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建
摘要:牛結核病是由牛結核分歧桿菌感染引起的一種高度接觸性慢性傳染性人畜共患病。該種疾病屬于國家二類動物疫病,是牛養殖產業過程中十分容易出現的一種危害巨大的傳染性疾病。發病初期由于臨床癥狀不明顯,常常錯過最佳防治階段,一旦牛群出現典型臨床癥狀,表示整個牛群已經普遍發病。目前,牛結核病沒有特效治療藥物,確診之后,要立即采取措施,撲殺患病牛,并進行無害化處理,逐漸凈化牛群。由于牛結核病對牛養殖產業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所以要強化飼養管理,做好日常綜合防控工作。
關鍵詞:牛結核病;診斷;綜合防控
中圖分類號:S823
文獻標識碼: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8.08.082
0 引言
牛結核病防控,除了具有公共衛生意義之外,對牛養殖產業健康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牛感染了分歧桿菌后,發病初期臨床癥狀不是很明顯,進食和健康狀況正常,但隨著病情逐漸發展,患病牛身體素質逐漸惡化,從而表現出典型臨床癥狀。一般情況下,患病牛所表現出來的臨床癥狀與牛分枝桿菌感染部位有著密切聯系,當牛出現肺結核癥狀時,身體逐漸消瘦,呼吸困難。如果出現乳房結核時,會嚴重影響到奶牛的泌乳量和鮮奶質量,在乳房中形成腫塊,常常會波及乳房淋巴結組織,嚴重的會導致奶牛不能正常泌乳,喪失正常生產功能。
1 流行病學
牛結核病可以侵害多種動物,家畜中牛最容易感染該種疾病,特別是奶牛。豬和家禽對該種疾病也具有較強的易感性。牛結核病在全世界廣泛分布,給畜牧養殖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和人類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嚴重危害。該種疾病主要通過空氣傳播,同時也可以通過攝取被污染的飼料、飲用水經消化道感染。在臨床上結核病主要發生于肺臟、咽喉、支氣管、縱隔淋巴結、漿膜和其他器官。該種疾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沒有明顯的季節性,常常呈現地方流行。飼養管理不當,與牛結核病發生有著密切聯系,圈舍飼養密度較大,分群不合理,牛舍擁擠潮濕,糞便堆積,缺乏運動,飼料營養價值差,都會導致或加重該種疾病發生。
2 發病經過
吐魯番市一位養殖戶共養殖奶牛5頭,并對牛群進行了嚴格的疫苗免疫。為了擴大生產,2017年3月13日,該養殖戶從外地新購進斷奶犢牛3頭,在沒有執行嚴格隔離觀察和檢疫的基礎上就混群飼養。2017年4月22日,飼養戶向當地獸醫站報告,他養殖的牛中有2頭出現異常情況,表現為食欲下降,泌乳期奶牛產奶量下降,容易疲勞,發出短而干的咳嗽,咳嗽痛苦。接到養殖戶求助后,獸醫立即趕往養殖場。通過檢查發現,該養殖場沒有執行嚴格的分群制度,所有牛集中在1個牛舍中養殖。飼養環境較差,地面潮濕,糞便堆積,沒有及時清理,在牛舍中存在濃郁的刺鼻氣味。結合整個發病經過和發病現狀,獸醫懷疑是牛結核病,經反映實驗,確診為陽性,患病牛立即撲殺,并進行凈化處理,有效控制了疫情,避免給養殖戶造成更為嚴重的經濟損失。
3 臨床癥狀
