端的綠色化、環保化。將綠色物流進行到底,是整個物流行業參與者的心聲,正如菜鳥所表示,不僅物流倉配、分揀、快遞末端等物流硬件和軟件設備需要智能升級,還應該實現配送員、車、倉庫、城市末端等物流運輸過程的全智能綠色覆蓋。物流環保之路沒有終點,綠色才是長遠發展之路。
專欄小編:搞智慧物流,走綠色物流之路,絕不是一兩家企業就可以搞定的,需要上下游形成一條完整的鏈條,前后呼應,共進共榮。近日有傳聞,家樂福退出中國,這家歐洲第一大零售商,世界第二大零售連鎖集團,大賣場業態的首創者如果黯然退場,其中的一條教訓就是沒有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和物流環節,供應鏈不完整。
把酒臨風:時勢造英雄,一是要順應時代,勇于創新,二是要看清形勢,引領潮流。家樂福剛進中國時,中國改革開放不久,市場廣闊,百業待興,家樂福在中國躺著都賺錢。后來,形勢變了,中國的同行變了,家樂福卻沒變,我們看到家樂福沒有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和物流環節,沒有自己的供應系統,那他怎么可能和電商競爭呢。這還不止,隨著便利店興起,家樂福又喪失了一部分市場,因此家樂福注定要敗退。其實,被時代拋棄的又何止是家樂福,電商的沖擊波使零售的天變了,傳統零售商跟不上形勢了,大潤發、沃爾瑪也相繼關閉了一些關店。
夜雨觀瀾:說到時勢,我認為物流只是供應鏈上做服務的一環,供應鏈的根基是制造業,所以,中國制造業強則中國物流強。中國制造業在全球供應鏈上并沒有占據鏈主的地位,一個芯片就讓中興“割地賠款”,說明我們的國際話語權還很弱。在國內的這條供應鏈上,電商們很紅火,那是因為有無數個中小制造企業給支撐著,如果這些企業垮塌了,電商們風光還在嗎?因此,我覺得,家樂福、大潤發、沃爾瑪這些零售商衰退有自己的原因,更多是跟不上形勢,創新不足,市場份額逐漸丟失,營銷走向下坡路。物流不同于那些零售商,是生產性服務業,如果制造企業倒閉了,我們物流企業會無事可做,也得關張。所以,對國內物流業這塊,我更看重國內制造業的好壞。
專欄小編: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物流業要依附于零售業、制造業,而他們則要在宏觀經濟大背景下生存。最近,有關經濟態勢的報道不少,你們認為對企業有何影響?
夜雨觀瀾:看到媒體報道,中國經濟騰飛的新引擎,上海浦東新區制造業的凋敝,足以用觸目驚心來形容。近年來,浦東新區正在大力推行后工業化時代制造業轉型升級,立足“四新經濟”,前瞻布局一批新的產業項目,以此積極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因此,一些不符合未來規劃的污染型和勞動密集型企業被引導退出。不過,在轉型的洪流沖刷之下,難免泥沙俱下,大量實力派企業關閉或停產。一份《浦東新區環境監察支隊第四季度污染源日常環境監管隨機抽查情況》的報表引發了制造業人士的廣泛關注。在這份隨機抽查的357家企業名單中,竟然有169家企業處于關閉、停產或搬遷狀態。隨機抽查的357家企業,188家企業正常運轉,169家異常。而正常運轉的企業中,又有上海中隆紙業宣布停產、上海華勵宣布出售。169家異常企業名單中,122家企業選擇關閉,18家企業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29家企業搬遷。
把酒臨風:世界500強利樂中國宣布旗下佛山工廠于7月28日停產,原因是工廠的運營面臨越來越多的限制,同時,工廠也無法實施必要的產能優化措施來保障其長期競爭力,在現址難以實現可持續運營。中國的制造業,為國家創造了大部分的財富,提供了數以億計的就業崗位,是社會穩定的基石。而一些被迫關閉的制造業是各行業的中堅力量,是本地納稅大戶,是中國制造的死忠粉。然而,地方政府在財政自利和政績思維的驅使下,將原本屬于工業用地的區塊規劃為商住小區。而鳩占鵲巢的居民暴力式環保投訴,逼得制造業幾無立錐之地。正所謂“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貪婪和無知正在毀掉中國制造業版圖上的那一顆顆明珠。
