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林
【摘 要】在當前林業生產中,調查規劃設計是一個重要的項目,能夠為林業生產的造林、森林培育等方面提供積極的推進作用。文章簡單闡述了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的概念與意義,分析當前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的現狀,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客觀的建議,為林業部門及林業建設單位提供參考。
【關鍵詞】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林業生產;應用
【中圖分類號】S75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8)09-0154-02
0 引言
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是林業生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工作包括工作環境外部調查、內部環境材料設計、材料整理等任務。為了更好地發展林業生產,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需要更加科學合理,從而保證林業發展在技術方面的支持。
1 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概念
1.1 綜述
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是林業生產之前通過資質合格的單位進行項目調查的工作。通過針對林業生產區域的勘察,對當地環境與生產評估等進行評價并明確林業生產的計劃。根據各項實際情況和調查精度來確定適合的林業調查規劃方式。根據調查規模和調查難度可將林業調查劃分為一類、二類、三類與專項調查。
1.2 規劃分析
林業發展規劃的作用是科學合理地引領林業建設發展,充分考慮林業生產中的實際情況及區域內林業資源的持有量,進行數據分析并制定長期或短期計劃,以保證林業生產的發展可持續化,同時實現森林資源的可持續化利用;同時,在保證可持續化發展的過程中,也要最大化地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規劃分析可分為國家規劃和地方規劃兩種,地方規劃是以國家方針為主,自主發展有特色的地方林業規劃。
1.3 林業設計
林業設計作為林業規劃與調查中最核心的項目,其主要任務是根據相關的實際數據,為林業發展提出合理規劃設計,制定實際設計方案。林業設計的主要任務有林業項目設計、建設設計、整體設計。在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要結合實際情況,對設計內容進行科學規劃,保證設計的合理,從而間接提升林業生產的效率;根據設計階段的不同還可將林業設計分為初步設計和作業設計,而作業設計又可分為采伐與造林作業設計等內容。
2 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的意義
林業調查規劃在林業生產設計中的主要作用是獲取景區林木與林地數據。在當前信息化時代,林業數據對接國土數據,林業調查得到的內容通過掃描形成矢量圖,并放入數據庫統一管理,不僅對旅游業產生促進作用,還能帶動地方經濟的繁榮發展。
2.1 明確區域林權
在一些森林開發項目中,經常會出現區域林權的糾紛。為了避免此類問題發生,擁有資質的林業調查單位對其進行外業調查,根據綜合情況確定林地的所屬權,為區域林權提供有力證據,從而減少承包開發者的經濟損失,同時保護個人利益,達到雙方開發者利益均衡,以解決雙方糾紛的同時保證林地所屬權的定位。
2.2 保護林業資源
隨著當前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森林資源的保護逐漸被提上日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將森林資源的保護工作放在一個較高的地位,針對樹木類型與數量、狀況等信息進行收集,并依靠這些參考信息制定合理的森林資源保護方案,為森林生態環境打下良好基礎。林業調查工作的涉及面非常廣,采用方法也相對多樣化,由初始的地形圖勾繪到現在的平板實地勾繪,準確度與效率大大提升;在森林質量和生存環境的調查中,依據森林中的植被特點,制定詳細的經營利用及保護措施,并準確劃分保護區域,以方便政策的順利實施。
2.3 提供決策參考
在當前,林業生產要遵循可持續化發展方針,在發展經濟與保護生態之間取得有機的平衡。但很多林業生產建設都將經濟發展放在首要位置,在建設中嚴重影響生態環境,導致林地發展偏離了方針的同時,失去了可持續化發展的能力。所以在林業生產中必須經過科學合理的規劃才能進行生產建設。
負責管理林地的單位是林業部門,其下設的調查機構掌握著所有的林業數據,可以為主管部門的方針提供指導。林地林業規劃設計的調查結果可以為區域林業的發展水平考核提供有效依據,使林業部門清楚地認識到當地森林資源的狀況,包括面積、植被分布情況、植被覆蓋率、森林蓄積量等,根據這些數據來進行發展方案的規劃,以達到可持續化發展。此外,調查規劃的結果也可以作為林業部門年考的參考依據進行保存利用。
3 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隨著社會的發展,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踏入信息化時代,人們對林業調查的精度要求也日益增加,然而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的現狀還存在著諸如設備古老、觀念過時、技術落后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的信息化改革和發展。
