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摘 要:中國作為世界上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農業國,農業的發展力和生產力是富國之根、強國之本。而農業技術是推動農業發展及社會經濟的全面提高的主要動力。以下是由筆者提出的農業技術推廣在當今社會和農業生產水平下的現狀以及如何加強農業技術推廣所提出的主要對策。
關鍵詞:農業生產;農業技術推廣;現狀;對策
農業技術推廣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農業技術推廣體制直接關系到農業科技成果的傳播擴散和農民的采納與應用,進一步影響到農民的增產增收、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國民經濟的健康穩定增長。加強農業技術推廣,向農民朋友推廣經濟效益好的農作物產品,優化農業結構,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增加農民朋友的收入,是新時期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目的和要求。
1 對農業技術推廣的認識
在我國,農業是第一產業,其內涵非常豐富,涵蓋的范圍非常廣泛,包含了種植業、漁業、林業以及畜牧業等等,對國家生產力的發展具有不容小覷的影響,農業技術推廣對于農業的發展來說是其發展的核心力量,如果農業是一列火車,那么就是農業技術就是帶動發動機和動力傳動的系統,只有發動機轉速了,火車才能提速,因此,要想農業生產健康、穩定的發展,就不能離開農業技術的發展并積極推廣應用,通過科學合理的種植方法、育苗手段和管理技術來扶持農業的發展,不斷提升我國農業生產的現代化和機械化水平。
2 農業技術推廣的現狀
在中國農業技術推廣是由政府,負責農業的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的,同時以國家舉辦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為主體。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了一半,他們的科學文化水平低,同時地區之間的差異也很大。我國的農業技術推廣,應該執行國家的農業發展戰略,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首位就是把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問題作為我們的最緊迫任務,可以快速的解決農業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同時我國的農業推廣工作任務非常艱巨,它涉及到農村廣大地區。因為大部分農民文化程度較低,經濟條件差,傳統思想根深蒂固,所以對農業技術推廣來說,政府的號召和支持就顯得尤為重要。系統規范的農業推廣機構,工作嚴謹,具有較強的連續性,所以人們才愿意接受,同時也可以提高宣傳的有效性。可以說,農業技術推廣深入民心,然而對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來說,也暴露出問題,有一些問題甚至是很普遍的。針對目前狀況,有人形象的比喻為“線斷、網破、人散”。根據目前比較一致的意見,可歸納為以下幾種情況:
2.1.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專業能力較低,缺乏積極性
專業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素質差,缺乏熱情,認識不到位,這些都嚴重影響和阻礙了農業技術推廣。我國目前缺少專業的農業技術人員,在人才的儲備和分配上存在著嚴重的漏洞,被分配到農業技術推廣隊伍中的人員,專業素質和能力較低,解決專業問題的熱情不高。在推廣過程中由于意識的缺乏未能充分認識到農業技術推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從而出現了傳播速度慢,效果不明顯,意識不到位,服務質量差等諸多問題,從根本上降低了農業技術推廣的效率,嚴重的阻礙了農業技術推廣的發展。
2.2農民的文化程度較低,對農業技術推廣接受程度較差
農業技術推廣的主要地區是在邊遠的農村地帶,農民居住的地方分散不集中,科學技術又相對落后,消息不靈通,導致農業技術推廣的工作迎來了一定的困難。由于農民文化水平低,缺乏對新作物的種植方法和現代化的足夠的認識,很難理解農業技術推廣和現代技術手段這樣的問題,所以農業技術推廣效果不是很理想,導致推廣工作具有非常高的阻力。
2.3.領導認識不到位,農業技術推廣缺乏必要的支持
農業技術推廣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所以一定的物質支持和資金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物質和資金上得到充足的保障,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才能正常的持續進行下去,最終取得理想的效果,實現預定的目標。然而在農業技術推廣的現狀中,各別領導對農業技術推廣缺乏非常清晰的認識,不能給予有效的配合和及時的物質與資金上的支持,嚴重打擊了推廣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同時領導在政策上的一系列措施,又嚴重降低了農民對農業技術推廣的熱情性。由于這兩方面的原因,農業技術推廣的工作遭遇了瓶頸,對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是非常不利的。
3 對農業技術推廣的思考
3.1.加大資金投入,完善推廣體制
實踐證明,農業技術推廣機構都是政府財政扶持的對象.并且能夠享受很多的優惠政策。要想建立穩定高效的農業技術推廣體制,就要充分利用世貿規則,增加資金投入,從而來保證農業技術推廣的順利開展。加強推廣體系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特別是農業技術推廣站的基礎水平,我們需要進行全面規劃和系統設計,并且納入到政府的財政投資計劃之中,充分保障農業技術推廣基金,保證工作的健康進行。
3.2.加強對農業技術推廣專業人員的培訓
基本的農業技術人員長期從事農業工作,直接向“三農”服務。通過培訓提高自己的業務知識,提高業務能力,使他們成為“專家”,可以有效地解決推廣工作中的各種問題。充分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加快農業技術推廣的步伐,使農業技術推廣價值盡快實施。
3.3提高農民文化素質,增強農民接受農業技術的能力
成立多層次的農民成人教育體系。對于農村中那些不識字或文化水平較低的人員進行培訓,傳授現代化技術和科普知識,使他們掌握致富的能力;培養那些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年輕工人,使他們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更新和完善產業結構調整所需的知識和技能,成為支撐當地農業發展的專業戶,從而帶動當地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迅速進行。
4 結語
農業技術推廣是一項巨大的系統工程。由于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越來越快,必須及時調整和深化這項工作,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從根本上改變農村的生活水平,縮小城市和農村之間的差距,為社會穩定、和諧的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最終促進社會的持續、穩定的發展,努力實現集約化和產業化經營。
參考文獻
[1] 李云,李曉明.《農業技術推廣的現狀與思考》,吉林農業 2010年第08期
[2] 竇鐵嶺,張笑歸,王鐵征.《中國農業技術推廣現狀與改革的思考》,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第三卷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