金玉其中:我看到有關報道,這一切都與環保有關。當企業發展遇上環保,應該怎么抉擇?當然是對污染實施零容忍。7月3日,國務院正式公布《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提出3年內,通過區域聯防實現環境質量明顯改善。這是一份國家層面的政策文件,凸顯了國家對于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十分重視,特別是在“經濟從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的經濟換擋理論提出后,環境污染成為經濟發展的頭號攔路虎,只有跨過污染,經濟高質量發展才有實現的可能。當前我國產業結構偏重,重化產業圍城現象突出,對當地環境空氣質量產生重要影響。同時,在城鄉結合部、鄉鎮和廣大農村地區,存在大量“散污”企業,嚴重污染環境、擾亂市場秩序、擠占發展空間,“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十分突出。《三年行動計劃》將產業結構優化調整作為推動我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優化產業布局、嚴控“兩高”行業產能、深化工業污染治理、大力培育綠色環保產業。
專欄小編:現在民眾既要藍天又要就業,這樣矛盾就比較突出了,從長遠看,先選擇環保,再選擇企業發展,更利于長盛久安。當然,也不可一刀切。譬如,深圳從2018年7月底要求送快遞業電動三輪車全部退出。從2018年8月1日起,快遞三輪車上路行駛的,車輛一律暫扣,無證駕駛的一律拘留。這種一刀切的作法,無疑對快遞是毀滅性打擊。
把酒臨風:一刀切的作法實際上是懶政的作法。中國的快遞業是個勞動力密集的行業,是個低端的行業,拼的是人力,絕沒有什么高大上,電動三輪車迎合了這個行業低成本的需要。深圳禁行電動三輪車,你讓快遞員騎腳踏車?那才能載多少快遞件?載少了成本高,載多了危險,只有電動三輪車載得多行得穩。
金玉其中:很多城市都在禁行電動三輪車,當然也引起了強烈不滿和非議,最后交管部門與快遞公司相互妥協,商量出相互都能接受的辦法。在中國存在這樣一種現象,“一管就死,一放就亂”,有關部門辦法不多,干脆就來個一刀切。其實過猶不及,事情做得過頭,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懶政的辦法。

夜雨觀瀾:“一管就死,一放就亂”也是當前P 2 P爆雷的寫照。交易規模高達862億元,號稱網貸“獨角獸”的草根投資,7月31日突然人去樓空,員工集體離職。不光是這些P 2 P資金流斷裂,地方政府償債也發生嚴重的困難,如果金融機構一撤貸,地方政府的融資平臺要垮掉,可能地方政府的投資公司也要垮掉。
把酒臨風:當初貸款借債時豪情滿懷,現在怎么辦?要么違約,要么銀行繼續借貸。經濟學家許小年說,現在大家都在叫苦,都覺得過不下去了,那更嚴厲的措施還在后邊呢,你這么高的負債率,早晚是個問題。
夜雨觀瀾:中國的債務增長太快,大約是G D P增長速度的1.5倍,沒有哪個經濟體會長期延續制造債務的速度快于G D P增速。這顯然就是在借債度日,難以持續,所以調整和“危機”一定會降臨。而且,這場調整或危機,一定是大規模的,因為信貸和債務的擴張已經持續了十年。
金玉其中:中國經濟最薄弱和影響最深重的是房地產。中國房地產之所以價格高企,是因為貨幣發行量過大。430萬億市值的高房價,成為懸在中國經濟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旦房地產崩潰,將直接導致中國泡沫經濟的崩潰。所以我們要嚴控房地產價格,嚴控炒房。原央行副行長吳曉靈在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2018年畢業慶典發表演講時送給同學們三句話:認清大勢,提升自我,砥礪前行。我看,這句話送給當下的中國經濟、中國的企業和物流業也是非常恰當的。做好潮水退卻后的準備是每個企業、每個人都要面對的現實。
把酒臨風:高房價都能迫使華為這樣的企業逃離深圳,這是房地產擠壓實業最有力的一個實證。對于高房價,國家再也忍無可忍了,下了鐵的決心,用了鐵的手段,對房地產調控正在全方位加碼,中央層面明確表示“堅決遏制房價上漲”。
專欄小編:我來總結大家的發言吧。前面我們談了智慧倉儲和綠色物流,后面我們從供應鏈談起,說到了一些現象,當然都是令人揪心的事情。面對前行的路,我們還是要走下去,這就需要我們看清大勢,繼續深化改革,堅定走市場經濟之路。當然,這條路肯定不好走且阻力很大,但是發展市場經濟才能提升中國人的民生福祉,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市場經濟之路不可逆轉。在困境中我們要不言放棄,提升自我,在結構調整、產業升級中實現鳳凰涅槃。好,今天的談話就到這里,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