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摘? ? 要】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當下,電商企業獲得商機飛速進步,市場競爭氛圍讓供應鏈管理變成企業的核心流程。例如現代零售業,自營物流無法適用于企業發展需求,故從新零售背景下供應鏈角度出發,分析物流配送的最優途徑,對電子商務的發展有利。借助解決物流的困難,提升數據預測能力,加快數字化供應鏈建設體系,通過供應鏈和新零售模式為物流發展提供新契機。
【關鍵詞】新零售? 供應鏈管理? 物流配送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4.007
近期,阿里巴巴旗下天貓“雙11”創造了新的精彩,僅一天時間2135億成交額,10.42億包裹。零售新變革正在賦能商家和企業完成數字化轉型,毫無疑問,數字化轉型過程對傳統供應鏈體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供應鏈必須快速調整方向以滿足快速變化的客戶創新需求,這對靈活性和敏捷性較差的傳統供應鏈體系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在需求預測方面,隨著消費者逐漸“部落化”,新產品的生命周期急劇縮短,導致信息預測、成本控制、庫存控制和生產供應等各方面都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企業線上線下營銷數據難以實現真正共享,更是大大降低了預測的準確度。面對大幅增加的SKU數和訂單頻次,許多企業往往面臨“分析師人手不足、分析深度不夠”的尷尬局面。
在配送成本方面,隨著零售升級,消費者的碎片化需求和極高的時效要求導致“最后一公里”終端配送成為物流中難度最大、成本最高的領域之一。以即時配送領域為例,自2016年起,除了美團、餓了么等外賣企業,盒馬鮮生、超級物種、沃爾瑪、天貓商城等新零售品牌也紛紛啟動即時配送服務。
電商產業在互聯網時代,市場競爭愈發激烈,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不斷涌現企業實施O2O模式,也就是通過互聯網技術讓線上和線下共同發展的新型商業方式,核心內容是通過線下體驗,讓消費者可在網上購買產品,實現互聯網下的實體后置模式。
一、新零售背景下供應鏈管理和物流配送間的聯系
零售新變革對供應鏈的沖擊與挑戰是全方位的,將會拉動供應鏈的各個環節進行根本性的變化。傳統的供應鏈各環節在面對零售新變革的時候都存在明顯的痛點。
目前,消費者需求個性化、多樣化,年輕消費者缺乏耐心,對缺貨容忍度降低,而對物流要求持續提升,傳統的大規模大批量的生產配貨方式逐漸被小批量、高頻率的按訂單生產模式取代;另外,線上電商利潤增長逐漸平緩,電商巨頭紛紛瞄準線下市場,巨資打造各種線下多元化消費場景,加劇了線上線下融合趨勢,送貨上門已經成為普遍要求,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居高不下,這就要求倉庫布局越來越貼近終端消費市場,“前置倉”、“門店倉”紛紛涌現以滿足快速多變的消費者需求。
供應鏈管理在經濟全球化和常態化途徑下,其自身價值越發重要。供應鏈通過這價值鏈為顧客提供需要的產品和服務,同時使用整合模式,讓制造更具有彈性、配送效率更快,提升信息價值。防止片面追求績效,忽視績效存在的不足。在O2O供應鏈管理中,專業物流屬于中間通路流程,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紐帶,通過優化物流配送途徑,可改進供應鏈管理,使其得到發展。在此背景下,物流單位和電商企業應與各級廠商維持友好關系,同時,加強物流功能,從而有效發揮供應鏈效能。
在供應鏈管理中涉及的流程有:資金流、物流、人流、商流和信息流,所有流程的信息均使用電子傳輸,從而降低流通費用和時間。出現的O2O商業模式,帶動物流配送的進程,同時物流配送發展有助于提升O2O供電管理,兩者之間相輔相成,共同進步。在新零售背景下,很多行業和企業在進行O2O一體化嘗試,沒有單純意義上的實體店,所有的實體店都可以采取線上銷售和線下實體相結合的模式,將到店顧客數字化;同樣,電商平臺也可以將顧客引導進實體店進行體驗。消費者在O2O供應鏈兒管理模式下,可借助互聯網平臺直接廠商溝通,從而體驗到,線上消費線下嘗試的新型管理模式,有利于節省物流配送時間,降低成本費用。通過控制物流配送存貨技術,使用工作管理模式,可有效管理倉儲貨物,為其提供配貨、送貨和補貨。
隨著不斷普及和發展的互聯網技術,電子商務發展也越來越快,當代人更傾向于網絡消費。但O2O供應鏈管理的前提,是線下實物配送和銷售,物流配送是O2O供應鏈管理發展的保證。物流配送在供應鏈管理模式下,具有的特征是:
第一,時效性。根據調查可知,網購消費者對于物流的時效性有限,盡量希望于當天下單,便完成配送。由此看出,消費者在電商時代對于物流有著更高的需求,而通過O2O供應鏈管理技術可節省物流時間,線上生成訂單,線下立即配送。無論是外包或者自營物流,均可借助網絡平臺O2O管理模式,達到快速配送的目地,為消費者提供時效性服務。時效性服務有利于消費者消費感受,提升消費者忠誠的購買力。第二,多樣化配送要求。消費者在供應鏈管理方式下,訂單后若有配送需要,企業可通過物流直接進行配送,比如生鮮產品在儲存和配送系統的幫助下,消費者下單后便可及時收到配送產品,保證產品的新鮮度。消費者若有預約配送,則可借助O2O供應鏈管理協調配送途徑時間,通過預約提升企業物流配送速率。一些電商平臺通過供應鏈管理模式,推出準時配送業務,準確把控物流配送地點和時間,為消費者提供準確的配送地點和時間。第三,售后服務和逆向物流。消費者選擇電商平臺,主要看中消費體驗和服務。傳統商業模式電子服務缺少供應鏈管理和線下服務,致使工作人員售后服務態度差。供應鏈管理為電商企業提供優質售后服務,逆向物流幫助企業完成優質服務,滿足消費者的售后需求,通過物流配送服務帶動企業自身發展。
