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孜帕·孜牙特(新疆廣播影視譯制中心,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4)
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地區,民族間的相互交流與融合,使新疆呈現出多民族、多語種、多宗教的多元文化形態。在13個世居民族中,除了漢族、回族、滿族和達斡爾族使用漢語言外,其他9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本民族語言,這使得新疆的文化呈現出異常的多樣性。加之新疆等多民族地區漢語普及率較低,給各民族文化交流和溝通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民語影視譯制業發展已有50多年。從最初和上海電影制片廠聯合譯制到完全獨立譯制;從剛開始的一年只能譯制幾部片子到如今每年譯制70多部電影,20多部科教片,千余集電視劇,并實現了電視節目的同步譯播;近兩年,特別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后,我區民語影視譯制事業有了更長足的發展,果實豐碩。現在,無論年譯制數量還是質量都名列全國11家省級民語譯制機構的前茅。
新疆民語影視譯制的開始可追溯到1958年3月,國家文化部決定由上海電影制片廠和正在籌備中的新疆電影制片廠聯合進行故事片的維吾爾語譯制工作。1958年到2005年,天山電影制片廠譯制電影2000多部。此后,我區在1958年成立了第一家維吾爾語電視劇譯制機構和第一家哈薩克語電視劇譯制機構。到上世紀90年代后,新疆各地廣電部門成立影視譯制機構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先后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喀什、和田、阿克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魯木齊等地建立起了影視譯制部門,主要為當地電視臺提供譯制片,年譯制量從建立初期的十幾集增加到幾百集。
為了做大做強新疆少數民族語言影視劇的譯制,努力滿足全疆少數民族觀眾的需求,2005年,在中央的全力支持下,新疆電視臺原影視劇譯制中心與天山電影制片廠影視劇譯制部合并成立新疆廣播影視譯制中心。并由政府投資2800多萬元,建成新疆廣播影視譯制中心大樓,譯制中心內配備了國內一流的網絡化譯制生產工作設備。其中,正在使用的“網絡化影視譯制系統”是全國第一大影視音頻制作網,其規模和技術含量為全國之最,備受各省級電視臺同行們的關注。新疆廣播影視譯制中心的成立形成了我區以自治區廣播影視譯制中心為龍頭,地州市譯制機構為兩翼的譯制生產新格局。我區民語影視年譯制生產量也達到了2500集以上。同時,國家廣電總局在2005年啟動了“千集捐贈電視劇”工程后,有效緩解了我區民語影視劇譯制片源緊缺的困難。這些都進一步加快了我區民語影視譯制工作前進的步伐。
2007年3月,新疆電視臺首次與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并機直接譯播了全國兩會的報道,實現了維吾爾語同步直接譯播。此后,全國及自治區的大型會議、活動的宣傳報道中維吾爾語、哈薩克語與漢語頻道同步直接譯播成了常態化。如今,新疆電視臺的維吾爾語、哈薩克語《新聞聯播》的譯播只比中央電視臺晚兩個小時,《焦點訪談》《國際時訊》《世界周刊》《人與自然》《致富而經》和新疆電視臺的專題欄目《絲路·發現》等六檔新聞和專題類欄目也基本能實現次日譯播。據統計,2012年,我區全年用維吾爾語、哈薩克語平均日譯播節目達256分鐘。
2012年5月,新疆電視臺開始以柯爾克孜語譯制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和《新疆新聞聯播》。同步譯播的節目極大地滿足了少數民族觀眾在第一時間收看重大新聞的需求,并有效地推進了中央及我區整體宣傳報道工作,受到了廣大觀眾的認可。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以來,19個援疆省市對我區各影視譯制機構提供了人力、物力、財力上的幫助。2010年,國家廣電總局將無償捐贈的電視劇數量從1000集增加到2000集,動畫片從1.2萬分鐘增加到3.6萬分鐘。我區民語影視譯制工作從數量到質量都有了一個質的飛躍。
電視由于文化形象視覺語言的特殊性,是人民群眾最喜聞樂見的文化娛樂產品。影視劇譯制作品是民族群眾獲取信息、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了解世界的一扇窗口,是宣傳黨的民族惠民政策、傳承弘揚民族文化的平臺,是各民族群眾之間情感溝通的橋梁。因此譯制少數民族語言影視節目對促進國家統一、維護民族團結、保證地方穩定,推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文化繁榮,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十分深遠的社會意義。
2017年新疆影視的發展又有新的突破,創造了一批主題鮮明、制作精良,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影視作品。截止到2017年底 ,全疆上報備案電影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307%,審查完成6部電影;上報備案的電視劇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373%,拍攝完成電視劇3部共128集。影視劇與社會主旋律貼得更近,都是在講述當下新疆的發展與各項惠民政策帶來的巨變,展現新疆各族人民的真實生活,將陽光勵志、積極向上的故事搬上了熒幕,內容很吸引觀眾。
新疆影視劇的譯制是吸收外界文化的重要途徑和族際文化傳播的一種重要載體,對一個地區的文化氛圍和社會秩序有著潛在的影響。新疆各族影視工作者以現代文化為引領,緊扣時代脈搏,以昂揚的精神狀態,飽滿的創作激情,創作出了一批具有鮮明時代氣息、地域特色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優秀影視劇作品,綜合來看,這些影視劇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主題是圍繞自治區中心工作開展的,弘揚主旋律、倡導主流價值、培育社會正能量,內容幾乎都是積極向上,團結友愛,讓觀眾內心受到鼓舞的美好故事。
參考文獻:
[1]蔣雪嬌.新疆少數民族語言影視譯制業現狀及發展研究[J].中國語言文字,2011.
[2]楊婧.新疆本土影視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哲學與人文科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