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麗
摘 要:禮儀教育作為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日益受到廣大家長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在現代社會中,禮儀成為了人與人之間交往的重要潤滑劑,體現了一個人的修養和內涵,逐漸成為社會思想道德和職業道德建設的基礎。下面我將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幼兒禮儀教育的重要性。
關鍵詞:幼兒;禮儀教育;重要性
一、禮儀概述
禮儀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由于受歷史傳統、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時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為人們所認同,又為人們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諧關系為目的的各種符合交往要求的行為準則和規范的總和。簡言之,禮儀就是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應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和準則。它是德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道德修養的外在體現,是一個國家文明的標志,我們這個古老而又文明的中國,俗有“禮儀之邦”美稱。自古就有“不學禮,無以立”的說法。
二、我國幼兒禮儀教育現狀分析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在否定傳統弊端的同時,也丟掉了一些傳統的美德。通過調查、問卷、設計情景、讓幼兒回答問題中我們發現,幼兒對禮儀知識知之甚少,禮儀認知與禮儀行為相脫節。幼兒禮儀水平好的占總調查數的9.9%;中等水平的占80.5%;差的為9.6%。在設計的情景中,隨機測查了35名幼兒,“進屋先敲門”的為“0”,“主動問好”的占42.8%,“征得同意后再玩玩具”的為“0”。另外,在回答“為什么上課時不能亂插嘴”時,大部分幼兒回答“老師要批評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社會大環境中不文明行為對幼兒的禮儀行為造成了不良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家長和教師對幼兒禮儀教育的重視不夠和教育方法不當。
三、禮儀教育的重要性
(1)禮儀教育可以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
禮儀教育的內容不僅只是字面上的禮儀,還包括幼兒的自理能力和與他人交往能力。一個懂禮貌,尊重他人的總是受歡迎的。從小的禮儀教育是幼兒行為方式的啟蒙,只有做好禮儀教育,才能使幼兒在以后的生活中順利的與人交往。
(2)禮儀教育可以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情緒對孩子的身體生長發育是有極為重要的影響的,當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學習中,有煩心事時可以和老師或是小朋友傾訴、分享,那么孩子就會始終保持一種正態的心理狀況,這種正態的心理狀況會促進幼兒身心的和諧發展。
(3)禮儀教育可以提高孩子的情商。
由于家長寵溺,有很多的孩子都有著公主病,王子病。覺得全世界都應該圍著自己轉,稍稍不順心就會大吵大鬧。這樣的孩子是很難融入集體與他人相處的,嚴重的話說不定會受到其他孩子的排斥。被孤立起來。孩子不像大人,是承受不了孤獨的,被孤立的孩子的心理會造成創傷。兒童時期的心理上受到的創傷很可能影響一輩子。對幼兒的成長非常不利。
(4)禮儀教育可以培養孩子正確的審美觀。
在禮儀教育中,幼兒通過對儀容儀表的學習,可以初步形成自己的審美觀,懂得分辨美丑。長期以往,幼兒會懂得什么是正確的禮儀姿態。
四、幼兒禮儀教育的措施
(1)加強營造禮儀教育的環境。
幼兒階段,大多數孩子都是模仿身邊的人和事,來進行學習,作為幼兒最重要的啟蒙老師,家長和老師有義務對其進行禮儀教育,在幼兒教育實踐中,老師和家長應相互合作,以身作則,規范自身的言行舉止,為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禮儀教育,從而激發幼兒禮儀學習積極性,提供幼兒禮儀學習意識。
(2)家園共育是幼兒文明禮儀養成教育的有效策略
①幫助家長樹立培養幼兒文明禮儀的意識
定期為家長舉辦文明禮儀知識講座或座談會,幫助家長了解和掌握文明禮儀的相關知識,向家長宣傳文明禮儀教育的信息、幫助家長端正與更新教育觀念,讓家長成為孩子良好文明行為養成的監督者。
②將文明禮儀教育滲透到家庭教育之中
幫助家長正確把握培養孩子良好文明禮儀習慣的要求和目標,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文明禮儀培養目標和具體要求,使家長懂得良好的行為養成教育對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性,請他們自覺地配合幼兒園對孩子進行文明禮儀教育。在幼兒文明禮貌和行為規范教育方面保持一致,使文明禮儀教育發揮持續的作用和價值。
③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育兒理念
家園共育,一直以來是幼兒園的一項重要工作。只有發揮家長獨特的教育優勢,充分滿足家長了解教育、參與教育的需要,取得家長對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理解、支持與配合,才能真正提高幼兒園文明禮儀教育的質量和成效。
④學校老師的禮儀教育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規定,要向幼兒進行道德教育,培養他們團結友愛、誠實、勇敢、不怕困難、有禮貌等優良品德,文明行為。將幼兒禮儀教育列入幼兒教育活動之中,注重將禮儀教育滲透在健康、社會、語言、藝術等領域之中,使幼兒時時刻刻受到良好行為習慣的熏陶,從而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⑤提高幼兒自信心,培養幼兒主動學習能力
自信心對幼兒來說,很重要。家長和老師要給予幼兒更多的激勵,比如,在上學期間,老師可讓幼兒輪流值日,在園區門口微笑迎接老師和同學,從而充分提高幼兒自信心和積極性,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對幼兒做的好的事情給予一定的獎勵,以提升幼兒學習積極性,培養起自主學習能力。
⑥因人施教
目前幼兒園的孩子大部分是獨生子女,一定程度上具有不良個性品質,如自私、愛發脾氣、任性固執、聽不得批評等等。因此,對獨生子女幼兒一定要因材施教,要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對性格較怯懦的,以培養勇敢品質為主;對個性霸道的,以培養寬容、和諧與人為善的個性為主;對逆反個性較強的,采取綜合訓練的方式,對其進行不良個性的矯正訓練為主等等。每個幼兒的家庭教育影響的環境和方式不同,就要采取有效的方法進行有的放矢地教育。
五、結語
綜合所述,在幼兒教學中滲透禮儀教育十分必要,它不僅可以培養幼兒的生活常識,提高幼兒的道德修養,促進幼兒審美能力的提升,幫助幼兒學會交流與生存,還可以傳承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對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也具有不可磨滅的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陳幗眉.學前兒童發展與教育評價手冊.北師大出版社。(1994年)
[2]孫云曉、鄒泓主編的《良好習慣締造健康人格》,北京出版社。(2006年)
(作者單位:廣西北海市海城區第二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