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祎寰
一、技工院校會計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
1.缺乏會計類專業實踐性教學
現如今,很多技工院校只注重理論知識,往往會忽略實踐性的教學模式。尤其是一些設施設備完善、師資力量雄厚的技工院校,對學生的社會實踐沒有過多的要求。對學生的考核,通常還停留在與初中教學考核模式一樣的階段,將考試作為學生的最終考核成績。并且,很多技工院校的教師認為會計教學無非就是將會計知識傳授給學生,并且開展相應的課程,通常會忽略對學生的實踐性教學,從而造成學生對會計的了解和認識不足,而不能深入地進行實踐。
2.教學中理論與實踐脫節
目前,針對會計教學,很多技工院校采用的是工學結合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會在枯燥乏味的會計理論中逐漸加入一些實踐性的教學內容。但是很多學校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在進行實踐性教學活動時,只是設置了簡單的會計憑證填制和會計賬簿設置,而沒有真正地深入理論學習。并且,很多技工院校也專門為開展會計實踐活動而設立了相應的會計計算機模擬實驗室,但是會計計算機模擬實驗室只能夠完成簡單的模擬培訓內容,無法從真正意義上滿足實訓的要求。例如,現在很多技工院校仍然會使用摸底考試來作為學生最終的學習成績,以學生最終成績來判斷學生的學習效果。這種卷面考核形式,注重的基本都是對學生理論的掌握情況,因此,很多學生就會將理論看做考核的重點。由于對實踐的脫節,會導致很多學生的理論知識已經可以做到倒背如流,但是在實際憑證等的填制中卻是無從下手,更別提會計電算化的使用。
二、對技工院校會計專業的幾點建議
1.制訂適合技工院校會計類專業的課程標準
技工院校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通常會以就業目標為導向和適應市場教學為目的的教學理念來對學生進行指導,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直接性。會計專業課程的設置應當緊抓實踐內容,以企業實物中的會計實踐為標準,結合社會中不同的核算制度,對會計課程的開展進行改進。同時,會計教學應當依據當下企業會計的任職標準和所需技能,找尋適合技工學校開展的課程內容,并及時更新會計觀念。一方面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增強自身的專業知識,另一方面使學生在畢業后更快地適應社會以及為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2.緊密切合企業實際應用所需,深入實踐調研
技工院校主要是為企業培養一些初級的會計核算人員。會計課程的開展應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操作性,憑證的填制、賬簿的登記都是在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因此技工學校有關會計方面的教學,應注重課程與企業會計的實際相結合。
因此,我們應當從學生最初接觸會計專業時,就根據現如今企業會計從事的相關內容和掌握的技能設置科學合理的實訓課程,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來進行相關崗位的模擬操作。而會計專業課程的標準的設置應當深入企業調研。就目前來說,員工若是只掌握簡單的基礎理論和片面的知識技能是遠遠不夠的,企業真正需要的不僅僅是能夠掌握憑證、報表的編制操作的員工,還要求員工能夠運用會計電算化的基礎知識和稅務等有關會計的技能。所以,技工院校在開展會計專業的課程時,必須結合企業的實際應用,進行實踐調研,從而加強學生的操作能力。
技工院校在對學生教學的過程中,一方面要讓學生充分掌握會計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指引學生正確學習。另一方面要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相結合,突出實踐性教學模式,可以采用崗位模擬培訓、沙盤模擬以及學校企業合作的行為來進行教學,以培養學生能力和提升技能為目標,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方式,來提升教學質量,從而使學生能夠具備獨立開展企業會計工作的能力,這樣才能從真正意義上實現技工院校的最終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韓素華.技工院校會計專業一體化教學的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4.
[2]譚玉紅.對技工院校會計專業教學的幾點建議[J].職業,2014(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