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張新
摘 要:自從改革開 放以來,我國的服務貿易迅猛發展,發展速度已位居世界前列。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服務貿易中的重要組成,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卻較為薄弱,普遍存在產品結構單一、旅游服務質量不高、市場促銷投入力度不足、內容陳舊、旅游市場秩序混亂等各類問題,若想增強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的核心競爭力,就要對其產品結構進行優化、改良,提高旅游產品的科技含量,體現我國獨有的文化特色。在此過程中,也應重視生態環境保護,旅游企業實現網絡化以及集團化經營,創新旅游企業運營制度,逐步形成現代化的企業發展模式,增強我國旅游服務貿易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從而在國際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
關鍵詞:我國 旅游服務貿易 競爭力 探討
中圖分類號:F752.6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8)12(b)-080-02
國際服務貿易中旅游服務貿易占據著重要地位,最近幾年來,我國旅游服務貿易迅速發展,僅2013年世界旅游服務貿易出口額達到11000余億美元,金額達到1萬余億美元,突破萬億美元大關,這一發展形勢間接的表明:國際服務貿易中旅游服務貿易的地位不斷提高,已成為重要組成,對于平衡國際收支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據可靠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服務貿易規模再創新高,進出口總額突破5000億美元,在世界范圍內位居前列,我國服務貿易中的旅游服務貿易可謂是傳統行業,與此同時,也是本國第一大出口服務行業。因此,筆者認為針對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進行探討極其必要,以下為詳細敘述。
1 提高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的基本條件
1.1 旅游企業條件
旅游企業的運營以及發展過程中,其戰略的合理性、組織結構的科學性、以及企業自身的競爭力都直接影響旅游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F階段,縱觀我國旅游企業,其品牌競爭力相對較弱,企業規模較小,戰略指導力度不足,致使最終的收益極低,國際競爭力薄弱。旅游企業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阻礙,使我國的旅游服務貿易無法在國際旅游市場中獲取競爭優勢,與此同時,很難吸引國外游客進入到我國享受旅游服務,甚至難以滿足國內居民的旅游服務需求,最終導致其競爭力被削弱。
1.2 旅游生產要素條件
從旅游服務貿易角度來講,其中的生產要素可謂是極其重要的影響因素,直接作用于旅游服務業,制約著其產出水平,比如,旅游服務基礎設施、人力資本、旅游景點開發情況、旅游服務業從業人數等,都是生產要素中的重點內容,如若未能對上述因素進行把控,必然會影響旅游服務業產出水平。
眾所周知,我國地廣人稀、資源豐富,同時具有56個民族,歷史極其悠久,這些均是我國獨特的人文景觀,可將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有效結合,從而展現旅游服務貿易的特色,有利于提高我國旅游業產出水平。
1.3 旅游需求條件
所謂的旅游需求條件指的就是市場發展過程中對于旅游服務的需求,可主要將其分為國內需求以及國外需求,以上兩項需求均直接影響著國家的旅游服務貿易競爭能力。
對國內市場需求進行分析,近幾年來,我國國內旅游消費總數逐年提升,2013年旅游消費總額達到2.6萬億元,由此可見,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旅游業已經成為極其重要的行業。從國際市場需求進行分析,2013年入境游客人數達到12000余萬人,與前幾年相比有下降趨勢,2013年國內居民出境人數為9800余萬人,與幾年前相比大幅增長,以上現象均間接表明,我國國內旅游資源已難以滿足國內居民的旅游服務需求,我國旅游服務對于國外游客的吸引力也在逐年遞減。
1.4 政策條件
現階段,我國已進入國際市場競爭中,尤其是旅游服務貿易行業更加如此,隨著經濟開發力度的加大,我國與各國的政治以及經濟方面的聯系越發緊密,尤其是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使得部分歐洲國家、中亞以及俄羅斯等國的經濟往來不斷增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現階段我國有關旅游行業的立法仍舊不完善,缺乏對于國內、國外游客權益的保障機制,致使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有所削弱,影響了旅游業產出水平。
2 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發展現狀
2009年,我國旅游業創匯收入為410余億美元,同比增長19%,國際旅游人數為5300余萬人,同比增長12%,除此之外,國際旅游收入增長速度較快,從2001—2009年,已由170余億美元增加至410余億美元,增長近60%,從全局性的角度進行分析,世界旅游業以及我國旅游業均取得飛速發展,這一發展形勢離不開世界經濟的快速增長以及世界和平環境的有力支持,預計我國旅游業與世界旅游業在未來幾年內均會保持發展速度,波動幅度相對較小,據可靠數據顯示,未來30年內,我國國際服務貿易中入境游的發展速度將達到最快,所帶來的創匯收入也將最多。
雖說如此,我國旅游業仍舊存在許多不足,經筆者分析,總結為以下幾點。
第一,旅游條件、衛生以及安全設施與國際標準相比差距較大。第二,市場促銷投入相對薄弱,宣傳手段落后。第三,旅游資源相對豐富,但其結構則極其單一,缺少市場競爭力。第四,價格模式死板,缺少透明度,價格高。第五,回頭客較少,服務質量難以保證。第六,旅游創匯效率低。
3 提高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的策略
3.1 對產品結構進行優化
雖說我國旅游產品較為豐富,但是,大多旅游資源的開發均停留在表層,屬于典型的初級產品,同類旅游產品結構內缺少有效的產品結構體系,無法滿足旅客的實際需求,因此,必須對旅游產品結構進行優化,借此途徑提高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
