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坤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市場經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市場環境日趨完善,我國的經濟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的時期。中小企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但為社會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還為推動我國經濟穩步增長做出了一系列貢獻。但是,中小企業因其自身存在的問題及其面臨的部分局限性,而導致了其內部財務體系及財務核算中出現了許多問題。因此,本文分析了中小企業在財務核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各種改進措施。
關鍵詞:中小企業 財務核算 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8)08(c)-114-02
近年來,我國在世界經濟體系中所占的地位越來越高,我國一些大型的企業及集團公司在世界上也逐漸嶄露頭角,占有了一席之地。這些企業的財務管理與核算也日漸完善,與世界接軌。財務核算體系也相對成熟、完整。而與此同時,占我國市場經濟中大部分市場份額的各行各業的中小企業,卻因其自身具有的一些特征和缺陷,在財務核算與管理中產生了諸多問題,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其自身的發展與壯大,這對我國總體的經濟發展來說,也十分不利。
1 中小企業財務核算的現狀
1.1 企業機構設置不合理、管理混亂
中小企業因規模較小,同時出于成本節約的目的,多數呈現組織結構單一、機構部門分工不明確、業務處理混亂的狀態,工作效率低下,內耗嚴重;而且,中小企業大部分都是家族企業,“任人唯親”,不管有沒有財務會計專業技術就任用自己的親戚朋友來做出納、會計,進行財務管理及核算,認為這樣財務核算才方便、放心、安全。甚至有的中小企業連財務核算機構也不設置,由一個人身兼出納、會計、辦公、保管等多種職務,崗位及責任不明晰,混崗、串崗,無約束,無有效管理,這嚴重違反了我國會計法的相關規定,并在一定程度上給貪污、弄虛作假、違紀違規甚至違法犯罪提供了溫床,加大了企業經營的風險,對企業的發展極其無益。
1.2 會計人員素質不高,財務核算不規范
首先,財務核算要求財務會計核算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水平和職業操守,但現實的情況卻是當前許多中小企業中的出納、會計都是非專業出身,半路出家,無證無技能便上崗工作,部分人員對會計及相關法規缺乏了解,對專業核算方法也知之甚少,僅限于皮毛。最終導致其在處理財務核算過程中,偏離標準,違法違規、操作不當而不自知。
其次,還有一些中小企業,為了節約成本,減少人員費用,采用低價雇傭兼職財務會計人員的方式來對本企業進行財務核算,但是外聘人員對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并不了解,其僅僅是定期根據企業提供的各種原始單據進行簡單的匯總計算。基于此原因,導致其出具及提供的各項會計信息及財務報告相關性較低,不能完整體現企業當期經營過程中的相關信息及狀況,無法正確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從而無法對財務報告使用人作出決策提供幫助。
最后,一些中小企業中的會計人員財務核算方法比較落后,缺乏知識更新替換的意識,幾年甚至幾十年如一日,采用單一的現有模式,記賬、報賬、出報表,不關心國家的新政策及會計、稅務制度的改革,不及時采用新的核算方法,導致企業財務核算不規范,水平較低。
1.3 企業領導層對財務核算工作不重視,缺乏必要的支持
中小企業中的領導及負責人多數都是非財務專業出身,許多人對財務部門提供的會計信息及財務報告并不重視也缺乏必要的了解。相對而言,領導層關心的只是“錢”與“稅”,基于這種要求,為達到某種目的,領導層有時會要求會計人員違規記賬、做賬,提供虛假財務信息,偷稅漏稅。而這些都與我國的會計法規定背道而馳。
同時,為了“少花錢”,避免“不必要”的開支,多數中小企業的領導層都對財務人員的繼續教育、知識培訓不感興趣,也不支持。于是便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財務管理水平低,對企業財務核算工作造成了許多不良的影響。從而拉低了整個行業的平均水平。
