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立足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創造性地完成教學任務,是我們作為英語老師培養教育學生的重要課題。我們老師要充分依托教材,輔助以一些課外的教學素材,把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就能夠使學生在掌握課本知識的基礎上擴寬視野,培養興趣,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
【關鍵詞】教材資源;高效應用
【作者簡介】盧文娟,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立人中學。
英語教學應“立足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這是一個基本原則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不要僅僅去“教教材”,而要“用教材去教”。所以我們老師必須走進教材,了解內容;走出教材,把握思路。
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應在深入了解教材的基礎上進行備課。但是目前存在的問題是:許多教師能夠“深入地走進教材”,了解教材的細微末節,如詞匯、語法、語音、課文內容等,但是很難從教材中走出來,不能從宏觀的角度去把握教材,備課時往往是看到什么就備什么,備一節上一節,不能就一個單元進行整體備課,無法調整或取舍單元內或單元間的教學內容,即無法有效地進行整體備課,致使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從宏觀的視角把握教材編寫的思路并形成課堂教學的設計思路,這樣才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
因此,如何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仍是擺在許多中學英語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結合自己多年的初中英語教學經驗,對如何提高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思考。
1.吃透教材,梳理教學內容。師課前應該深入鉆研教材,明確教學目標,掌握重點、難點,這樣才能有效地克服教學中的無目標性和隨意性,加強教學目標的明確性和知識的針對性。同時,教師課前應該了解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掌握情況,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備教學,要做到循序漸進,有效高效。備練習,要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精心選擇或者設計課堂練習,下發的訓練教材,一定讓學生先做,然后再講,做到講練結合,精講精練,當堂訓練,快速反饋,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人翁作用,調動學習積極性!備學生,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接受能力等因素來備課和授課以及布置作業等。
2.針對教材設計,分類指導預習。指導學生預習時,要求先通讀對話或短文,根據上、下文猜生詞詞意,再使用詞匯表和課文注釋,了解對話或短文的大意;要求他們將要學的生詞、短語和句型先歸納在預習本上,生詞要注音、意和詞義,難以理解的短語、句型要圈點,以便上課時有的放矢地去聽課;有些詞語,漢語釋義不確切、不具體,而學生往往根據漢語解釋來理解和運用詞語,結果錯誤百出,是漢語式的英語,我們就要指導他們不要光從漢語注釋來學習詞語,而應學會從英文解釋、從上下文理解、從例句中學會運用;對新課后面的思考題或習題要精做一遍,給不會做的題做上記號;教師不僅要指導和組織學生預習,而且還要對預習情況有真切的了解。
1.引導學生有效質疑,培養學生的思考習慣。教師提問時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方法。從事英語教學以來常覺得總結總是不能顧全大局,如今認為只要是又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任何方式都可以采用。可以提問單個學生、小組、集體等等,使學生馳騁在各種問題之中來促進課堂教學。教師可以結合語言背景建立真實語境,讓學生聯系實際、發揮聯想,開展真正的語言交際,由知識點過度到實際生活中,再從實際生活回到知識框架中去。采取由學生分組自由創設語境編對話、分別角色扮演等活動來活躍課堂氣氛。在體驗中學到知識,達到教學目的。提問學生時教師要顧及學生面,不能每次都叫同樣的學生,每次都提問好學生。
2.勤做課堂筆記,鞏固課堂教學。指導學生做好課堂筆記。“最淡的墨水也勝過最強的記憶”,筆記可以幫助學生克服遺忘。在“高效課堂”上,學生的問題討論多了,聽說讀寫的任務多了,教師的語法講解少了,再加上多媒體的普遍使用,教師的板書也少了。許多學生上課熱熱鬧鬧的參與了一番,一節課下來什么筆記也沒有,這無疑給課堂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因此,教師指導學生做好筆記是非常重要的。
3.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活躍課堂氛圍。有效的活動設計。有的教師在調換教學內容或活動設計方面花了很多精力,但忽略了自主開發和利用其他有效的教學資源,單純為創新而創新。因此,教師應當避免為整合而整合的現象,同時也不能將整合內容理解為變更內容。有的教師在調整內容時沒有對教材進行充分地研究,沒有完全領會教材編寫者的編寫意圖,偏離了教學目標。
1.通過默寫來鞏固詞匯和句型。教師針對所學知識要求學生默寫時,要先默寫重點且大綱上要求記住的重點詞匯不要一下子就默寫重要句型。這樣更容易讓學生體會到默寫的成就感。當默寫詞匯或短語達到一達的效果后,就可以采取默寫重要句型及重要語段。當然一個班的學生成績有好有壞,教師在要求學生默寫時不能做統一要求,對成績好的學生要求要難些,對成績差的學生默寫的內容要求要簡單些。這樣做滿足了各類學生的心理特征,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2.通過課后練習進一步梳理所學內容??傊?,我們應當以“立足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為原則,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思維習慣,設計有效高效的教學活動,利用課堂內外的教學成果,來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切實掌握所學知識,從而實現高效課堂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