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鑫怡 彭蓬 符健霞
摘要:農村的發展離不開城市的依托,當然城市也離不開農村的協助,農村的發展需要城市的科技、經濟、技術等的支持,城鄉統籌,城鄉一體化才是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農村發展;創新;因地制宜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7517(2018)06-0021-02
改革開放以來,城鎮的數量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人口規模不斷在擴大,而農村人口大量減少,農村經濟的發展緩慢。黨的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城鎮化”的理念,即要以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業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基本特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鎮的生活方式、習慣、節奏即物質需求也不斷滲入鄉村中。但是農村基礎設施薄弱,資源、資金等問題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農民的思想認識沒有發生質的改變,這都成了阻礙鄉村發展的一系列問題。
1 新型城鎮化建設下的農村建設發展的背景
自20世紀70年代的改革開放以來,城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市的經濟在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也涌入了城市,給城市的發展貢獻了一分力量。但是也給城鄉發展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城鄉差距拉大,城市的發展在迅速增長,而有些鄉村卻出現了發展緩慢甚至停滯不前的狀況。這種狀況就要歸咎于城市的發展讓越來越多的勞動者涌入城市,農村中僅剩下一些老人婦女兒童,勞動力的嚴重不足,大片農田無法獲得足夠的糧食,有些農田甚至已經面臨著荒廢。
雖自十八大以來,就一直在推行“新型城鎮化”戰略,十九大也提出了“城鄉一體化,振興鄉村”的發展戰略,城市的先進思想也在一點一滴的滲透進鄉村之中。但是,農村科技的落后,經濟發展的緩慢,再加上公共基礎設施的破舊與不完善,農民的思想意識也沒有得到改變,如果沒有解決好這些基本問題,農村的發展便會變得舉步維艱。所以,新型城鎮化下的農村發展是個值得我們深思熟慮的問題。
農村發展問題一直是個歷史性的問題,我國自古以來都是將農業的發展放在首位,鑒于我國的國情以及人口基數大等特點,所以我國一直以來都以農業為主,如果無法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那么如何建設美麗新中國,所以農業問題刻不容緩。
2 美麗鄉村建設的案例
今天的中國,農村的發展遠不如城市的發展,所以自十八大以來,拉近城鄉之間的距離已經成了我們的重要目標之一。在擁有廣袤的鄉村土地的中國,雖然有一部分鄉村還沒有發展起來,但是有少部分農村通過自己建設,現在已經成了全國的美麗鄉村。
堅持“一村一品”的特色發展戰略的江蘇高淳,發展了田園風光,濱湖景觀,休閑旅游等特色線路。保障資金到位和堅持資源型整合,進行統籌布局,開發特色資源和產品,以產業為支撐體系發展經濟,增強市場競爭力,加大農村的基礎公共設施的建設,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提高了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實現了鄉村與城市的同時發展。
江西婺源,有著全國最美鄉村稱號的它,以三個特色產業為主,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的迅速發展。將油菜花作為特色,成為全國觀油菜花海的最佳選擇之地;將鴛鴦、黃喉噪鹛作為特色,成為全國最佳觀鳥地之一;將古村落建筑和傳統文化作為特點,成為文化底蘊深厚的文化園區。因地制宜,建造了一條屬于本土特色的產業鏈,推動這個鄉村的地方發展,與此同時,也美化了居住環境,提高了經濟水平,拉近了城鄉之間的距離。
3 陜西省乾縣的改革創新發展過程
發展城鄉建設,就是要結合當地特點,因地制宜,打造適合這個鄉村的特色產業鏈,政府作為管理者和規劃者, 結合高淳和婺源等的美麗鄉村建設的經典案例來看,每個案例都有自己的特色做法和得天獨厚的優勢。將鄉村旅游、民俗文化等方面作為特色旅游的發展項目來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以此來帶動當地的特色發展產業鏈,農民走向富裕的同時,也為美麗鄉村建設發展提供了經濟支撐體系;在政策方面,讓農村享受與城市相同的醫療、教育、治安、就業、交通等社會保障;在引進外資投入方面,挖掘特色產業鏈,促進特色產業發展,發展特色經濟,讓社會資本融入農村的經濟發展中去。同時讓政府做好監督與服務工作,當好人民的先鋒隊。這對陜西省乾縣的建設提供了較好的借鑒和參考的方向。
乾縣位于陜西省關中平原中段的北側,渭北高原的南緣,由于地理環境的影響,形成了黃土高原、帶狀平原、丘陵溝壑等地形地貌,是中國歷史上農牧業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乾縣以“一村一社區”或“多村一社區”的建設模式,引導居民由周圍的經濟落后鄉村向社區中心聚居。而以“農業大縣、工業強縣、旅游名縣”為目標的乾縣通過不同的戰略,通過改革、創新、因地制宜的打造出適合乾縣發展的一條道路。
我國南北方的水資源不平衡,導致了北方的用水資源得到了限制,而農業的生產需要水資源的灌溉,所以噴灌技術、節水技術應運而生。為了獲得更先進的育種技術以及農產品的推廣力度,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以此來增加農產品的經濟附加值和科學技術含量。運用“農超對接”的技術培養了一批的現代化的“種養+”的智能農業生態模式,而且將3s技術和農業生產結合起來,以此來實現“同樣投入,提高產量;同樣產量,減少投入;減少投入,提高產量”的目的。不僅提高了農業產業的競爭力,而且也提高了農民的收入水平。
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階段是工業化的階段,同時也是現代化的核心內容。從乾縣的人均GDP、地域生產構成以及就業等方面來看,目前正處于工業化的初期階段。而乾縣目前以第一產業糧油果業為主,商貿、物流、旅游等第三產業為輔,旅游業的發展則是以乾陵為焦點的景區瀏覽式開發上。乾縣的基礎設施也滿足了居民的生產生活基本供給需求。
產業集聚與技術創新是乾縣未來的發展方向,而且將產業結構實現優化,可以推進乾縣向工業化發展后期發展的進程。
原生態發展的農業對乾縣的旅游業的發展帶來了得天獨厚的優勢。且乾縣擁有乾陵這一悠久的盛唐陵墓,作為一個歷史文化遺產,乾陵對乾縣的旅游業的發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對于原生態的環境而言,發展以生態旅游、生態農業和觀光旅游為一體的“三位一體”的農業旅游產業。且第三產業帶動了第一產業的進步,反過來第一產業也帶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來實現農旅合一的特色村莊旅游+農業的發展。
4 結語
農村的發展離不開城鎮的依托,而新型城鎮化的產生也為農村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新型城鎮化下的新型農村發展并不是要讓農村變成城鎮,而是要讓農村建設成為基礎設施完善,產業特色發展、歷史文化的特色保護與發掘,以人為本、發展有組織有秩序、合理規劃布局的新型特色農村。所以要帶著新的思維意識來催生出具有新的規劃價值觀、技術手段以及政策條例的新型農村。
隨著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深入,城鎮的發展不僅僅局限于城市或者農村的單獨發展,應該是進行城鄉統籌,發展成為城鄉一體化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 王文玲.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美麗鄉村建設研究[D].安微工程大學,2017.
[2] 孫道雯.新型城鎮化導向下乾縣鄉村聚落體系發展規劃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