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堅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體育與健康學院
體育課程作為高校課程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基于課程自身特殊性一直以來在高校教學當中都是一個獨特的存在,其不僅要如其它課程一樣需要向學生傳授一定的體育運動知識、技能,更需要承擔起培養學生良好生活、運動習慣的目的,以此來實現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培養。這不僅是當今素質教育改革的重要要求,更是符合了當下學生多元化的學習需求。但就現實情況來看,在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下,高校體育教學始終無法與其它主要科目課程站在同等的位置,無論是在課程教育資源、課程設置、時間安排等方面都與主要科目存在較大的差距。這不僅嚴重影響了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目標的實現,更阻礙了學生全面綜合素質的有效培養。為此,作為一名高校體育教育工作者來講,面對此種情況,我們有必要從自身工作實際出發,來努力探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之道。
在歷次教學改革的影響下,目前體育教學在高校當中的重視程度有所加深,大多數高校教學管理者以及各專業教師、學生已經認識到了體育教學的意義所在,開始著手對本校的體育教學工作予以完善。但受長期以來高校體育教學工作懈怠的影響,使得現階段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工作進展速度十分緩慢,在實踐環節更是屢屢受困。具體來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工作目前遇到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受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影響,現階段高校體育教學硬件設施不足。尤其是個別辦學條件較差的學校仍未建設成大型專業化的室內體育運動場館,學生只能夠在條件有限的室外運動場地進行體育鍛煉和教學。同時,有限的體育運動器材、設施、用具等更是無法同時滿足大量學生體育學習需求,導致學生難以收獲良好的體育學習體驗感,抑制了學生體育學習熱情的激發;第二,體育教師整體素質水平有待提升。在長時期傳統教育理念的導向下,無論是高校教育管理者、教師還是學生都將關注的目光放在了其他課程的學習上,體育作為一門副科,高校自然也松散了對其的管理工作。這不僅增加了體育教師職業倦怠感的產生,更嚴重抑制了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使得各種先進的體育教學理念、教學模式等難以在高校中得到有效的開展,不利于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目標的實現。
體育教育相較于其他課程的一個重要差別之處就在于,體育教學是一項作用深遠的長時期教育活動。其重要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學會某項體育運動知識掌握體育運動技能,更重要的是希望借助對體育運動教育活動的開展來實現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培育的目的,以此來緩解學生繁重的課業壓力,使學生的身體機能能夠得到全面的提升。為此,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實施首先需要我們明確終身體育教學理念的核心思想內涵,將對于學生身體素質的培育放在首要位置對待,使學生在終身體育教學理念的指引下,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真正的促使體育健身成為學生生活、學習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針對高校體育硬件教學設施不完善的情況,高校應在教育主管部門的幫扶作用下,加大教育教學資源對于體育教學工作的傾斜力度,為高校體育教學設施的建設提供專項建設基金并抽調專業的設計人員來輔助高校的體育場館設計工作。以此來結合學生的喜好以及高校體育教學特點來有針對性的引入充足的體育運動器材、設施,并盡快建成功能完備的大型體育場館,為多樣化體育運動活動的開展提供環境保障。此外,針對當前教育現代化發展的重要形式,高校也應為體育課程教學工作提供必要的多媒體教室,以此來借助多媒體的媒體演示功能來有效彌補傳統體育課堂教學的不足之處,將體育教學的魅力所在充分的展現在學生面前。
教師是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工作的重要組織者和實施者,其自身綜合素質水平將對教學改革工作的開展產生直接影響。為此,高校針對體育教師師資隊伍綜合素質不高的情況要加大培訓力度,不斷提升體育教師師資隊伍綜合素質水平。一方面,要提升體育教師薪資待遇水平,并為其提供充分的晉升機會,以此來激發體育教師的工作熱情,降低亦或是消除職業倦怠對教師工作的影響。另一方面,要組織專業體育人士以及教育界專家為體育教師開展體育運動、體育教學等方面的相關知識、技能培訓,提升體育教師的業務水平。為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目標的實現奠定充足的人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