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完形填空測試作為各個省份高考題的必選題型,影響完形填空答題表現的因素頗多,其中個體差異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一個因素。筆者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場獨立/場依存認知風格與完形填空答題策略運用是否具有差異性?本研究利用鑲嵌圖形測試選出場獨立和場依存兩組對照組學生,并讓兩組學生完成完形填空答題策略運用的問卷調查。實驗后的數據運用SPSS13.0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場獨立/場依存兩種認知方式在完形填空策略運用上存在顯著差異。場獨立型學生更經常使用的策略是上下文推理策略和語法分析策略,而場依存型學生更擅長使用跳讀策略。
【關鍵詞】場獨立;場依存;完形填空;答題策略
【作者簡介】許素貞,泉州五中。
Witkin(1965:117)認為場獨立者能從各種背景信息中截取獨立具體的信息, 而不受外界信息的干擾,而場依存者在解決問題時, 傾向于從整體背景著手分析解決問題。Tannant(1988:21)認為認知方式具有個體穩定性和一貫性,兩種方式的主要差異表現在個體問題解決時所采取的方式方法。認知方式差異會引起學習方式、思維方式的差異。教師要進行針對性教學,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學效率,關注個體的認知風格是相當有意義的。
高中生往往在英語學習中運用完形填空試題來評估自己的學習效果。同時從完形填空試題中積累語言素材,提高語言綜合能力。因此學生利用完形填空的試題提高自己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也屬于外語學習策略的一種。學生在完形填空測試中往往需要采取特定的答題策略從而更全面地測試自己的實際語言能力。筆者根據OMalley與Chamot(1990:56)的學習策略分類,從認知策略, 情感策略兩種類別入手,對高中生英語完形填空中的答題策略應用進行歸納。認知策略主要是學生采取一定策略進行信息理解、編碼和。社交情感策略是學生在學習英語中調控自己, 克服交際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所采用的策略。
場獨立/場依存認知風格在完形填空答題策略運用上是否具差異性?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某學校高二兩個理科班,共計119人。其中女生52名,男生67名。所有被試都由同一個老師教授英語,學習背景相同, 避免了學習過程、年級、文理科等無關變量的干擾。本研究的研究數據包括1.鑲嵌圖形測試;2.完形填空答題策略問卷調查。
筆者首先安排兩個班級的學生進行鑲嵌圖形測試, 在測試前向學生聲明該測驗不會對其學業成績造成任何影響,只是用于實驗研究,測試時間為10分鐘。通過鑲嵌圖形測試,選出場獨立認知風格和場依存認知風格兩個實驗組,每組30個學生。緊接著讓兩組學生完成問卷調查。該問卷是筆者根據Oxford(1990)設計的學習策略調查表而制定出來。問卷將完形填空答題策略分為預測大意策略,篇章結構分析策略,上下文推理策略,語法分析策略,跳讀策略,情感策略進行高中英語完形填空策略應用的問卷設計。本研究對兩種認知風格學生的完形填空成績以及完形填空策略應用情況進行相關性分析。問卷共發放119份,實收118份,有效問卷為118份。
最后采用SPSS13.0數據軟件進行相關性分析,對六項答題策略分項得分與鑲嵌圖形測試進行相關性檢驗,判斷哪種答題策略與認知方式存在顯著的相關性。
從表中可以得出:場獨立型的學生比場依存型學生在完形填空答題中更會使用上下文分析策略上,語法分析策略,而在跳讀策略上,場依存型學生表現出更明顯的優勢。在預測大意策略,篇章結構分析策略和情感策略的使用情況中,二者并不具有明顯的差異性。
綜上,兩種認知風格學生在完形填空答題過程中的策略選擇是有差異的。場獨立型學生更擅長于使用上下文推理策略,語法分析策略,而場依存型學生在這跳讀策略上更具有優勢。如果教育者采取與受教育者認知風格相適宜的教學方法,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受教育者得到迅速的進步。教師應當從學生薄弱的地方入手,有針對地進行完形填空策略教學,讓學生更全面的發展。教師可以嘗試通過平時策略訓練幫助不同認知風格學生提高完形填空的解題能力,而如何通過提高學生解題過程中有效策略的使用來提高英語測試中完形填空的表現, 為英語教學中的指導完形填空有效策略應用方面提供更多的依據,是往后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教師應發現和尊重學生的認知風格, 并激發鼓勵學生發揮自身認知方式的長處, 因材施教。在平時的訓練中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學習策略和答題策略,針對學生不熟悉的策略運用指導性教學模式或者程序性教學模式進行學習策略的專門訓練,以揚長避短,發揮學生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成績,增強學習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