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珊
【摘? ?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小學思想品德教學應當進行不斷的改革和完善,以適應時代發展變化的需要。在教學方面,教師要不斷轉變思想觀念,重視思想品德的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作者結合當前新課程改革對小學思想品德提出的新要求,探討新形勢下的小學思想品德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 思想品德? 新課改?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4.035
思想品德課在小學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它有較系統的科學知識,雖然教學中思想性較為突出,但教學的科學性是思想性的前提和基礎。所以在對小學生實施這方面科學知識的教學過程中,就必須突出新課改理念,研究教學方法,以促進教育的成效。多年來,筆者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在借鑒他人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改進教學方法,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
一、提高自身素質
“打鐵先要自身硬”,實施素質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師的自身素質,老師的素質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自身的專業知識要扎實,更新,業務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師的言行修養、道德覺悟要提高。這是素質教育的基礎,也是推行素質教育的先決條件。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老師有淵博、深厚的學科知識,還需勇于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這就要求老師積極參與教學研究,結合實際、因材施教、勇于實踐、善于總結,不斷探索和掌握思品學科教學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質教育。我每上一節課后,都對自己本節課寫上那么一兩句,不斷反思時時提醒自己,本節課學生反映情況怎樣?上課時學生的一句話我都很在意。記得那天,我上倮時學生悄悄地說了一句:“老師,不能再這樣了”原來我上課時,備課的內容在上課有時不能按時完成,我聽了這句話后,把這句話寫在備課本上時時提醒自己。的確不能再這樣了。這是教學要求,反思自己的教學存在不足。“吾日三省吾身”我盡管做不到,但我常反省自己還是能做到。特別注意學生的言行,說話較為詼諧,學生不反感,有時就是一個眼神,學生都很在意。幾乎每上一節課,只要有不如意時,會多寫一點,如果覺得這節課有興奮點也記下。
二、巧設情景問題
學生在開始學習的時候不了解學習流程,教師就要用問題引導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整體思路,在開展問題提問的時候要融入生活化的情境提問,讓學生可以結合生活實際來進行問題的解答,學生在學習進程中能有一個平穩的過渡,問題的設置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主動地思考問題。能夠推動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比如,教師在教“和陌生人溝通”這個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了解一下班級同學的網絡使用情況。又如,統計一下在同學的網絡好友中有多少是自己認識的人,有哪些是不認識的陌生人,同學們平時和同學有哪些密切的聯系,還有同學們會去見網友嗎?這樣可以切入學生的生活常用情況,激發學生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可以有話說。這樣可以進一步的引發學生開展熱烈的討論,讓學生能夠了解到網絡安全常識,教師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引入話題,讓學生了解平時生活中的交往技巧,尤其是面對陌生人的時候我們要怎么樣來處理一些問題,這樣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因為和陌生人交流是學生走向社會面臨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教師要從小培養學生的交往技巧和交往能力。只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加入了生活中的情景就能讓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有所收獲。整個學習過程變的生動活潑,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可以把自己學到的知識進行內化成為自己的道德素養。
三、進行游戲教學
在教育方式上,更要體現出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發展作為終極目標。擺正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以思想品德課的綜和知識和小學生的親身體驗為載體,不斷地誘發小學生主動探索的動機,為此,教師要根據小學生活潑好動的身體特點,比較好奇、喜歡探究的心理特點,有必要全面了解小學生的興趣、愛好、生活經歷,充分考慮他們的學習心理需要,創設豐富多樣的學習環境,為每一位小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足夠的思維和表現空間,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中,教師注意讓小學生以類似游戲的方法體驗或表演自己的心理和行動。我常常讓小學生自編、自演一些生活小品、小故事,或者模仿一些優秀的童話故事,比如,《小紅帽的故事》《狼和狐貍的故事》,等等。小學生在課下都很認真的準備,多次的在課下自行組織練習、表演,從而,在表演中去領悟、體會一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道理。小學生們盡最大的能力模仿人物角色,多次體驗故事中人物復雜的心理特點,感悟豐富的思想感情。把自己喜、怒、哀、樂的思想感情融于故事中。因此我經常把一些喜聞樂見的小品、竟猜、競賽、搶答、辯論等感興趣的話題拿到課堂上來。甚至可以引導小學生課后繼續去進行探索、探討、交流有關信息。這樣既可以獲的多方面的知識,又培養了優秀的思想品德,使學生在生活中真正成為學習的小主人,從生活中受到思想感染。
四、拓展課外資源
社會就是大課堂,要想學好思想品德這一科,不能使學生局限在課堂知識的學習上,要樹立“大教育”的觀念,將教材作為一個范例,不能照本宣科,而要根據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挖掘教材資源,創造性地開展教學,使課堂教學更有現實感,回歸學生的現實生活。
1.讓課堂知識在課外得以實踐。課堂活動形成的知識,需要具體行動的檢驗,才會真正起到規范行為。養成良好品質的作用。這就需要教師想方設法把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延續到課外,使這種知識得以鞏固和升華。
2.把課外知識融入課堂教學。教育的空間是廣闊的,生活中處處有教育,時時有教育,教師只有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綜合運用身邊一切可用的教學資源,優化教學環節,才能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及行為習慣,為他們進一步樹立革命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科學的世界觀奠定基礎。
五、緊密聯系生活
思想品德選擇的課程都是和生活聯系非常緊密的,所以教師要善于使用這些機會,更加貼近生活。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給學生講述教材之外和生活緊密相關的知識,讓學生能夠在教材的基礎上,拓展知識面,豐富教學的內容,領會生活的本質。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小學思想品德教學應當有所改革和創新。尤其是面對傳統落后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小學思想品德教師應當樹立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通過教學的改革和創新,實現小學思想品德教學的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