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廣婷 莫麗平 劉銳
一、人文管理的內涵
人文管理是一種科學的管理理念,是從人的情感、需要、發展的角度來思考管理方式的一種軟性管理。其核心是按照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和諧有序地進行不同層次的管理,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它主張從人性出發,強調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充分注重人性要素;而人文管理的原則實際是強調對人的精神層面的滿足,強調對人的需要的理解和尊重。
實施人文管理符合社會和教育的本質。人文管理的出發點與落腳點均是人,突出“以班主任為本”的基本理念,從班主任的本質需求和價值出發,以班主任的現實情感、需要、發展的角度考慮,通過有序和諧的整合,滿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激發其自覺性、積極性和內在驅動性,促進其滿足感、成就感、認同感和使命感,最終有效提升中職班主任的職業幸福指數。
二、在中職班主任中實施人文管理的意義
隨著人類需求層次的不斷提高,個體人對精神生活和諧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人文管理順應了這一歷史要求。中職班主任不僅是一種職業,更是現實存在的人,我們不能忽視中職班主任的人的本質、人的命運、人的行為能力和目的以及人的生命成長等根本屬性需求。為此,依據中職班主任出現的工作壓力大、成就感不強、職業倦怠嚴重、職業幸福指數偏低因素為參考進行管理與解決,并著重于激勵中職班主任的自覺性,激發其積極性和創造性,來提升其職業幸福指數和構建中職學校的核心競爭優勢。
三、在中職班主任中實施人文管理提升其職業幸福指數的途徑
1.重視現實情感交流,讓中職班主任感受工作的快樂,獲得職業成就感
(1)注重人文關懷。讓班主任感到幸福,就必須加強與班主任的思想交流與情感溝通,增加親和力,了解他們對工作的態度和想法。采取人性化的關懷,及時對班主任進行心理輔導,并幫助班主任處理好各種不良的人際關系,從各個方面為班主任提供服務與保障,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改善工作與生活環境,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與幸福,產生強烈的歸宿感和成就感。
(2)豐富精神生活。學校要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多為班主任組織有益身心的文體活動,例如舉行陽光體育以及唱歌、跳舞、書畫等藝術活動。豐富班主任的文體生活,幫助他們緩解和釋放工作壓力,融洽同事關系,放松心情,陶冶性情、充實自我,保持良好的心態,從而促使班主任以更加充沛的精力,積極地投入教育管理工作中。
2.加強專業成才發展,讓中職班主任享受成長的幸福,獲得職業認同感
學校要加強專業培訓,要把培訓作為最好的“福利”,堅持以促進班主任的專業成長為根本,以建立學習型組織為前提,以校本培訓和校本教研為基礎,以教研、培訓一體化為手段,通過“外出培訓”“請教上門”和“校內交流”等途徑,加強班主任專業化學習培訓,為班主任的自我完善創設廣闊的空間,以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并為班主任創造各種進修、學習的機會,更新、擴充他們的知識領域。同時,還要注意做好對班主任的幫助、扶持和指導工作,實行班主任“以老帶新”制度,將每年新到的大學畢業生與經驗豐富的老班主任對接,進行“一對一”的“傳、幫、帶”指導,促進新生班主任快速成長。
綜上所述,人文管理能產生積極效應的力量。學校要把人文管理充分引入中職班主任管理活動中,彰顯人文關懷,正確處理“減負”與加強教育管理及提高質量,最終有效提升中職班主任的幸福指數,以促進中職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雪艷,羅根海,王 芹,等.高校教師幸福感指數研究概況[J].科技創新導報,2013(3).
[2]江鳳香.人文管理在高校班主任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人力資源管理,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