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琳珺
能力本位教育是根據職業要求,將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和綜合能力進行結合,開展教學活動的教學模式。能力本位教育能夠更好地幫助技工學校,對計算機應用學科進行教學,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相結合,提高綜合素質能力。
一、明確能力本位教育應用的主要目標
第一,針對技工學校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的差距,要按照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將計算機應用教學內容進行分類和規劃,能夠有效縮短學生之間的學習差距,為日后的教學活動提供基礎,提高計算機教學質量。第二,對學生專業進行充分了解,通過能力本位教育方式,按照學生職業能力要求,制訂符合學生專業和崗位的個性化教學方案。例如,在對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學生進行計算機應用教學時,就要著重培養學生對計算機軟件的操作能力,而文秘專業的計算機應用教學,就可以適當降低教學要求,主要提高學生在網絡辦公應用和Word、Excel操作與應用方面的能力。通過應用能力本文教育,可以明確學生的專業要求和學習的主要目標,幫助學生完成專業要求范圍內的學習。
二、將培養學生能力作為教學基礎
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計算機應用知識基礎水平,針對學生在計算機應用學習中的表現,對學生的能力和水平進行統計和分析,結合實際情況和教學要求,構建學生學習計算機應用的標準。將計算機應用學科內容劃分成不同等級的類別,針對一些對計算機應用知識要求較低的專業,可以注重提高學生的計算機實操能力,培養學生的日常計算機應用能力。對于一些文職辦公、設計專業的學生,可以將網絡辦公應用、電腦系統基本操作、辦公軟件操作與應用作為教學的重點。為了能夠有效地進行計算機應用教學,要利用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幫助學生了解自身專業技能要求,用不同的科學標準去要求學生,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計算機應用教學的質量。
三、實現教學內容和教學管理的科學化、多樣化
為了能夠結合不同專業對計算機應用教學的要求,針對學生對計算機應用知識掌握程度的不同,要根據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實現計算機應用教學的多樣化。轉變過去教師作為教學活動主導地位的局面,讓學生能夠成為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在進行計算機應用課程的實操活動時,可以將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不同要求,進行分類滿足。
在班級內形成小組式的計算機應用學習小組,教師會針對各小組的搭配構成,對其進行不同的課業安排,讓學生完成自己能夠完成的部分,并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互相幫助、互相進步,完成學習任務;還可以讓學生們對其他小組的課業作品,進行評價和學習,在課堂上形成自由、民主的氛圍。
四、強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地位
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自我評價的方式,總結自身學習效果,強調學生在計算機應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教師要組織學生對計算機應用學習進行階段性總結,針對在學習中產生的問題以及面臨的困難,進行全面的分析和闡述。讓學生能夠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學習成績和學習效果,培養學生自我審視和評價的能力,并且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讓教師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困難,實現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高,還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接受情況,從而制訂出更加完善的能力培養方案。
通過對能力本位教育內容的分析和研究,結合技工學校的教學特點,能夠創新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有效幫助學生進行計算機應用學習,加強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的聯系,并且能夠提高技工學校教師的總體教學水平,根本上滿足學生對職業工作能力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趙元棣,王興隆,王濤波.能力本位教育在《通用航空運行與保障》課程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8(16):162-164.
[2]徐紅燕.能力本位教育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山東工業技術,2018(2):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