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秀香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滲透式心理健康更是新時期小學教育階段不可或缺的教育理念。作為承擔重要教學教育責任的小學班主任,必須將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滲透到日常班主任管理工作當中,從人格滲透、關系滲透等多個方面出發,才能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小學班主任管理經驗,探討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小學班主任工作;滲透措施
作為當前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越來越多教育者和家長的重視,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發現[1],學生良好心理的培養與形成會受到諸多復雜因素影響,同時也會影響學習和成長,因此強化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時代意義。當前,滲透式教育以一種潛移默化式的方式成為了班主任應用的有效方法,不但避免了班主任在班級管理與心理教育工作難以同時兼顧的局面,還能很好地緩解了我國當前小學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人員短缺的矛盾。
一、滲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簡述
心理健康以被教育學生為主體,為其開發心理潛能,促進學生更主動和積極地成長發展,并逐漸養成優良的品質與優秀的心理素質,預防因為各種心理障礙而阻礙其學習與成長的情況。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工作重要的內涵之一,也是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加入了科學的心理學理論,直接為小學生提供心理教育服務?!吧罴唇逃笔钱斍敖逃绻J的論點,而滲透式教育形式就是建議將學生的生活和教育融為一體,形成教學教育管理合一,體現出全面面向社會與生活的知行統一的原理[2]。滲透式教育是培養人才的重要方式,要求全體教育教學者為學生傳授知識和學習技能的同時,注重學生良好心理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通過適當科學的途徑灌輸給學生一種健康的教育理念,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質,進一步促進其健康成長。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滲透
(1)班主任實施滲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我國教育部在《關于加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提出,要將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滲透在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中。因此,學校的各項活動、教學、教育以及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都要注重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教育,并將其作為重要的途徑貫徹實施。從宏觀上看,班主任與學生朝夕相處,與學生家長溝通密切,其言行無時無刻不影響學生,因此班主任是最適宜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無論從科學文化的教學和班級管理的教育上都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從微觀上看,目前很多小學的班主任實際上都不是專業的心理教育工作者,但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滲透心理健康的理論,無形中能發揮重要作用,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2)心理健康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滲透策略
①顯性滲透
顯性滲透是憑借學生所能意識到的方式來為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班主任對學生的顯性滲透可通過以下方式進行。
首先是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具體的教學活動當中。班主任要結合自身教授學科的特點,在此基礎上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那么教學課堂無疑是教師傳授知識和技能、發展學生智能和心理的重要場所,教師需要利用課堂的教學環境,在語文、數學或英語的教學內容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挖掘文化知識內容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以實現心理健康目標來暗示和渲染相關內容,確保文化知識教學目標完成的同時,達到凈化心靈,發展健康心理的作用。
其次是將心理健康內容滲透到班會活動中,作為班集體整體教育的一種形式。通常情況下,小學班會活動會集中將學生作為活動的主體,要求學生團結協作,充分利用智慧的力量完成目標內容,在這種和諧、愉悅和自覺性強的班會氛圍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會取得更好的效果。班主任在班會進行的過程中,要擅長觀察參與活動的不同學生的行為表現,掌握學生的參與情況,并通過深入提問溝通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從而挖掘心理健康的教育因素和內容,及時進行開導。另外,班主任還要結合小學生所處的階段的心理發展特點,有針對性地傳授一些有關心理健康的嘗試和自覺進行心理訓練和心理維護的簡單方法,讓學生保持樂觀的心態,掌握排除煩惱的手段,預防各種消極情緒影響生活與學習,從而保持心理健康的狀態。
最后是周記交流。在筆者長期的班級管理中發現,學生通過周記的形式表達內心感受和反映心理問題,更有利于班主任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情感變化,為其進行正確的引導。周記能反映學生在人際交往中遇到的問題,表現的心理困惑等,實時反映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教師通過學生的周記也便于第一時間掌握學生狀態,聽到學生心聲,疏導心理問題。
②隱性滲透
隱性滲透是班主任通過自身健康的心理與行為力求對學生造成影響,潛移默化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過以下兩種手段實現,一方面是人格滲透。美國心理學家奧馬特拉在其研究著作中表示,教師和學生性格之間存在直接的相關性,只有心理健康的班主任才能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學生。這要求班主任自身保持良好的心理品質,注意日常教學管理中的言行,為學生展現良好的品行和個人魅力,才能無形中感染學生,成為其效仿的榜樣。另一方面是關系滲透。這就要求教師積極在公開場合營造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追求公正平等性,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自身得到尊重,并從教師的情感、態度和工作作風上受到感染,保持豁達、樂觀的心境全身心地投入學習當中。
整合隱性滲透的要求,班主任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作出努力。首先,通過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質影響學生,在處理解決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矛盾時,要平和公正,對事不對人,給學生足夠的信任感,確保和學生之間的關系親密而和諧。其次,班主任必須關注到每一位學生,絕不能只對成績優異的學生帶有期望而忽略成績較差的學生,從心理健康的要求考慮,班主任只有一視同仁,才能真正讓學生感受到平等,不至于產生自卑的心理。最后是班主任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適時給出贊揚,通過鼓勵和肯定給予學生足夠的自尊和自信。
綜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學班主任管理班級,培養學生的重要內容,班主任必須將其看作班級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關注學生成績,也要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并將兩者結合,相互滲透,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任麗.新形勢下小學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11(5)
[2]陸玲.心育與德育的整合——漫談滲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實施[J].德育在線,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