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日婕
摘 要:科學技術的發展異常迅速,很多領域都有互聯網的滲透,電商物流也不例外。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也在逐步優化,本文將從存在的問題入手,結合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探索最新的配送模式。
關鍵詞:“互聯網+” 電商物流 “最后一公里” 配送策略
中圖分類號:F72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8)12(b)-007-02
電商物流產業是伴隨著互聯網和電商的興盛而發展起來的,物流產業與互聯網結合,有利于解決電商發展中的物流短板,也有助于提高物流企業的競爭力,兩者之間是相互促進的關系。為此,要努力實現物流供應鏈的信息化,積極解決目前物流產業存在的問題。
1 “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含義
“最后一公里”配送,是指客戶通過電子商務途徑購買物品以后,該物品被配送到配送點,在經過多個分揀中心,通過一些交通運輸工具,最后真正送到客戶手中的服務。“最后一公里”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一公里,是指貨物從分揀中心通過運輸工具被送到客戶手上的過程。由于距離較短,所以統稱為“最后一公里”配送。這是整個物流的最后環節,存在于客戶的直接接觸,因此是十分重要的。
2 電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現狀
2.1 現狀
目前快遞送貨是電商物流的主要配送模式,電商的快速發展使得快遞行業的業務量出現激增,這也對電商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雖然我國的快遞行業也在逐步發展,有了一定的規模,但是還是難以承受電子商務交易帶來的巨大業務量,這一點尤其體現在一些購物節和節假日的打折促銷時段,出現了交易與物流配送不協調的局面,客戶的滿意程度較低。
2.2 現存模式
2.2.1 送貨上門模式
這是最傳統的配送模式,快遞員會將所購物品直接送到家門口,使客戶足不出戶就能夠完成整個購物的過程,體現了電子商務的便利性,目前這種配送方式仍然占主要地位。
2.2.2 自助提貨模式
這種服務主要通過集中投遞的方式,與便民店進行合作,或者是建立一些專門的提貨點,客戶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來取走貨物。這一方式可以彌補送貨上門存在的一些弊端,避免因出門在外或者是上班而不能及時取快遞的問題,對于個人隱私有更好的保護。自助提貨模式已經發展比較成熟,但在我國還需要進一步推廣。
目前蘇寧易購、京東、唯品會等都在全國各地建設了許多的倉庫和自提點,配送效率和客戶體驗感都比較好。而菜鳥網絡與很多快遞都有合作,下設多家網點,不管是小區還是高校都十分便利,在大中型城市推廣的效果更好一些。
3 存在的問題
3.1 配送水平不高
送貨上門的模式難以保證配送的時效性,對于貨物也容易造成損壞,快遞員的情緒也會影響用戶的體驗。究其根源,是快遞員的薪資制度存在問題。很多快遞公司都是按件數計提成,快遞員們都想在最短的時間內送出最多的貨物。為了縮短回網點裝卸的時間,很多快遞員都會一次性裝載過多的快遞,很容易造成快遞擠壓的現象,而是在雨雪等異常天氣的時候,裸露在外的貨物會被淋濕,這可能會影響貨物的狀態,也會給快遞員的人身安全埋下隱患。另外,大城市交通擁堵現象很明顯,這也給快遞行業造成了困擾,使他們的效率下降,很多快遞無法及時送達,會使快遞員出現焦急的情緒,某一件快遞投遞時間過長就會影響后面的工作,可能會造成客戶與快遞員之間的矛盾。
3.2 物流網點覆蓋廣但較為分散
很多地區的快遞業務都發展迅速,但是對于小城市來說,許多鄉村的物流行業還不夠發達。雖然有自助提貨模式,但很多提貨地點都與顧客所期望的地理范圍相距較遠,有的網點營業時間較短,難以滿足客戶的需求。對于鄉村來說,送貨上門的難度更大一些,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
3.3 大件配送困難
很多大件的物品配送起來都比較麻煩,配送到指定地點的難度較大,客戶自取也比較苦難,在物流配送上的困難,甚至會影響網上的銷售。
3.4 配送成本居高不下
