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較于城市初中英語教學,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數量較多,為了能夠深入了解這種現象的形成原因,本文對可能產生學困生的原因進行理論研究,通過設計調查問卷結合學生成績查詢的形式,對影響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學習動機的原因進行整理和總結,在此基礎上提出相關改善措施,提升農村初中的英語教學質量。
【關鍵詞】農村初中;英語教學;英語學困生;學習動機
【作者簡介】熊慧琳,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英語學困生形成原因很多,主要影響因素為學生自身、家庭和學校。對于學生自身因素和家庭因素的影響,本文設置了調查問卷,對學生的自身性格和家庭構成進行調查;針對學校因素,本文在設計了調查問卷的同時,也對教師的授課過程進行跟進,了解教師的授課模式,并與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進行比較,得出調查結果。
1.影響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學習動機的內因。內因對學生英語學習的影響包括學生對英語的興趣、能力以及學習動力等方面,通過調查問卷可以得到以下數據:(1)對英語教師的喜歡程度。喜歡教師的學生數量只占據四成左右,經過深入調查發現,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只采用一種模式,并且不會對進步明顯的學生進行鼓勵,讓學生不喜歡英語教師,進而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2)計劃執行力度不足。調查發現,一些教師會要求學生制定學習計劃并執行,但學生執行情況不理想。
從以上結果整理可以發現,影響學困生的學習動機的內因包括以下幾種:(1)執行力較低。(2)對英語學習興趣低。(3)學習動力不足。(4)學習方法較差。
2.影響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學習動機的外因。外因包括學生的學習環境、教師授課方式以及家庭因素等方面,經過調查問卷反饋結果的結果和研究,結合教師授課過程的跟蹤發現:(1)大部分學生與教師關系疏遠,甚至有兩成左右的學生完全被教師放棄,形成師生關系較為惡劣的局面。(2)學困生家庭和諧程度較低,父母發生婚姻破裂、重組的情況較高,同時數據結果表明,只有一成左右的家長會對子女進行英語學習指導。(3)教師授課方式陳舊,趣味性較低。很多老師還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授課,甚至照本宣科,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經過調查可以發現,影響學困生學習動機的外因包括以下方面:(1)師生關系不夠融洽,進而讓學生討厭英語。(2)家庭不夠和睦,并且父母不能進行英語輔導。(3)教師授課模式陳舊。
1.提升教師素質。在農村初中英語教學時,教師起到引導和指導學生學習的作用,所以教師需要加強自身素質,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更濃厚的興趣,教師素質提升包括以下方面:(1)教學內容研究。教師在進行授課時,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并能夠對教學內容進行充分研究。例如在進行詞組“enjoy doing sth.”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要讓學生記住該詞組,也要在此基礎上進行知識擴展,對這些固定搭配進行歸納總結,讓學生學會使用。(2)了解學生需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需求更改或制定教學計劃,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需求有足夠了解,教師可以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調查。(3)改變授課方式。要提高授課過程的趣味性,教師需要對現有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進,所以教師需要充分提升自身素質,才能更好地設計授課流程。
2.合理設定目標。由于不同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能力不同,所以教師需要根據這一點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制定學習目標,為了能夠讓每個學生都能夠跟上教師的學習進程,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并制定總體的教學計劃。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級上冊Unit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先讓學生學會各種簡單詞匯的比較級,在所有學生都充分掌握以后再教導學生復雜詞匯的比較級寫法,對于英語學困生,教師可以放慢這部分學生的學習進度,讓這些學生對相關知識點有更好的理解,夯實基礎后再進行困難知識的學習。
3.提升交流意識。要讓學困生更好地進行英語學習,充足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這種交流主要涉及以下三個方面:(1)教師和學生的交流。由于教師在英語教學中發揮重要作用,所以教師要學習提升與學生的交流技巧,構建一種與學生平等的教學氛圍,并要鼓勵學生使用英語與自己進行對話,提升學生英語能力的同時,也會逐漸讓學生對英語產生興趣。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課時,教師需要嚴格保證課堂紀律,讓每個學生都能認真聽課。(2)學校與家長的交流。在英語學困生學習過程中,家庭因素對其學習造成很大影響。學校可以通過定期與學生家長交流的方式讓學生家長配合學校的英語教學,改善學困生的學習環境。(3)同學間的交流。教師在授課時應鼓勵同學間使用英語進行交流,設置英語學習氛圍,讓學困生的英語成績獲得提升。
4.修改考評機制。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行,目前農村初中教學體制也開始改革,新時期可以修改英語考評機制來讓英語學困生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例如,在考評時,要充分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不是單純注重試卷成績,新的考評機制可以加入學生的平時表現,尤其是當使用合作學習模式時,需要對每個小組成員的英語使用能力進行記錄,當學困生英語成績提升時,不但要進行口頭鼓勵,更要對這種進步進行記錄,并作為最終成績評估標準之一,讓學困生對英語產生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對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的學習動機調查表明,教師素質、學生自身以及學生家庭都會對學生的學習動機產生影響,要讓學困生更好地進行英語學習,可以通過提升教師素質、合理制定目標以及修改考評機制等措施達成目的。
參考文獻:
[1]孫美云.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的現狀調查與教育策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