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長惠
【摘 要】德育教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智育、體育、美育等相互聯系,彼此滲透,密切協調,對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和學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導向、動力和保證作用。而思想政治課是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因此,思想品德課在學校的德育教育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引導著學生更加健康的成長。而要把德育教育落到實處,老師不可以采取“填鴨式”的方式,把道德思想強硬的灌輸給學生,而應該在準備課件時就把德育的內容生動、靈活的融入課堂的知識之中,把德育作為一個教學任務來完成,讓學生重視思想道德的培養。
【關鍵詞】初中課堂 思想品德 德育教育 終身學習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9.164
一、教師要貫穿終身學習,不斷充實自己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作為教師,教書育人是我們的職責,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老師自身更應該注重自身修養。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課堂教學中,都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給學生做出好示范。曾經聽過一個小故事,說的是某校一位教師公開教學時,請幾位學生上臺演板,結果演板結束后幾位同學有一個同樣的動作,將粉筆用力擲進粉筆盒,聽課的老師先是一愣而后發現上課的老師就是這樣的動作。這樣的一個小故事說明,老師自身就應該注意自己的行為習慣是否適當,不要在無形之中給學生帶來不良影響。作為一名初中政治教師,我們在課堂上本來就是教育學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名合格公民,因此更是應該為人師表,許多事情要求學生做到,自己要先做到,只有這樣,教師在學生心中才有威信,教育才有效果,德育才有實效。比如要求學生上課不能遲到,老師自己就更不能遲到,從而引導學生養成遵守紀律的好習慣;要求學生認真聽講,做好筆記,老師自己就要認真備課,全身心投入課堂教學,以自己的熱情和敬業的精神感染學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引導學生參與課堂,認真對待自己的學習任務。
二、以情感人,用情教學
教師要使學生置身于充滿愛的氣氛和富有情感色彩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和熏陶。教師不應做過多的抽象地說教,而是根據教育要求設置教育情境,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為政治教師,上課時必須飽含豐富的情感,讓學生在愛的情境中,受到情感上的陶冶。講課要以情動人,就如演員一樣,進入角色。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學生身邊的事例來進行教育,使他們感到親切,以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當學生與教師的感情產生共鳴時,即就是教育的最好契機。最后,情感的滲透還可以延續到課后,教師應該與學生多交知心朋友,經常與學生交流感情,以掌握學生的思想脈搏,并尋找恰當的機會,結合課文內容,在師生情感交融的情況下對學生進行教育,使知識交流借助情感交流達到應有的效果。
三、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課堂教學中要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讓學生擁有充分表達思想和見解的機會,啟發他們自覺去探討人生和社會的真諦,增強他們的情感體驗。這是使學生學好的前提,更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的基礎。亞里士多德曾說過:思維從疑問開始,常有疑問,才常有思考、常有創新。因此,學生的學習態度、興趣、情緒情感、求知需要、毅力恒心、自信心甚至性格或多或少受到學習方式方法的影響,這是在一定的學習策略指導下培養形成的。而好奇心、求知動機、進取性格、豐富的情感、創新的意向、良好的自我概念和較高的自信心等都是激勵學生學習的動力因素,是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的重要因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訓練,“大處著眼,小處入手”、“潤物細無聲”,并持之以恒。可采用激勵法,如目標激勵、興趣激勵、競爭激勵和榮譽激勵等,采用識別法和排除法,如感情障礙、情緒障礙、思維障礙、語言表達障礙、文化與環境的消極影響等的識別與排除,采用調節法等,培養學生自尊、自信、自控、忍耐、堅毅等品格。
四、充分透析教材,深刻教學
思想品德課教材蘊含了眾多的情感因素,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要以人的發展為根本,合理利用手中的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尊重和發揮人的主體性的前提下,讓學生獨立思考形成結論,主動去求索,使其在教材理論的指導下,用自己親身實踐實現思想品德教學的實效性。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挖掘教材內涵、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內部聯系,使知識結構更加合理,并將它與現實有機結合起來,有效地編寫教學案例,進行思想教育。此外,教師在講解各個知識點的基礎上,還應幫助學生融會貫通,形成知識體系,并且學會理解、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實際問題或用自己所學知識指導自己的實際行動。例如,在探究“人不能選擇父母”一課時,應引導學生認識“父母賦予我們太多,我們要應該孝敬父母”,教師在備課中,分析教材蘊涵的德育情感,以“父母給予我們生命——對我們的愛——孝敬他們”為其內部情感聯系。要把握這種條理清晰的情感思路,引導學生知道怎樣做,這樣有利于學生對觀點的理解及德育意識、德育情感的培養。
總之,思想品德課在學校德育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視,隨著經濟、科技的快速發展,網絡信息化的加強,紛繁復雜的文化社會思潮影響到了青少年學生,已對我國的德育教育發起了嚴峻的挑戰。作為思想品德課教師,針對教育教學中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如何在思想政治課中有效地滲透德育教學,需要我們廣大的思想品德課教師共同研究、探索。
參考文獻
[1]吳建峰《充分發揮思想品德課的德育功能》,《華夏教育》2009年第7期.
[2]王祥麗.發揮思品課德育功能的三個條件[J].政治課教學研究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