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考考試大綱中明確提出,高考主要考查學生的“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和核心價值”。其中短文改錯這一題型就很好地落實了核心素養中培養學生語言能力這一關鍵要素。短文改錯這一題型是將語法與語言技能融合在一起來考查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使學生能夠在語篇中準確地使用詞匯與語法,并形成對語篇能夠進行分析、理解、判斷和糾正的能力。本文主要通過對這一題型的分析來談談短文改錯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考英語;短文改錯;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黃叢叢(1992- ),男,漢族,江西新余人,贛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在讀研究生,教育碩士。
一、高考短文改錯題型解讀
短文改錯立足于語篇分析理論,強調要從篇章的整體內容出發,去把握文章的主旨,運用語法知識點去分析語篇的結構,從而判斷詞法與句法表達的正誤。其主要考查內容是考查學生是否正確熟練地掌握了一些常用的語法規則,以及對語篇的校驗、評價能力。其考查目的在于通過語篇的形式來考查學生對語篇的分析與思考、句子結構的理解與判斷等方面的語言綜合能力。其考查的主要方式是給出一篇小短文,讓學生找出短文中的十處語言錯誤,并在有錯誤的地方增加、刪除或修改某個單詞,其分值為10分。這一題型所占的分值比重雖然不大,但從歷年高考各題型的得分統計來看,這一題型的得分率較低,因此,也可以看出學生的語篇能力和糾錯能力還是比較薄弱。從該題型考查內容、目的及方式來看,它不僅很好地反映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而且有助于學生通過對語篇內容的分析、理解與判斷來提升語言能力。
二、高考短文改錯命題特點分析
1.題材與篇幅。通過對2013-2017年的全國卷進行整理分析,從題材來看,發現所選的題材都來源于真實的生活情境,語言和語境的表達都非常真實,并且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習,很好地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英語學科素養的本質。從篇幅來看,發現每篇文章的篇幅不長,詞數在100詞左右,總共有7-10句話;文章中很少出現生詞,句子結構都以簡單句為主,并列句和復合句不多;并且文章的體裁均為記敘文。
2.設錯形式。從錯誤設置情況來看,一般來說,每個句子最多有兩處錯誤,即有的句子無錯,有的句子只有一個錯誤,有的句子有兩個錯誤,但一句一般不會出現三個錯誤;并且在單詞的大小寫與拼寫、詞序和標點符號上不會設置錯誤。從設錯形式來看,主要有增詞,刪詞和錯詞三種情況,并且其所占比例為1:1:8;所需增的詞和刪的詞通常都是虛詞,其中常考的有介詞、代詞、連詞、冠詞和不定式,所需修改的詞通常都是實詞,常考的有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等。
3.考點分布。通過對2013-2017年的全國卷進行整理分析,發現其考查的語法知識點的范圍比較廣,對單詞的用法和句式的表達考查的比較靈活,對學生的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要求比較高。筆者從詞性入手,對其考點分布做了如下歸納:
名詞的使用錯誤,主要有單復數名詞的使用錯誤,以及可數名詞與不可數名詞的使用錯誤。例如:The airs we breathe in is getting dirtier and dirtier. (2015年全國卷Ⅰ)這句話中的air屬于不可數名詞的使用錯誤,應改為將airs 改為air。
代詞的使用錯誤,主要表現在代詞的主格和賓格錯誤;代詞的單數和復數使用錯誤;代詞指代錯誤;反身代詞使用錯誤和多代詞或少代詞這幾個方面。例如:we must find ways to protect your environment. (2015年全國卷Ⅰ)這句話中的your屬于代詞指代錯誤,應改為our。
謂語動詞使用錯誤,謂語動詞使用錯誤是歷年考試的重點和熱點,常見動詞錯誤類型有:一般現在時與一般過去時錯用;and前后動詞時態不一致;主謂不一致;缺少動詞,特別是be動詞;第三人稱單數形式錯用和主動語態和被動語態錯用。例如:Every day he makes sure that fresh vegetables and high quality oil are using for cooking. (2016年全國卷Ⅰ)這句話中的using屬于主動語態和被動語態錯用,應改為used。