二、物流配送模式
物流配送在O2O供應鏈管理方式下,有三種物流配送模式,結合企業自身發展狀況,選擇最優物流配送途徑。
(一)自營物流配送
自營物流配送是,企業為滿足自身運輸生產需求,打造物流配送系統,通過組建物流配送中心和配送工具,為企業自身服務的物流配送活動。知名電商企業實施自營物流的有京東和蘇寧易購。自營物流配送的優勢:自主掌控力??赏ㄟ^自身商業模式掌控物流流程,有利于確保物流系統的協調和穩定。在供應鏈管理整合下,提高物流配送率,標準化操作流程可提升電商企業工作率。在O2O供應鏈管理方式下,企業自身流程相互銜接,通過規范流程,從而影響消費者滿意度,提升銷售業績,節省成本,打造最優質物流服務。自營物流配送適用于規模大,資金雄厚的企業,有利于維持企業策略,例如京東沃爾瑪等可幫助企業統一供應鏈管理。從購買至售后企業完全掌握,有助于加強口碑效應,讓企業形成忠誠的消費者團體。
(二)第三方物流配送
第三方物流配送屬于O2O供應鏈管理流程,和傳統物流配送比較,有著獨立性、整體性,企業可參加到物流配送服務中,通過信息傳遞,提升物流配送率,實現監控和管理企業物流。企業自身若要維持核心競爭力,應將第三方物流配送作為首選模式,可節省物流成本,提升配送專業性。第三方物流配送優勢有:加強核心業務,企業通過外包物流,降低風險,減小壓力,通過發展核心業務加強企業競爭力。
(三)聯盟共同配送
聯盟共同配送是在制定區域進行物流配送,在眾多物流企業合作中,完成配送,有效配置資源,組建物流配送系統,借助聯合發展,獲得最佳效果。聯盟配送的優勢:可節省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推動現代化發展。對第三方物流而言,共同配送能夠幫助改善服務,提升資源配置,減少交通壓力。對于連鎖零售單位來說,共同配送節省配送次數,節省物流費用。
(四)建立區域配送中心
區域配送中心:以較強的輻射能力和庫存準備,向?。ㄖ荩╇H用戶配送的配送中心。這種配送中心配送規模較大,一般而言,用戶也較大,配送批量也較大,而且,往往是配送給下一級的城市配送中心。依托自身服務網絡及外部資源整合,結合訂單優化管理系統和運輸調度系統,在全國各主要城市開展深度分銷配送業務,為客戶提供安全、準時、高效的全方位商品配送服務,構建一個B2B、B2C的運作網絡,形成一個以干線運輸、區域配送、城際KA配送三級聯動的運輸配送體系。天貓、京東、唯品會等國內著名的電商平臺均已建立區域配送中心,如西南倉、華北倉、華南倉等,城市配送范圍已縱深到末端門店級,實現了“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務,同時可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如代收貨款、逆向物流、市場回訪等服務。
三、新零售背景下供應鏈管理的物流配送模式優化
綜上模式,新零售背景下的O2O模式更加注重顧客數字化體驗,打造數字化供應鏈。和其他電子商務模式存在的差異,數字化供應鏈表現為O2O模式是一個整體,即線上和線下共同促進、共同獲利模式,線下的存在是為將到店顧客數字化,線上提供服務,節省線下時間。面對新零售的沖擊和變革,基于供應鏈視角,提出以下幾點思考:
(一)提升數據融合和預測能力
由于智能手機的發展,消費者“隨時隨地”的要求大大增加了商家預測買賣需求的困難度。企業應當立足實際、穩抓關鍵節點加強數據監控,將線上線下銷售渠道打通,提高數據的掌握和共享程度;在大數據時代,只有積極引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建立數據體系、統一標準,以提升數據質量,提高數據利用率,從而提升數據融合和預測能力。
(二)線上線下倉配一體化服務
從近十年“雙11”的銷售額數據不難看出,消費者線上消費已成為一大亮點,大量消費品企業也隨之提高了線上銷售比例,部分線下零售通路與B2C物流解決方案有顯著的協同作用,尤其是在品牌企業擁有或掌控較大比例的線下通路的庫存及物流的時候更加明顯。
實施線上線下倉配一體化服務關鍵在于加速線上線下融合,對線上線下物流流程和供應商進行協同作業、同時管理。傳統的電商模式下,線上線下分銷體系是分立的,無法實現渠道溝通和信息共享,從而大大增加了管理成本。另外,分立的體系下線上線下各自為政,導致配送車輛的空車率比較高,從而導致了運輸成本的增加。線上線下融合,采用公倉備貨的模式還能進一步降低庫存成本和倉庫租賃成本。
(三)優化供應鏈網絡布局
企業基于戰略角度,整合資源、優化供應鏈布局,優選核心業務,對供應鏈核心周邊進行戰略性調整,建設“供應鏈平臺”為新型業務服務,這樣才能實現對消費者碎片化的需求和極高的時效要求做出快速響應。
參考文獻
[1]王智泓.服裝電子商務企業的物流管理分析——評《服裝企業物流管理》[J].印染助劑,2018,35(08):73-74.
[2]尤寶慶.O2O供應鏈管理的物流配送模式優化路徑[J].商業經濟研究,2017(10):79-81.
[3]單寒冰.京東自建物流配送模式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8(02).
[4]金輝,王淑云,馬雪麗.O2O模式下生鮮農產品的物流配送模式研究[J].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