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云偉 朱子璇

中圖分類號:G82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8)02-024-01
摘要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和數理統計法,對青島市大學生的體育意識進行調查、研究與分析,了解青島市大學生在體育意識與體育行為等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及產生的原因,并對相關人員與部門提出了相應的建議,為促進當前大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提供參考。
關鍵詞 馬拉松賽事 大學生 體育意識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252位青島市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進行了青島市大學生體育意識的調查研究。
(二)研究萬法
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及數理統計法。
二、結果與分析
(一)青島市大學生對開展馬拉松賽事的態度
在“您認為參加馬拉松賽事活動有助于您的健康嗎”的調查中,選擇“非常有益”的有148人,占58.73%;選擇“少許”的有84人,占33.33%;;選擇“沒有”的有13人,占5.16%;選擇“有害”的有7人,占2.78%。可知,青島市大學生對馬拉松跑這種鍛煉方式的認可程度較高。多數青島市大學生認為參加馬拉松賽事活動有助于自身的健康。
(二)青島市大學生參與馬拉松賽事的運動動機
在調查的樣本中,選擇“趨于從眾心理,同親朋好友一塊感受體驗馬拉松跑氣氛”的3人;選擇“為不斷的挑戰自我,堅持完賽”的8人;選擇“檢驗訓練成果,為以后的跑步計劃作出更合理的改善”的3人;選擇“為超越自我,不斷創造個人最好成績”的4人;選擇“為在朋友圈證實自己”的1人。部分人受從眾心理的影響參加了馬拉松運動,并沒有明確的參賽目的,這是不值得提倡的。此外,男生參加馬拉松運動的主要目的是釋放壓力、健身與提高耐力,女生參加馬拉松運動的主要目的是健身。可見,由于男女之間生理和心理存在較大差異,因此雙方參與馬拉松運動的動機也不相同。
(三)馬拉松賽事的開展對青島市大學生體育參與的影響
對某一種體育運動的參與可以通過參觀和參加兩個途徑加以實現。在對“您參加或觀看馬拉松賽事后今后是否會參與到馬拉松賽事中”的調查中,63人認為參加或觀看馬拉松賽事后會參與到馬拉松賽事之中,24人認為不會參與到馬拉松賽事之中。72.41%的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愿意參與到馬拉松運動當中,可以看出,大家對馬拉松賽事的開展表現出積極態度,青島國際馬拉松的開展對青島市大學生產生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四)限制青島市大學生參與馬拉松等體育鍛煉的因素
在調查“限制您參與馬拉松等體育鍛煉的原因有哪些”時,選擇“學習負擔重”的有87人,選擇“上網或看電視劇”的有107人,選擇“沒有動力”的有111人,這幾項占比較高,是限制參加馬拉松運動的主要因素。選擇“學校體育場地設施缺乏”的有61人,校園文化建設和校園體育設施的不健全,致使部分高校學校場地設施缺乏,不能夠滿足學生的要求,也是影響高校學生體育意識的重要因素。
(五)青島市大學生對自身體育意識的認知程度
自身體育意識可以通過個人對自己身心健康狀況以及與體育關系的認知、情感和意向表現出來。在調查的樣本中,對馬拉松賽事的相關知識(基本狀況)有34人“十分了解”,139人“一般了解”,68人“不甚了解”,11人“完全不了解”。可見,青島市大學生對馬拉松賽事的認知程度還有待進一步的提高。雖然多數人贊同馬拉松跑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受諸多因素影響并沒有參與到馬拉松賽事中,表明意識和行動之間仍存在較大的差距。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馬拉松賽事的開展引起了多數青島市大學生的關注,促使多數大學生增加了自己的體育鍛煉時間,這種鍛煉方式被多數大學生接受,認為馬拉松跑是好的鍛煉方式。多數青島市大學生支持開展馬拉松賽事,并且表示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會參加到馬拉松運動當中。
2.就青島市大學生而言,雖然很多人有體育鍛煉的意識,但在實際行動中,并沒有很好的執行,意識與行動之間仍存在較大差距。因此,馬拉松賽事在青島市大學生中的參與度依舊較低,青島市大學生的體育意識還有待進一步的提高。
(二)建議
1.相關人員及部門應加強對大學生體育意識的引導,大學生應不斷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自身的體育意識水平,逐步形成終身鍛煉的體育意識。
2.努力實現高校體育設施建設與強化體育文化氛圍并存,解決不斷增長的體育文化需求與體育設施設備相對落后的基本矛盾,促進學校體育文化氛圍的建設,從而適應當代社會對體育鍛煉提出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