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與社會的發展,當今人類社會正步入知識經濟時代。此時,新的科學發現,新的技術突破以及重大集成創新不斷涌現。學科的交叉融合進一步發展,科學技術不斷創新,科學傳播,技術轉移和產業化速度越來越快。科學技術在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程中發揮了更加明顯的基礎性和帶動性作用。創新是當今世界都在關注的問題,大學也對學生開展了不同類型和層面的創新教育。圖書館是學生乃至社會人必要去的生活場所,因此高校圖書館在技術管理上就要更加不斷創新,滿足更多人的需求。此論文,從我國高校圖書館管理的現狀出發,管理理念,規則到管理手段,方法都進行了探討,及技術管理創新的方法機構想。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管理;技術創新管理
高校圖書館管理擔負著為教學和科研服務的重要任務,它是一個高等學校的心臟。高校圖書館對文化的創新起到了一個基礎性的作用。從古代的藏書樓到今天高校圖書館,不論是歷史和當代文化的收藏,毫無疑問,它扮演了傳承文化的特色。北大圖書館是中國第一個圖書館。它繼承了國子監藏書閣,京師大學堂藏書館正式成立于1902年,比中國最大的圖書館早九年成立。是亞洲最大的高校圖書館。藏書約629萬冊,可以認為高校圖書館的產生,滿足了人類傳承文化的需要。
一、我國高校圖書館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圖書館管理體系不完善
1.許多高校的圖書館基礎設施比較差,這樣就會導致管理員會投入更多的精力和關注在購置基礎設施上,而無心管理。影響管理員的職能發揮。
2.人員管理缺乏競爭機制意識。圖書館管理屬于學校的行政部門,由于學校領導對于學校圖書館的管理意識比較淡薄,導致學校圖書館管理體系不完善,甚至有的學校認為圖書館是可有可無的教學設施,沒有將圖書館作為學校的一種文化來看待。忽略了圖書館的體系建設。
3.學校圖書館管理人員的短缺導致學校各方面都在發展,唯獨圖書館卻停滯不前,無法滿足圖書館在管理方面的需求。導致學校的圖書擺放雜亂無章,體系紊亂。大部分圖書館管理人員缺乏對管理分類及編輯整理的能力。
(二)高校圖書館管理封閉,做不到真的文化傳播
1.做不到資源共享。高校的圖書館只限本校的學生和教職工使用,使許多珍貴的圖書資源閑置浪費,許多圖書無人問津。
2.高校的圖書館不對外開放。社會大眾的需求日益增長,但相較于高校的圖書館資源,公共圖書館的規模,藏書量和專業性也局地不前。使得民眾的需求難以滿足。除了北京大學等極少數的高校對外開放,其他基本都是封閉管理。
(三)高校圖書館變成“大型自習室”
“無事不去圖書館,去則自習做作業”,似乎是不少大學生對待圖書館的態度。圖書館是搜集,整理,收藏圖書資料供人閱讀,參考的地方。但如今,圖書館在很多大學生心目中就是“大型自習室”其原有的功能漸漸的被遺忘。尤其是在考試季,圖書館的座位根本不會輕易坐到。于是出現了形形色色占座位的方式方法,書籍越來越豐富,但來看書的人卻越來越少,也許圖書館變成自習室有其必然的邏輯。而這個傳統的走向,對圖書館原本嚴肅,安靜,悠閑的狀態有著嚴重的影響。使圖書館的秩序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二、高校圖書館技術創新管理的思路
技術創新管理是對技術創新過程中的全程管理,從技術起源到技術實現過程中的資源配置及其組織與管理。玖.笛德認為,技術創新管理不但包括改善生產和研發效率,而且包括改善技術開發的有效性,即能否將技術成功轉化為產品和服務。
(一)強調高校圖書館管理的體系
1.注重管理員的培訓,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圖書館會迎來更超前的發展,圖書館管理員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響圖書館的發展。
2.激勵圖書館管理員有一定的競爭意識,通過體系制度的改變,激發員工的工作潛能,使他們具有一定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3.面向為高校畢業生,引進管理人才,從根本上解決創新與發展。
(二)強調創新是通過技術努力實現的
美國科學基金會認為:“技術是指擴展人類能力的任何工具或者技能,包括有形的裝備和無形的工作方法”。高校圖書館應該對外開放,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硬技術(有形的工具裝備)”要過硬。圖書館應讓基礎設施更完備,從而達到技術創新管理的目的。“軟技術(無形的技能與方法,組織活動與管理知識)”必須要達到一定的水平。開放圖書館,使民眾的需求達到滿足,但在進入高校圖書館閱讀、參考之前,應該有一個嚴格的培訓,使素質達到可以共享高校圖書館資源的一個水平。閱讀者也要對自己有一個嚴格的管理。例如,最簡單的不喧鬧,保護基礎設施,愛護圖書等。
(三)根本創新是指技術上有重大突破的技術創新,往往與科學的重大發現有至關重要的聯系
這種創新是非聯系的,有可能對產業的結構產生重大影響甚至創造出一個新的時代。例如,信息技術開創的信息時代,使遠程研究開發,遠程教育,遠程醫療診斷,遠程控制等成為現實。
1.在圖書館管理中使用技術創新,例如華北電大、湖南商學院等高校使用微信來占座位,使的圖書館內的秩序有條不紊的進行。微信座位管理系統就是一個技術創新的結果。
2.還有一種完備的“智能借還書系統”。蘭州理工大也在不久前宣布,2018年2月26日起,蘭理工本部首先啟用“智能圖書借還系統”。該系統采用先進的無線射頻識別技術,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圖書上RFID電子標簽,從而進行信息管理,達到技術創新管理目的。
高校圖書館是大學生傳承文化的起點在科教興國的今天的今天,高校圖書館也應盡到社會責任和公共責任。也應以先進的理念和技術來創新管理和發展,但對傳統的管理文化,也應“取其精華,去其糟泊”。
參考文獻
[1]吳貴生.技術創新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年7月.
[2]王飛躍.新信息技術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創新的思考[J].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2016(06).
作者簡介:
李榮艷(1973—)女,漢族,云南麗江人,大學本科學歷,現為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圖書館管理員。
(作者單位: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