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宏觀上分析了信息技術在國內外發現歷程,提出信息技術背景下,智慧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實際運用和產生的效果。并且提出只有大學英語教學的不斷創新,并且符合學生學習發展規律的教學,才是未來英語教學的趨勢。
【關鍵詞】信息技術;大學英語;智慧教學模式
【作者簡介】黃嵐,湖南農業大學 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計算機輔助翻譯、翻譯理論研究、英語教學。
【基金項目】本研究為2015年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教改課題“中國文化輸出為驅動力的大學英語混合式學習模式研究”(項目編號:DB2015010)。
前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創新。對傳統教學模式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為現代教師提出新的課題。2007年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以及2014年啟動的《大學英語教學指南》(征求意見稿)明確指出:“大學英語應大力推進最新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融合……使學生朝著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和個性化方向發展。”教育部官網2018年4月發布了《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計劃》提出,推動終身中在線學習,鼓勵發展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智能化學習平臺,提供豐富的個性化學習資源,創新服務供給模式,實現終身教育定制化。從近年來的全國的信息化技術教學比賽的得獎作品來看,教學越來越多地利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VR和人工智能的模式參與到課堂的教育當中。
一、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發展歷史
國外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特別是在語言教學方面的應用,是遠遠早于中國的。通過搜索CNKI,大量的文獻關于國外信息技術教育培訓的發展方面的研究。在一些發到國家(美國、英國、日本),教師要接受信息教育技術與應用的培訓,以加強教師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能力以及信息花教學設計的能力。國外先進的教學理念——翻轉課堂、幕課等迅速成為了中國教育界的熱點,也稱為目前高校大學教學改革的一個新發展趨勢。在這樣的趨勢下,信息技術的發展又注入了新的研究的動力和方向。那么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Warschauer&Kern;(2000)提出“基于網絡的語言學習”,涉及了交際與合作學習;Kern, Ware&Warschauer;(2004: 243-260)提出了“又一波在線學習”等。
二、智慧教學理念的在國內的發展趨勢
2017外研社的教學大賽首次把“智慧教學”的理念融入到大學英語的教學當中,“智慧教學”對一線教師的挑戰不僅限于創意和表現力,更需要與時俱進,熟練運用計算機技術進行教學設計和數據分析,有效提升課堂效果、提升學習質量。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也對此提出了很多重要性的研究課題。比如許宏晨教授,他探討了“‘互聯網+時代下教師專業發展的新內涵”、“在線教師教育實踐:收獲、思考與建議”、“一線教師如何提升數據素養與科研能力”。許宏晨教授認為,參與在線課程能帶給教師深層次的收獲。“這是一種機會與挑戰并存的分享,能促進思維間的相互碰撞。”他同時就教師科研數據收集和分析方法進行了講解:“在大數據信息化時代,教師要能夠充分利用數據,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最重要的信息,進而提出自己創造性的研究問題,進行分析并得出結論。在分析數據時,一定要注意數據的可靠性和時效性。”2017年10月28日外研社講舉辦“高效外語課題的智慧教學設計研究班”由中國英語教育著名研究學者文秋芳教授講授。足以見證,智慧教學設計,以及成為了大學英語教授的研究的一大方向。2018年《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中提出高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分三步走的發展目標。其中,特別強調建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創新體系和布局。加強理論研究,并且培養科技創新人才和提高人才質量。
三、智慧教學理念在大學英語教育中的實際運用
智慧教學理念是將語言學習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建立可視化、可聽化、協作化、互動化的大學英語智慧教學。近年來,微課和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更為靈活的教學模式,是將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移動式學習、多模態混合式學習為一體的全新模式。外語人才的培養模式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外研社在今年的全國英語讀寫大賽中,運用了人工智能、大數據、移動終端等方式,使得大賽的比賽模式,能有效的幫助到選手參與比賽,并且獲得線上指導交流的機會。越來越多的外語智慧教學訓練系統的更新換代,讓英語學習模式不再單一,而順應時代的需求。
四、存在的問題
面對技術對教學帶來的沖擊,我們也要清晰的認識到,技術對教育的改革是必然,但全面的革新還是一個長久的過程。由于硬件和軟件方面的差異,對有些地區的學校來說,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在比如對師資的要求,這也需要一個長期的培訓的過程。所以,面對新技術的帶來的影響,我們要時刻準備好,同時也要循序漸進,這樣改革才能順利進行。
五、結語
面對線上與線下、虛擬與現實、課內與課外等“智慧教學”手段的幫助。高校外語教師將如何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智慧教學。這對于高校外語教師都是全新的挑戰和急需面對的現實問題。只有把新技術和教學理念有效地結合,開發適合與新信息技術的教學結構、合理而科學的評價標準、才能最終實現優化的課堂和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Z].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