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以國內(nèi)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和國外雅思考試為例,通過對比詳細闡述了二者的主要區(qū)別,并從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考試形式的優(yōu)化以及英語背景的建設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從而為我國英語教育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提供借鑒意義。
【關鍵詞】英語考試;四六級;雅思;改進措施
【作者簡介】凌云,南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
伴隨如今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深入,我國各大高校的英語教育也應當立足于當下,反思現(xiàn)有高校英語教育與考試體制存在的弊端,順應時代發(fā)展進行切實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才能夠更好的提高大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以滿足學生就業(yè)的需求。
一、國內(nèi)外英語考試的主要區(qū)別
本文將以大學英語四六級為代表的國內(nèi)英語考試,與以雅思考試為代表的國外英語考試形式進行對比,闡釋其主要區(qū)別。
1.報考形式不同。國內(nèi)高校的英語考試報考存在嚴格的規(guī)定限制,學生必須是全日制在校生,且要修完大學英語四六級的課程,才能夠在學校的組織下進行統(tǒng)一報考,考試時間固定在每年的6月與12月。而國外英語報考相對寬松,報考雅思考試只需要考生年滿16周歲,便可以使用身份證或護照進行網(wǎng)上報考,每月都提供考試機會。
2.題型設計不同。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以聽力、閱讀和寫作為主要測試內(nèi)容,也加入了部分綜合測試,但著重還是考察學生的客觀題作答,帶有很強的隨機性。而雅思考試則分為學術與培訓兩大模塊,在四六級的基礎上增加了口語測試部分,以主觀題為主。就聽力部分而言,常見的題型有選擇題、簡答題、填空題、圖表題、配對題;閱讀題型有搭配題、判斷題、段落大意題、填空題、選擇題和填圖填表題;寫作較難,由一篇150詞的信件和一篇250詞的議論文組成;而口試則需要與外籍考官面對面交流,交談與考生切實相關的所在國的文化、經(jīng)濟、社會及出國后的工作和生活計劃、安排等。
3.評分標準不同。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滿分為710分,將考試結果以成績報告單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標記總分與每一部分所得分。通常在學生大學畢業(yè)后,四六級證明的有效期限延續(xù)1年,供學生進行崗位求職。而雅思考試滿分為9分,不設置規(guī)定的及格分數(shù)線,除了對于每一部分進行分別計分以外,還提供平均分。不同的申請國家、院校與專業(yè)對于申請者的雅思成績都分別有其具體的要求,成績有2年的有效期限。
二、我國英語教育的改進措施
1.加強聽力與口語能力培養(yǎng)。受到應試教育的功利性、片面性影響,在英語教學中只強調(diào)學生的筆試成績,重點強化單詞、語法與閱讀的教學,我國的英語教育一直以來都被戲稱為“啞巴英語”。因此,我國英語教育的改革與完善首先便要加大聽力與口語的教學力度。在聽力方面,教師應在課堂上著重聽力技巧的教學,輔助聽力訓練進行技巧的實踐與強化,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聽力習慣,盡快進入到聽力情境中。在課下也要擴展學生的聽力方式,鼓勵學生多看西方日常情景劇、電影電視等,訓練學生收聽純英文的廣播與新聞報道,不斷在生活中擴大聽力訓練量,將課上所學的聽力技巧付諸于實際應用。另一方面,教師也要強化學生的口語訓練,提高口語表達能力。教師應注意教學形式與內(nèi)容上的創(chuàng)新,切忌進行機械性的練習與單純無意義的模仿,而是應該創(chuàng)設更具有生活化與實用性的英語口語表達情境,例如可以模擬電話預約、職場面試等,從而鍛煉學生的日常口語應用,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與應變能力。教師還可以展開英語演講、英文辯論等活動,為學生進行口語練習搭建平臺,在活動中要注重將知識性與娛樂性進行有機結合,從而提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在寓教于樂中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
2.改進不合理的考試形式。基于前文對于國外英語考試形式的基本了解,我們應該著力改進現(xiàn)有不合理的考試形式。以四六級考試為例,現(xiàn)有四六級考試只以聽力、閱讀、作文為考試的重點,內(nèi)容單一、形式僵化。因此我們可以借鑒國外的豐富多樣的考試形式,在考試中添加問答環(huán)節(jié)、心理測試以及情景創(chuàng)設等不同的考題類型。例如可以截取時下網(wǎng)絡熱點,將聽力測試轉(zhuǎn)變?yōu)橐暵牻Y合的動態(tài)視頻,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于考試的新鮮感與興趣,同時也可以在放松的環(huán)境中舒緩考試壓力。同時借助這些主觀題的添加,可以有效防范學生在考試中的投機取巧行為,保證其在聽懂讀懂的基礎上完成題目作答。
3.完善英語文化背景知識建設。歸根結底,學習英語的真正目的是與國際接軌,能夠利用英語與其他國家文化背景的人進行有效溝通。因此,英語學習不僅要提高詞匯掌握量、語法應用、語句閱讀與口語聽力,還應該深入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國外普遍重視交際能力培養(yǎng)以及跨文化的學習,這些也帶動了學生的口語和讀寫水平,因此重視培養(yǎng)外語的應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是高等院校外語教育教學的歸宿。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中著重講解英語國家的社會背景、文化習慣與社會風俗等知識,幫助學生建立英語國家文化背景的宏觀認識,同時在日常教學中也要注重細節(jié)知識的滲透,可以聯(lián)合交換生舉辦聯(lián)誼、聚會等活動,提高與英語文化背景人口的交往密切程度,全面提高學生對于英語文化的認識。
三、結論
總而言之,只有充分認識到我國現(xiàn)有英語考試形式上的缺陷與教學上的誤區(qū),積極借鑒國外先進的英語教育教學方式,才能夠真正提高我國高校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zhì)與應用能力,為社會培養(yǎng)出能夠與國際接軌的綜合素質(zhì)人才。
參考文獻:
[1]黃濤.國內(nèi)外英語考試的區(qū)別對我國英語教育的啟示[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01):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