第一,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在開拓國際旅游市場的過程中,應重點開發旅游產品,使之更加豐富,無論是新興旅游產品還是傳統特色產品,都要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國際游客對于旅游服務的要求較高,尤其是環境以及生態方面的要求,所以,需要在旅游產品開發的過程中,加強生態以及環境保護,推動旅游產業快速、穩健發展。
第二,在此知識經濟的社會背景下,科技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素質有所提升,增加了對于旅游市場的需求,但傳統旅游市場需求與現階段的旅游市場需求有所不同,差異較為明顯。當下,游客提高了文化要求、旅游產品多樣化要求以及服務質量的要求。若想適應這一發展形勢,就要創新旅游產業,使旅游產品更具文化內涵,加強旅游企業經營管理,重視資源的保護以及開發,體現旅游產品的特色。與此同時,也應融入科技含量,從而提高我國旅游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使之更具競爭優勢。
第三,展現我國的旅游產品特色。國際旅游市場的產品開發重點通常會放置在現代文化特色旅游產品、傳統文化集自然景觀、解決現代文化特色的旅游產品上,希望借此吸引國外游客來華旅游,享受高質量的旅游服務。經筆者分析后,發現若想推動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的發展,就不可脫離以上幾項因素,比如,盲目參考發達國家的旅游產品升級模式,或開發發達國家極具優勢的旅游產品,這樣的發展模式與我國旅游市場的發展規律相違背。
3.2 對旅游產業區域結構進行優化
眾所周知,我國地大物博,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為旅游服務貿易提供了有力的自然資源支持,各個地域內的旅游資源均有所不同,并有其獨特的優勢以及特點,每個區域間的旅游資源并非獨立存在。因此,在發展旅游服務貿易的過程中,需要總結地域范圍內的旅游業發展規律,明確地域結構要求,對旅游產業結構進行優化、整合,需要注意的是,可將開發重點放置在西部地區的旅游資源上,推動我國旅游產業持續、均衡發展。
第一,借助自然資源優勢,重點開發西部特色旅游產品。西部地域內的旅游資源極其豐富,可將東部旅游市場逐步拓展,延伸至西部地區,西部旅游產業的發展過程中,需要意識到自身資源的優勢,旅游資源的多元化特點是西部地域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可針對性的進行旅游產品開發,體現其獨有特色,與東部地區實現優勢互補。在旅游產品開發的過程中,應結合未來的市場發展目標,并探討近期的目標市場變化規律,逐步開發適合區域范圍內經濟發展的旅游產品,使產品結構升級,逐步形成完善的旅游產品體系。
第二,培養大市場、大西部以及大旅游發展觀。西部地域內的旅游資源優勢極其顯著,但必須將西部地區各城市的優勢有效結合,不可各自為政,使區域間聯系更加緊密,西部地區的旅游服務貿易發展應具有大市場、大旅游的發展觀。以此為基礎,將西部視作整體,開拓西部旅游市場,體現其獨有優勢,從而增強產業競爭力,最終形成健全的大旅游市場格局,為日后旅游服務貿易的長遠化發展打下鋪墊。不僅如此,還要構建旅游產業鏈,將與之相關的產業融入其中提供發展動力,明確產業化經營管理要點,經過不斷的發展,逐步成為西部地域內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
第三,對旅游體制進行改革,體現資本市場的作用。在推動旅游業發展的過程中,應轉變傳統的低投入高產出觀念,加大旅游開發力度,將西部自然資源作為基礎因素,政府給以相應調控,但不可僅僅依賴政府投資,還要拓展融資渠道,借助市場途徑獲取資金來源,為民間投資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發揮現代資本市場的籌資功能,達到高效融資的目的。此外,還可調動社會中具有資金實力的企業投入到旅游開發項目中,為西部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
3.3 對旅游產業組織結構進行優化
在此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我國旅游產業運作過程中,有必要對旅游產業組織結構進行改革以及優化,尤其是進入世貿組織以來,我國經濟迅猛發展,許多跨國旅游企業步入國際旅游市場中,提高了國際競爭力,并在國際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隨著我國旅游產業組織國際化發展形勢的演變,致使我國旅游企業所面臨的競爭壓力不斷增加。筆者建議,第一,可對旅游企業制度進行創新,嚴謹參照現代企業制度的制定要求,對傳統的內部制度加以改革、更新、完善。第二,促使旅游企業經營模式向網絡化、集團化方向發展。我國旅游企業在進入國際市場的過程中,所面臨的競爭壓力不斷加大,因此,必須正面迎接挑戰,變挑戰為機遇,對我國旅游企業組織二次調整,有效重組,使之發展過程更具集團化、網絡化的特色,實現長遠、穩健的發展。
4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服務貿易中的旅游服務貿易可謂是極其重要的內容,在此服務貿易競爭如此激烈的當下,我國旅游企業進入國際市場時,必須增強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使之更具競爭優勢,可結合本國地域的旅游產品特色,展現人文特色、悠久的歷史文化特色,提高旅游服務質量,對旅游資源加以整合,使旅游業深度開放,明確國內、國外旅客的旅游服務需求,緊抓機遇,正面迎接挑戰,從而在國際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也可增強旅游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我國樹立良好的旅游服務貿易形象,推動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的發展以及進步。
參考文獻
[1] 曾勇杰.我國旅游服務貿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芻議——兼論提升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路徑[J].武漢商學院學報, 2018,32(1).
[2] 廖萬紅.后金融危機時代我國旅游服務貿易逆差產生的原因及對策[J].商業經濟研究,2015,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