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思維導圖轉變了教師的角色,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中;其次,思維導圖培養了學生的閱讀技巧,增強了學生對知識的組織和概括能力,對于提升學生在聽說讀寫等綜合英語能力方面都有重要的影響。
【關鍵詞】思維導圖;閱讀課;實例設計
【作者簡介】顧艷,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第一初級中學。
在英語閱讀課堂上普遍存在著教師主導整個課堂,學生被動地接受閱讀材料的現象,教師在閱讀課上過度重視語言點的講解,甚至很多英語教師普遍熱衷于幫助學生整理系統的語法規則,期待幫助學生建立比較牢固的知識體系,而忽視了對語篇章結構的分析與解讀以及文章本身所表達的文化背景與情感體驗。
筆者從思維導圖出發,就思維導圖在初中九年級的一節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進行實踐。本人設計的一節課選自牛津初中英語9A Unit4中的閱讀課文 The shortest boy in the NBA。該文主要介紹Spud如何克服困難一步步進入NBA的過程,通過理解文章,學會描述某個人的一生同時學習他永不放棄的精神。學生對于NBA有些了解,尤其這個話題對男生有一定的吸引力,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但是學生不會把思維導圖運用到當前的閱讀中來,缺乏閱讀技巧,這就需要教師給學生搭建支架,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討論在課堂上一起繪制閱讀思維導圖,以此來提高閱讀能力。
一、閱讀前思維導圖的構建
閱讀之前讓學生猜測文章的大意,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針對這篇文章教師首先利用PPT呈現Spud Webb和其他一些籃球隊員的照片,強烈的身高對比讓學生直觀感受the shortest player, 讓學生展開討論,將學生猜測的內容繪制成思維導圖。
這一活動通過頭腦風暴的方法列舉猜測的結果,培養學生對新知識的預測,教師在導入過程中創設的情境自然真實,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又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課中思維導圖的交流
給學生5分鐘時間通讀文章,回答以下問題完成思維導圖。
1)When was Spud Webb born?
2)What was his big dream?
3)What does he look like?
4)When did he become an NBA player?
5)What was his proudest moment?
帶著問題來快速的閱讀文章,并利用思維導圖來記錄文章的重點內容,能迅速了解文章大意,鍛煉學生的略讀水平。
看似散亂的文本信息內部,必有一定的邏輯聯系。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結構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等,從而達到對文章的整體把握。
三、尋讀
通過尋讀找到Junior high、Senior high、Junior college、After graduating 這四個不同時期有助于學生進一步了解文章結構,并告知學生描寫一個人物時可以按照時間的順序來寫。
四、精讀文章完成圖表中缺少的信息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以上準備的圖表進行閱讀,逐步進入閱讀內容更深的層次,精讀課文,了解論據部分的主要事實和細節,可以讓學生劃下細節中的每一句的關鍵詞或線索詞。然后抽出來放到思維導圖中合適的位置中,完成思維導圖的剩余部分或自行擴充和完善思維導圖,從而了解學生對于主要事實和細節的掌握情況,促使學生從字里行間把握每部分的主要事實和細節,建構自己的知識框架,培養學生獨立、主動獲取主要信息、歸納信息的能力。
五、復述課文
復述課文是學習英語的有效途徑,許多教師課后都會布置學生背誦課文,卻不曾教授方法,思維導圖就能解決這個問題,在學完課文之后,把制作的思維導圖繪制出來,就能引導學生復述課文,根據思維導圖提供的信息,按照不同層次的信息,有條理地復述課文,促使其內化知識,并構建自己的知識網絡,讓學生輕松地記住一篇復雜的文章,從而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把預測、略讀、細讀、復述等相關活動按其特點和目的穿插到思維導圖不同層次中,使學習者看到主題與段落、大意與細節,表達與情感,詞句與語境之間的關系,并能夠從彼此聯系中同化,吸收當前新知識,從而促進新知識與現有知識結構的整合過程,實現新知識的內化意義構建。
筆者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證明思維導圖對學生的閱讀學習有很大的幫助,通過思維導圖的運用促使學生不斷與文本對話,學會歸納和分析文本信息,篩選和主題相關的重要信息,從而鍛煉他們的觀察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為學生今后自主學習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裴光剛.思維導圖和外語教學[J].山東外語教學,2007(2).
[2]張丹.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05.
[3]張茹.利用思維導圖培養學生理解力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