1.4 內部控制制度缺乏,財務核算制度不健全
我國目前存在的中小企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家族企業或個人企業,企業里沒有嚴格的財務管理和核算制度,所有的事情都是老板一個人說了算,并作決定。內部控制制度缺乏,企業各個部門之間、財務部門各崗位之間都缺乏必要有效的職責分工和監督、制衡機制。
企業組織機構不完善,部門之間流程不統一,部門之間配合度不高,工作拖沓、效率低下。
財務部門的規章制度及核算制度不健全,也導致了財務人員財務核算工作混亂、不規范、不合規,提供的財務會計信息及資料失真,缺乏可用性,可靠性也不高,嚴重的甚至會違法,而這些不足直接制約和影響了企業的良性經營,阻礙了企業的發展。
1.5 信息化程度不高,相關投入不足
科技大數據時代,整個社會趨勢對企業信息化程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現在許多中小企業卻存在企業信息化建設投入遠遠不足,信息化建設不完善,跟不上時代,相關專業人員不足,難以分析與整合數據信息的現實情況。這對于企業來說,違反了及時性原則,使企業不能及時獲取信息,作出有用決策,對更好參與市場競爭而言極度不利。
2 完善中小企業財務核算的改進措施及建議
2.1 優化企業組織結構,加強企業管理
中小企業應制定完善及嚴格的企業及財務核算制度,正確設立企業的各個組成部門及人員的崗位職責與權限,明確界定各個部門之間的分工邊界,制定統一的流程及配合機制。同時,企業領導要做到“任人唯賢”,專業人做專業事。而且進行財務核算要符合客觀性、公正性及可靠性原則,做到崗位明晰,核算規范。
2.2 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使財務核算更加專業
不管是全職財務人員還是兼職財務人員,各中小企業應嚴格按照國家規定聘用與崗位職責、工作要求相匹配的專業技術人員,做到持證上崗,專業核算。
同時,還要加強與財務人員的日常交流、溝通與協調,使其能充分了解企業的財務經營狀況及流程,從而為企業提供更加專業、更加全面、更加及時的會計信息及財務報告。更要注意關注國際相關新的政策及法規,及時為本企業財務人員進行培訓、繼續教育及學習,使財務核算人員能夠及時掌握最新的核算方法與信息,提高企業財務整體的財務核算水平。
2.3 企業負責人要提高自身素質,重視財務核算工作
作為企業的負責人,平常就要注意了解、掌握一些最基本的財務、稅務等知識,要具備較強的法律意識,做到合理運用資金及規避稅務風險,而不是要求財務人員做假賬、逃稅漏稅。要重視企業的財務工作,明白其重要性,多與財務人員進行業務上的交流,關注財務部門提供的各項財務核算信息及報告,分析各會計指標的變動,為正確作出經營決策提供有利的基礎。
2.4 建立嚴格的內控機制,健全財務核算制度
各中小企業要注意建立企業的內控制度,并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要設立相應的制約機制,使財務在核算的過程中,互相監督,互相制約,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同能力,統一業務流程。同時完善財務核算的相關制度,責任到人,落實到崗,規范、合規地進行財務核算。
2.5 提高信息化建設水平,加大相關投入
中小企業要做到跟上時代,與時俱進。就必須加強對信息化系統的了解,重視企業信息化系統的建設,加大必要的信息化投入,同時,注意培養信息化人才,從紛繁復雜的大數據信息中尋找并獲取對自己有利的內容,經過分析提煉,變成可靠的數據及信息,幫助企業決策者更好地作出經營決策,從而更好地參與市場競爭,展現企業的實力。讓企業處于有利形勢,在經濟大潮中站穩腳跟。
3 結語
雖然,中小企業在財務核算當中存在諸多問題。但是,只要企業領導層能夠充分認識到這些不足,并積極采取各種改進措施,去完善和規范企業自身的財務核算,就會促進中小企業財務核算更加完善、可靠。使中小企業的經營良性運行,從而從一定程度上推動我國的整體經濟朝著更加健康穩定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慧.小企業會計核算問題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7(28).
[2] 黃姍.淺談中小企業會計核算問題及對策[J].商業經濟, 2017(9).
[3] 高飛.中小企業會計核算問題及其對策探討[J].會計師, 2018(2).
[4] 何占義.中小企業會計核算問題與措施分析[J].會計師, 2017(14).
[5] 周晉.新常態下企業會計核算問題與規范路徑解析[J].中國市場,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