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賽珍珠是美國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女作家。她對于中國讀者來說是一個非常親近的作家,因為她筆下所描寫的故事恰恰是中國20世紀20,30年代中國底層勞動人民的故事。其中她的《大地》描繪的就是這樣一個的故事。該書在1932年獲得普利策獎,在1938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關鍵詞】賽珍珠;中國傳統文化
【Abstract】Pearl S. Buck is an amazing American woman writer, who became the first woman writer to win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in the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1938 and she is awarded the Pulitzer Prize in 1932. As her experience in China, she can depict the culture of China vividly through her works.
【Key words】Pearl S. Buck;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作者簡介】龐麗娜(1994.08- ),女,山東臨沂人,碩士,哈爾濱師范大學在讀,研究方向:美國文學。
《大地》描繪的是一個農村人王龍一生與妻子和土地的的故事。王龍出身于一個貧苦家庭,后來從地主家娶了勤勞樸實的阿蘭為妻,他們憑借著自己的艱苦奮斗與土地的慢慢生活變得富裕。但是在他們朝著越來越好的日子過時,天災的帶來讓他們飽受著饑餓。為了逃荒,甚至需要殺死自己的女兒。后來在逃荒的過程中,他們獲得了意外之財。憑借著這筆意外之財,王龍置買了土地,完成了從農民到地主的轉變。但是有錢之后的王龍并沒有更加寵愛阿蘭,相反他納了一個名為蓮花的人為妾。最后阿蘭死去了。賽珍珠憑因為成長在中國,耳濡目染中國民眾的生活,所以她深諳中國的文化與風土人情。
1.對土地深切的愛。中國歷來是農耕大國,早在先秦時期民間流傳的《擊壤歌》有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這生動的描述出在和平年代下,百姓自食其力的農耕生活。李紳的《憫農》中“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展現了廣大農民在田間辛苦的不易。北周庾信亦有詩為證:“興文盛禮樂,偃武息民黎。”體現了文化在衣食溫飽解決之后的重要意義。因此中國源遠流長的農耕文化歷史是有跡可循的。賽珍珠在《大地》中也為我們展現了中國那個年代的土地文化。土地對于農民來說是可以填飽肚子的食物,是人們財富的來源,是未來生活的希望。賽珍珠通過大地向我們展示了王龍所生活年代的人們對于土地的強烈的依賴情感。作為一個農民,王龍深知土地的重要性。在他看來,土地的重要性是可以和生命相比的。例如,當他有多余的錢的時候,他首先會做的一件事情那就是購買土地,因為在他看來,土地是財富的來源。甚至到了饑荒的年代,他仍然不情愿把地去賣了,因為在他看來失去土地就意味著失去希望。后來,當他獲得一筆橫財的時候,他的首選也是購買土地,這一舉動使他從農民的身份躍升為地主。這個突然的轉變雖然讓他有點飄飄然,但最終他在土地中找到了真我,他開始勤勤懇懇的耕種土地。在他臨終的時候,他交代兒子的一件事情那就是不要販賣土地,可見他對于土地的熱愛。
2.婦女的在家庭的角色。女性地位是指婦女在家庭或社會中享有的威望和擁有與控制家庭社會資源的權利,回顧詹視男女兩性關系的歷史和未來,婦女地位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原始社會早期,婦女相對于男子更受尊敬;二是傳統社會,女人無權,而男子至高無上;三是現代和未來社會,男女平等。賽珍珠通過《大地》這部小說,向我們全面的描繪了中國當時處于第二個時期女性的特點。那時,女人是要仰望丈夫,講究三從四德的男尊女卑的社會畫面。在《大地》中,賽珍珠在讀者眼前描繪了了一個典型的中國女人。阿蘭是最吸引人的人物。她的特點是沉默寡言。但她相貌丑陋,細小的眼睛“充滿了某種說不清楚的悲凄”由于相貌的過于平凡,所以她沒有被納入妾室。但是她踏實肯干,所以在廚房里面當雜工。在大戶人家的屈辱經歷使他學會了沉默,但是“叫她做什么,她都做的很好,脾氣也好”在二十歲的時候,她被賣到王家當兒媳婦。嫁給王龍后,她侍奉公公,相夫教子,勤儉持家,任勞任怨。盡管在她臨盆前,她還是忍著痛苦去給家人準備晚餐。在她的協助下,家境日益好轉,一次偶然的搶大戶經歷之后,王龍也從一個窮苦的農民變成一位擁有萬畝良田的地主。盡管變得富有了,阿蘭仍然勤儉節約,默默地操持家務。盡管王龍最后變心了,她還是沉默面對。她的沉默似乎蘊含著無限的力量。
賽珍珠所創造的女性人物并不是憑空捏造,她是根據中國當時的時代背景進行改編的。第一是殺害女嬰的惡習,這是剝奪了女性的生存權。這個可以在為了逃荒阿蘭把女嬰其次是婦女需要出生裹腳的陋習,這種陋習限制了女性行動的自由權。再次是男人納妾的習俗,當王龍富有了,他沒有變得更加疼愛阿蘭,相反他納了一個名叫蓮花的人為妾。
賽珍珠憑借著自己在中國的經歷連接了中西方文化的橋梁。隨著時代的進步,中國文化已經不斷的進步發展,例如中國現在的性別地位已經變成男女平等等。但是通過賽珍珠的筆墨,讀者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早期年代的一些文化。
參考文獻:
[1]張瑩.超越“傳統/現代”認知框架的話語實踐——賽珍珠的“鄉土中國”書寫再解讀.
[2]陸美.《大地》三部曲中三代女性的命運[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 2016(2):58-60.
[3]郭丹.從社會性別視角淺析中國婦女史[J].科學導刊,2013,12 (086):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