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娟
【摘 要】人文情懷,是一個民族的文化基因,與一個民族的文化傳承以及文化歸屬感有著緊密的關系,因此對學生應該從小抓起,在小學語文閱讀教育中,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情懷。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人文情懷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9.120
閱讀能夠提升一個人整體的素質以及氣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書中,人們不用耗費大量的時間以及精力,便可以較為輕松地學習到前人的經(jīng)驗。小學語文教育,不僅要教會學生基礎的知識,比如認字寫字等等,還要教會學生閱讀,讓學生愛上閱讀,提升其人文情懷,而針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如何提升學生的人文情懷,本人提出以下幾點看法,僅供參考。
一、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
閱讀,能影響一個人的思想。通過閱讀,學生會吸收書籍中的思想,從一個人的行為中,便能夠折射出他所閱讀的書籍。閱讀,不像干巴巴地說教,它富有哲理性以及趣味性,它有豐富的形式以及內(nèi)涵,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一旦陷入閱讀這個世界當中,便無法自拔,可是目前卻有許多的人沒有認真地閱讀過幾本書,甚至是一本都沒有閱讀過。所以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以改變整個社會對閱讀的不重視,開啟全民閱讀模式,根據(jù)學生的興趣以及喜好,投其所好,進而培養(yǎng)其對閱讀的喜愛。
(一)全民閱讀
小學時期,是一個人思想、習慣、興趣塑造的過程。在這個時期中,小孩子喜歡模仿成人的行為,如果周圍環(huán)境很好,小孩子受到了良好的環(huán)境影響以及教育,那么這對于他今后的道路是十分有幫助的。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的過程中,老師以及家長應該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一個榜樣,不要對孩子要求嚴格,但對自己的要求卻很松,如果家長和老師能夠自己養(yǎng)成愛閱讀的好習慣,帶動整個社會的閱讀風氣,那么孩子在耳濡目染下也會愛上閱讀的。我想這就是為什么以色列的人均年閱讀量能夠達到64本的原因,因為他們注重社會風氣對小孩子的影響,注重培養(yǎng)小孩子的閱讀興趣,讓他們知道書是甜的。因此,在全民閱讀的模式下,在社會帶動的情況下,小孩子會很快進入閱讀這道大門,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
(二)投其所好
小孩子一般都喜歡閱讀一些有趣的書籍,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在小孩子剛學會認字的時候,就要求其讀一些枯燥但是很有道理的書籍,這樣學生不僅會覺得無趣,還會失去對閱讀的興趣。因此,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喜好,為其推薦一些有趣,同時又適合每個學生的書籍,對于女孩子來說,可以推薦一些溫馨的公主故事,而對于男孩子來說,可以推薦一些講述勇敢主人公的故事,這個要依據(jù)具體情況而定。小學生對于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你不用逼著他,他也會吵著嚷著要學習的,如此就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的好感,達到快樂閱讀的目的。只要讓孩子愛上閱讀,產(chǎn)生對閱讀的興趣,那么在閱讀過程中,書籍會對他的人文情懷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文化傳承
人文情懷,它表現(xiàn)為對一種文化的傳承,認同以及歸屬感,并且對其有文化自信。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想提升學生的人文情懷,就應該注重文化的傳承,在傳承中不斷地創(chuàng)新,不斷地增強文化認同以及歸屬感,提升其文化自信。文化的傳承,它傳承的不僅是前人留下的物質文化遺產(chǎn),還有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是一種文化精神以及基因的遺傳。在文化傳承過程中,我們應該繼承傳統(tǒng)文化中優(yōu)秀的部分,剔除其中與現(xiàn)代不符,糟粕的部分,同時還要進行一定的創(chuàng)新,為傳統(tǒng)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文化傳承,能夠讓學生繼承傳統(tǒng),吸取傳統(tǒng)文化中優(yōu)秀的部分,在其中能夠接受古詩詞的熏陶,欣賞意境美的國畫,感受技藝精湛的傳統(tǒng)工藝以及醫(yī)術等等,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生在的藝術、工藝、文化上的修養(yǎng),提升學生的人文情懷。
三、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
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是衡量一個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一個民族是否團結,是否真正地具有人文情懷,從他們對自己的文化態(tài)度一眼便能看出來。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自身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有了對自身文化的認同感,那么學生的人文情懷才有了寄托的對象,才能將人文情懷給表現(xiàn)出來。有了對自身文化的歸屬感,學生的人文情懷才有了歸屬,有了安放的位置。文化,一旦有了寄托的對象以及安放的位置,那么整個文化就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人文情懷在人們的身上才有了一代一代的累積與提升。
四、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體現(xiàn)的是我們對于自身文化的底氣以及傲氣。人文情懷,不是一種自憐自艾,而是一種富有理想、斗志,充滿和諧的感情,能夠激勵人心以及讓人處世安然。情懷,是對一種事物的向往以及驕傲,因此人文情懷,是對自身文化的喜愛向往以及自豪。當今,有不少學生媚外,認為國外的文化優(yōu)于自身文化,在外國文化面前羞于展現(xiàn)中華文化,這是一種不正常的現(xiàn)狀,是對自身文化長期的壓制以及貶低導致的。我們可以借鑒國外優(yōu)秀文化,但是不能媚外,喪失文化底氣。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應該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自信,提高他們對中國文化的認識以及熱愛。
五、零壓式閱讀
現(xiàn)在的小學閱讀教育,一般都屬于強灌式教育,帶有極大的目的性,那便是應付考試,而閱讀本身就是一件輕松快樂的事情,如果連閱讀都要用考試的方法來測驗,那么這種閱讀是不具備意義的,也不能很大的提升學生的人文情懷。我們要知道思想這個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如果你能夠讓一個人自愿接受,那么其效果要比強迫他接受好一萬倍。目前語文閱讀教育中,學生還沒有認真體會到書中的思想,老師就為其講解,進行摳字眼式教育,并且不管學生喜不喜歡這樣的書籍類型,一律統(tǒng)一規(guī)定閱讀,未統(tǒng)一規(guī)定的書則視為課外書,是不允許在閱讀課堂上閱讀的,這對學生個性化發(fā)展以及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是由很大局限性的。因此在語文閱讀過程中,應該進行零壓式閱讀,教師應該做的便是,讓學生選擇閱讀書籍,在學生閱讀過程中,為學生解答不懂的問題。
閱讀教育,能夠直接關系到學生的人文情懷,而小學閱讀教育,則能為學生一生的人文情懷打下基礎。要想在小學閱讀教育中,提升學生的人文情懷,則需要教師與社會付出很大的努力,不斷培養(yǎng)孩子們的閱讀興趣,注重閱讀中的文化傳承、增強文化認同感與歸屬感、提高文化自信,進行零壓式閱讀教育,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愛上閱讀,自覺接受閱讀的熏陶,體會其中的思想,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yǎng),進而提升其人文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