在送貨上門的模式中,送貨地址比較隨機且分散,常常需要在幾個地區之間來回跑,配送的數量較小,耗時卻很長,成本也會隨著距離的增長而上升。另外,企業也需要耗費財力用來應對客戶的投訴、倉庫和配送人員的日常管理,這也是配送成本的一部分。
從長遠利益來看,自助提貨模式是能夠降低配送成本的,但是前期的建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土地租金和自助提貨柜等都是短期內的固定成本,與附近的商家合作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4 “最后一公里”配送的解決方案
4.1 可視化配送服務
傳統的物流配送跟蹤服務只提供文字顯示,而且存在更新不及時的問題,顧客很難掌握自己的快遞信息。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可視化配送服務也在逐漸興起。目前淘寶等一些購物平臺已經在逐步的推廣,在物品的運輸過程中可以實時看到物流車輛在地圖上的移動,顧客的參與感和掌控感會更高。另外,電商企業可以考慮與來電顯示的軟件公司合作,可以在來電顯示的時候讓顧客看到快遞員的照片,方便顧客辨認,也使他們的人身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避免一些不法人士冒充快遞員進行欺詐、傷害等行為。
可視化服務除了對顧客有好處外,還可以優化配送的路線,在一定程度上節約成本,提高運輸的效率。
4.2 尋源發貨極速達
很多購物平臺都推出了當日達、次日達等服務,大大縮短了貨物配送的時間,顧客需要等待的時間更短,客戶滿意度會更高一些。這種模式就需要大量的倉庫和大數據的支持,首先要在全國各地建設一些線下倉庫,顧客下單填寫地址以后,就利用大數據進行檢索,將訂單分配到距離顧客所填地址最近的倉庫,就近發貨,縮短了中間的物流交接程序,可以有效提高配送效率。
4.3 合作公用自提柜
現階段自提柜在很多地區都有較多的分布,很多商家或者是物流企業都有自己的自提柜,但實際上并不需要這么多,經常會有閑置情況,資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除了在學校、小區等特定的地方,可以考慮企業之間共用自提柜。很多企業自提柜的使用流程和信息系統等方面都較為相似,地理位置相距較近的共用自提柜可以降低成本,提高資源利用率。
4.4 無人機快遞
偏遠地區的快遞投遞問題一直存在問題,是很多物流企業需要攻克的難關。偏遠地區一般交通不便,自然條件又比較惡劣,很少有快遞員愿意去,而快遞數量又不多,但是耗費的成本卻更高。快遞公司如果利用無人機進行偏遠地區的派送就可以克服一些傳統模式存在的問題。無人機的導航系統可以較為精準的將快遞送達,雖然我國的空中管制較為嚴格,開放低空市場還是存在可能的,無人機投遞還是有一定的前景的,能夠較好的解決偏遠地區的快遞問題。
4.5 電商物流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任何行業的發展都需要人才的推動,電商物流也不例外。更需要一些既懂電子商務又具備物流專業知識的人才,這樣可以促進電子商務與物流之間的協作,推動“最后一公里”配送問題的解決。
5 結語
現在很多電商企業的競爭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商品質量和價格了,這些因素都在逐漸趨同,物流的競爭也是他們競爭的重點。“最后一公里”對于整個物流環節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利用大數據、物聯網的支持,對配送模式進行優化,逐步解決傳統模式存在的問題,才是電商物流的發展之道。
參考文獻
[1] 詹斌,谷孜琪,李陽.“互聯網+”背景下電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優化研究[J].物流技術,2016,35(1).
[2] 尹清.淺談移動互聯網背景下陜西電商的物流“最后一公里”[J].中國商論,2016(34).
[3] 施建華.“互聯網+”背景下農村電商物流“最后一 公里”問題解決機制研究[J].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
[4] 韓靜.中航環衛“互聯網+微生態”運營——解困農村綜合治理“最后一公里”[J].小康,2016(3X).
[5] 高少華,傅勇.“最后一公里”瓶頸問題依舊突出 物流仍是農村電商待補“短板”[J].農村.農業.農民(A版),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