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景德鎮市演藝有限公司,江西 景德鎮 333000)
引言:舞蹈是借助肢體動作展示的一種藝術,俗話說藝術源自生活,舞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當時的人類過著平凡樸實的日子,只有夜晚的篝火晚會是唯一的休閑時光。于是面對白天打獵得到的山珍海味,人們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自然而然地通過舞蹈流露。所以舞蹈和情感應該是相輔相成的,舞蹈承載著情感,情感又使舞蹈升華。只有對舞蹈所要表達的情感感同身受的舞者才能將舞蹈表現得淋漓盡致,給人一種回味無窮的感覺。反之如果只是揮動四肢,即便舞者柔韌度與協調性再好,觀眾也只是走馬觀花不會留下任何印象。
再高難度的舞蹈只要具備勇往直前的決心和艱苦奮斗的毅力總能完成,正因如此舞者技術的區別主要在于是否能把舞蹈中飽含的情感脈絡梳理清晰并向觀眾完整表達。古往今來真正能夠千古流芳的舞蹈作品背后毫無疑問都隱藏著一個或凄美悲涼或如夢似幻的故事,例如天鵝湖的靈感就來自公主和王子的童話故事,最后的結局也是美滿幸福的,這樣的情節是人們喜聞樂見的,更是多數人熱切期盼和向往的,因而才會讓許多人的贊不絕口。雖然舞者可能未曾經歷過如此精彩絕倫的愛情,但只要能觀察入微,不斷發現日常中動人心弦的細節,并將那份感動融入表演過程中,如同在輕言細語地訴說親身經歷,分享喜悅,如此一來反而會比童話更加真實。綜上所述,舞蹈需要舞者積累充足的人生體驗以及扎實的功底,兩者缺一不可。同時表演期間的一舉一動處理的越細致,情感表現就會越豐富、細膩,觀眾就越能對舞者的情感感同身受,進而得到最佳的表演效果。
觀眾結合夸張的表情和相應的動作就能營造出舞蹈整體的情感基調。假如在悲痛欲絕的氣氛下配合歡快愉悅的表情也許會很滑稽,柔美的舞蹈搭配上剛強有力的姿勢更是顯得僵硬。炯炯有神的眼睛也能傳達擔憂、憤怒、激動等情感,進一步加深觀眾的代入感,這也能證明舞者對舞蹈的衷愛并且正處于全神貫注投入其中的最佳狀態。這些都是為舞蹈增色的重點,但要做到并不容易,最基礎的是必須經過無數次的反復練習把舞蹈動作爛熟于心,在表演前整理好思緒,拋開一切煩惱和雜念,醞釀好情感。如此一來表演時便可以下意識地完成動作同時舞蹈背景也能在腦海中盤旋回蕩。
舞蹈作為一門藝術,應當具備創新性和多樣性等特點,而且編舞者與舞者的經歷總歸大同小異,不可能如出一轍。因此舞者在訓練時一旦有新的感悟或啟示要當機立斷地記錄下來,絕對不能一味地循規蹈矩,畢竟巧奪天工的舞蹈一定會被眾多舞蹈家相繼選擇,一成不變的舞蹈姿勢會讓觀眾產生厭倦。舞者應在原有的舞蹈中灌輸獨屬自己的理解和觀念,讓舞蹈符合演繹者的個性和思維邏輯。設想在沉重絕望的舞蹈結尾增添一個堅韌不屈、重新振作的劇情,既可以讓觀眾耳目一新,又成功地鼓勵愁眉不展的人們發奮圖強,傳播正能量,提高思想境界,舞者表演起來也更加駕輕就熟。
如果每次都能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舞蹈類型自然是再好不過,但有時一些像民族舞這樣特殊的舞種也是不可避免的。對于這些完全不熟悉的舞種,舞者必須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萬不可得過且過。因為這些舞蹈由本地族人開創,其中往往會存在只有他們才能領略透徹的舞蹈特色,而這些傳統習俗恰恰是展現民族風格的關鍵因素。譬如云南傣族獨有的孔雀舞,無處不彰顯著傣族人對孔雀滿滿的喜愛。舞者必然要近距離觀測調查過孔雀的習性,才能真正掌握孔雀的形態特征,甚至還應在當地臨時居住,了解孔雀的相關傳說,接受文化氣息的熏陶,從而把孔雀模仿得活靈活現。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倘若不曾身體力行,江南的溫柔似水是豁達豪爽的東北人永遠難以企及的,反之亦然。
舞蹈好比一部影視作品,只有場景是單調乏味的,堅貞不渝的愛情、偉大無私的親情乃至天下為家的愛國情懷才是讓觀眾回味無窮、津津樂道的話題。總之情感和舞蹈與人的血肉一樣是密不可分的。為了讓真情實感感化更多人,使他們的精神世界更加五彩繽紛,舞者必須做好打持久戰的思想覺悟,不斷豐富人生履歷,改進舞蹈技能,培養較強的心理素質,為提升專業素養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