非謂語動詞使用錯誤,主要考查動詞-ing,動詞-ed和動詞不定式。其中動詞-ing形式表示主動,代表正在進行;動詞-ed形式表示被動,代表已經完成;動詞不定式表示目的,代表將來。例如:I showed them I was independent by wear strange clothes.(2016年全國卷Ⅲ)這句話中的wear作非謂語動詞,表示主動,代表正在進行,所以應改為wearing。
形容詞和副詞使用錯誤,形容詞一般用來做定、表、補語等,修飾名詞;而副詞在句子中作狀語,修飾動詞、形容詞、副詞或整個句子。例如:It was a relief and I came to a suddenly stop just in the middle of the road. (2017年全國卷Ⅰ)這句話中的stop為名詞,前面應該用形容詞來修飾,所以應該把suddenly改為sudden。
冠詞使用不當,主要體現在a/an和the的誤用。例如:In a fact, he even scared my classmates away when they came over to play or do homework with me. (2013年全國卷Ⅰ)這句話中的in a fact 中的a應當刪去,屬于冠詞誤用。
介詞使用錯誤,主要反映在詞組中的介詞誤用;介詞意思理解偏差和介詞的多用或少用這三個層面。例如:It was a relief and I came to a sudden stop just in the middle on the road. (2017年全國卷Ⅰ)這句話中的of屬于詞組中的介詞誤用,應改為of。
連詞使用錯誤,包括并列連詞and/or/but等,定語從句的關系代詞和關系副詞,以及名詞性從句的連接詞等的使用錯誤。例如:There the air is clear or the mountains are green.(2015年全國卷Ⅰ)這句話中的or屬于并列連詞的誤用,這里是表示并列,應改為and。
三、高考短文改錯教學策略
1.摸清命題走向,加強專項訓練。高考語法命題以“基礎、常見、實用”為原則,所以,教師應該自身要對高中的語法項目有一個清晰的輪廓,能夠把握歷年的高頻考點,并且能夠針對基礎的、常見的和實用的一些語法知識點進行專項的訓練,在專項的訓練中能夠依托語篇展開教學。比如,教師在教名詞性從句時,教師可以運用一些與該語法點相關的語篇,并且在連接詞上設置一些學生容易犯的錯誤,引導學生去發現、分析和歸納語法知識點,讓學生在學習語法知識點的同時,也提高了在語篇中辨析錯誤的敏銳性和語篇糾錯的能力。
2.整合教學模式,培養語篇糾錯意識。目前的高中英語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強調的是語法規則的講解,而忽略了語義的分析;注重的是文章中句子結構的講解,而忽略了語篇的分析。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學會整合教學模式,立足于語篇,培養學生的糾錯意識。比如,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在教學生如何寫作的同時,可以通過讓學生以同伴互評的形式來對他們的作文進行修改,這樣可以使學生從真實語篇中的邏輯表達,詞匯和句法的表達等方面去糾正錯誤,讓學生在提高寫作水平的同時也增強了語篇糾錯的能力。
3.指導解題技巧,提升糾錯能力。在改錯前,提醒學生要瀏覽全文,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搞清上下文之間的邏輯關系;做改錯的時候,要引導學生分句閱讀,逐句改錯,由易到難,各個擊破。除了教授學生一些答題步驟,做題原則和常用解題技巧之外,更多地是要引導學生自己去總結歸納一些解題技巧,讓學生自己養成歸納總結的習慣。
參考文獻:
[1]譚鳳蘭,張晶.2013—2016年高考英語全國卷Ⅰ短文改錯題歷時分析[J].教育測量與評價,2017(02):59-64.
[2]楊飛鴿.高考英語短文改錯命題特點與解題策略[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4(07):36-40.
[3]馬威.高考英語短文改錯題分析和解題策略[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1,27(09):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