(1)缺乏重視。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的要求是根據監督、調查和檢測等手段進行森林資源的詳細調查并運用信息化技術將林業資源統計并科學規劃,從而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改善整體生態平衡,并促進地區林業的發展。然而在實際情況下,有些調查人員工作態度不端正,認識不到調查、監督、檢測等工作的重要性,在需要工作人員進行作業時草草了事,甚至根本不去現場,只是通過想象就將林木采伐區域的分布圖繪制出來,嚴重缺乏對工作的重視,因此無法得到準確詳實的數據,導致規劃統計和設計的過程受阻。
(2)專業技術水平低下。在信息化大環境之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也由傳統的手繪方式逐漸轉變為電腦繪制、新設備掃描制圖等方式。但是在許多基層林業部門中,技術員缺乏信息化技術,依然使用老舊的萬分之一地形圖方式,難以和新時代新趨勢接軌;而且由于基層林業的工作量大且繁雜,傳統方式無法應對繁重的工作,勢必會導致制圖精度和質量下降。所以,熟練掌握ArcGis系統和各種林業信息化的新設備,是信息化時代下對林業調查規劃設計人員的基本要求。
(3)補貼資金少,勞動量過大。林間調查要求工作人員深入林間進行調查作業,時間很長,且條件艱苦,工作量大,但是部門對調查撥款的資金數目很少,補貼不足,導致調查人員失去積極性;即使參加了林間調查,工作人員也缺乏工作熱情,難以認真對待調查,導致調查精度與效率降低。
4 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建議
林業作為地區發展的可持續化保障,承載了地區可持續發展的方向與希望。為了提高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的效率與工作質量,促進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行業的蓬勃發展,必須冷靜分析現狀中的不足,并探索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案,以提高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的質量與效率。
(1)緊密結合社會發展方向。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要結合社會的發展趨勢,有機地結合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所以在進行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時要以社會發展規律為主,在政策范圍內推行林業調查。例如近年來國家大力推行生態重建,人工造林成為熱門,在造林時的規劃設計便要針對多方面進行考慮,對經濟林的種植面積、木材的后期加工等進行規劃,體現林業生產建設的特點。
(2)結合當地林地實際情況。在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時要結合當地的林地實際情況進行考慮,充分利用當地的可利用資源,在保證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提高利用率,同時也要將社會發展與林地的生產建設有機結合,以保證長久發展。
(3)結合信息化方式進行工作。由于當前信息化社會的大趨勢及科技的快速發展,林業調查規劃設計也要跟隨趨勢進行信息化改革,用現代化、信息化設備替換老舊的傳統設備,用新型的科技手段和制圖軟件來替代傳統的萬分之一地形圖等手繪圖,既可以減輕工作強度,提高工作效率,又便于與其他林業部門的數據進行對接,提高林業整體的規范性和準確性。
(4)調查部門系統化。目前,我國的林業調查部門大多數是以行政區為劃分單位,這就難以保證流暢溝通,也不利于將林業建設進行統一管理。所以為了加強部門間溝通管理,需要建立溝通聯系渠道,下級調查部門及時向上級傳遞信息,同時各部門要保持頻繁溝通,達成共同研究探討、互助并進的規劃環境,保證整體生產建設的良好進行。
5 結語
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要負責林地保護、檢測、生產、建設等任務,是林業建設中的重要內容,但由于依然存在多方面的問題,所以需要林業部門從自身出發,探究問題所在與原因,完善工作機制,響應國家政策,采取有效措施落實工作責任,發揮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的重要作用。
參 考 文 獻
[1]李科,蔣燚.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在林業生產中的應用探討[J].廣西林業科學,2018,47(1):118-120.
[2]于大勇.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在林業生產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5):272.
[3]羅樂軍,容艷兵.林業生產建設中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的地位和作用[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8(12):86-87.
[4]歐海雄.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與林業生產建設的關系探討[J].低碳世界,2017(20):286-287.
[責任編輯:陳澤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