牛結核病潛伏期長短不一,通常情況下為10~45 d,因為牛結核分歧桿菌感染部位不同,所以造成的臨床癥狀也存在較大差異性。在臨床上主要以肺結核、乳房結核和腸結核最為常見。首先肺結核,主要表現為頑固進行性干咳。在清晨和運動后,干咳最為明顯。患病牛容易疲勞,站立臥下,運動或突然吸入冷氣后,很容易引發咳嗽。隨著病情進一步發展,患病牛咳嗽癥狀加重,并轉為濕性咳嗽,咳嗽聲音變弱,每咳嗽一聲,表情痛苦,呼吸急促,張嘴伸頸呼吸。患病牛鼻腔中先是流出清澈鼻液,隨后鼻液逐漸變為膿性.外觀呈現灰黃色或土黃色,從口腔中呼出無臭氣體。聽診胸部存在噦音和摩擦音,叩診胸部,存在明顯的半濁音和清濁音。隨著病情進一步加重,患病牛身體逐漸消瘦貧血,用手觸摸肩前、股前、腹股溝、下頜、咽喉和頸部淋巴結,可以感覺到淋巴結明顯腫大。尤其是縱隔淋巴結腫大,壓迫食道,引起患病牛呼吸不暢。病情進一步惡化后,患病牛體溫升高到40℃以上,呈現稽留熱,呼吸更加困難,最終導致窒息死亡;其次,乳房結核。主要表現為患病牛乳房淋巴結腫大,因而在患病區域出現局限性或彌散性,硬結節,觸摸硬結,患病牛正常,表面凹凸不平。患病牛泌乳量顯著下降,乳汁品質下降,嚴重時稀薄如水,由于一側乳房發病,使得兩側乳房不對稱,乳房嚴重變形,嚴重的導致泌乳停止;最后,腸結核。發病后患病牛主要呈現為前胃遲緩癥狀,食欲顯著下降,消化不良,身體迅速消瘦,全身無力,并出現頑固性腹瀉,排出粥樣稀便。進行直腸檢查發現,覆膜粗糙不具備光滑感,腸系膜淋巴結嚴重腫大。
4 病理學變化
解剖病死牛后發現體內多組織器官形成肉芽膿腫或粟粒大小的結節,其中以全身淋巴結腫大最為明顯。肺臟會出現針尖到雞蛋大小的黃白色堅硬結節[1],切開有砂粒感,結節中心壞死。在胸膜和腹膜表面,也形成了粟粒到豌豆大小的結節。腸結核病死牛發病部位主要集中在小腸和盲腸。腸粘膜可以看見大小不等的結核結節或局灶性潰瘍,潰瘍周圍呈現疣狀,中間有干酪樣物。乳房結節主要發生于進行性患病牛,將乳房結節切開后,可以發現里面存在大小不等的病灶,內部存在干酪性物質。
5 實驗室診斷
無菌環境下采集病死牛壞死病灶、糞便、尿液、乳汁,將病料接種到酸性羅氏培養基上,培養1個月后,可以在培養基上看見黃色粗糙,米粒狀菌落,判定為結核分歧桿菌。選擇使用結核菌素[2],患病牛皮下注射,注射72 h以內,測量注射部位腫脹程度,出現明顯紅腫腫脹,確診為牛結核病。
6 綜合防治
牛結核病通常情況下不需要治療,立即將所有患病牛撲殺處理,送到無害化地點進行無害化處理,防止疾病傳人,凈化污染群,培養健康牛群。患病牛撲殺完畢后使用上述實驗室診斷方法定期對牛群進行臨床診斷,必要時進行細菌學檢查,發現開放性患病牛立即淘汰撲殺處理。患病母牛所產的犢牛,出生后只吃乳3~5 d,然后使用經過檢疫健康的母牛飼養犢牛,或者用消毒過的母乳飼喂犢牛。犢牛在出生1個月、3個月和6個月分別進行1次檢疫,對于檢疫陽性者立即淘汰處理,如果連續3次檢驗全部為陰性,既沒有任何臨床癥狀,放入假定健康牛群中飼養。假定健康牛群向著健康牛群過渡過程中,應該在第1年隔3個月進行1次全面檢驗,直到整個牛群不存在任何陽性帶菌牛為止。然后再經過1~ 1.5年時間,連續進行3次檢疫,如果3次檢疫全部為陰性則牛群凈化完畢。日常還要加強消毒管理,抑制致病菌迅速擴展。常用的消毒劑主要有20%的漂白粉溶液、20%的新鮮石灰乳,5%的來蘇爾、5%的氫氧化鈉溶液,這些消毒劑均能夠起到很好的消毒效果[3]。消毒期間要將上述消毒劑輪換使用,避免致病菌產生耐藥性。同時應該及時將牛舍內的糞便清理出去,集中堆積發酵。
參考文獻
[1]黃溢泓,韋正吉,李志源,等多重PCR技術在動物病原檢測中的應用[J].廣西農業科學,2009 (4):423-426.
[2]胡來根.牛結核病的診斷與防制[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9(4):110-111.
[3]張書環,楊俊興,晁彥杰,等.牛結核病抗體膠體金快速檢測技術的建立和應用[J].動物醫學進展,2007(7):14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