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紅英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新的教學理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每一位教師,課堂教學發生巨大的變化。如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技巧,提高英語水平和應用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了各個中小學英語老師努力鉆研的課題。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針對如何提高中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談一談粗淺的看法,希望能促進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英語 課堂教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7.014
小學英語教學是英語教育的啟蒙階段,它的任務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加強學生英語學習意識,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以及養成英語學習的良好習慣。為了實現這一目的,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的教學行為、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課程教學實質上就是有效的課堂教學。因此課堂學習是我所教的學生們獲取英語知識的主要途徑,但我時常感覺不僅自己教得辛苦,許多學生也學得不理想,部分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十分有限,對此現象我思考的結論是:我在課堂教學中很多是低效的甚至是無效的教學行為。所以我必須有意識地去改進自己的課堂教學手段,提高自己的教學效果,關注全體學生運用英語能力的發展。近兩年我是從以下幾方面來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課堂活動,鍛煉其語言表述能力
豐富的課堂活動,避免學生上課走神,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老師應該精心設計課堂活動,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教學質量。對于小學生來說,樂趣就是一切動力的源泉。游戲活動為學生提供獲得樂趣的機會,讓全體學生參與活動,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樂學、愛學,使得課堂充滿無限的生機和活力,從而提高了小學英語課堂效率。因此,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應貼近于生活,能激發出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充分反映小學生的日常生活,所學的內容能應用到他們所熟悉的生活中去。如:book,pencil,ruler等學習用品是他們平常學習中最常用到的,學生在學過這些英語以后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使用出來,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如兒歌、游戲、會話表演等,可滿足小學生的表演欲,因此也能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教學嘗試中我發現課堂的小高潮通常來自于小游戲與課前表演,所以每堂課我都要求小組做一個課前表演,形式不限的英語小節目讓學生們自由發揮,時時有驚喜。每堂課都有一種小游戲,例如,在一次教學中,我采用“爬椰子樹摘椰子進行朗讀接力”比賽方式進行,將課文中的幾個句子設計成幾個椰子,讓學生分為兩隊進行比賽,看哪個小組摘的椰子最多。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學生你爭我趕,唯恐落后,教學效果會更好。
二、制定科學評價,多表揚,少批評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達到堂堂清、日日清,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英語教師應該制定評價。將評價與課堂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當學生上課疲憊了的時候,老師不是拖著他走,而是及時給予他肯定的評價,喚醒他內在的精神動力。
因此,我深感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在教學中開始實踐:學期初,我用卡紙做了一張標題為“英語我最棒”的表格,貼在了教室墻上,有:課堂發言、小組合作、作業完成、平時測試、我的進步五項內容。每節課下課后,我都會根據小組長匯報和自己的觀察,在表格里某個學生的名字后畫上五角星。尤其是關注后進生,只要后進生上課發言了,就會給他畫五顆星。我還先和學生們約法三章:堅持上好一節課畫一顆星,15顆星評一張小貼畫;五張小貼畫獎一個筆記本。學生積極參與,上課時表現越來越好。這樣實行一段時間后,效果出來了,孩子們主動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習進步非常大,較長的句子也能流利地朗讀了。
三、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有效性
(一)導入新奇,引人入勝
霍姆林斯基說:“每一個孩子的心靈里,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火藥。”這就需要一根導火線,課堂的導入就猶如導火線一樣,因此,新奇多趣,引人入勝的課堂導入對一節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學教學導入方式有多種。比如:歌曲導入、實物導入、圖片導入、情境導入等,形式豐富多樣。教師運用得當,學生就會跟著老師的指揮棒,采取學習行動,主動學習。如:我在教授外研社版小學四年級(第四冊)Module4 Unit2《Will it be windy in Beijing?》一課時,我采用了情境導入法,問:Whose father or mother will go to Beijing?于是有七八個同學舉手,其中一名調皮同學回答:“我爸爸明天去北京。”我聽了就接著問,你們昨天晚上看天氣預報了嗎?北京天氣怎么樣呢?知道天氣用英語怎么說嗎?孩子們思考片刻,踴躍發言,于是我趁機傳授weather這個單詞。這樣的導入設計,巧妙地激起了學生的求知欲。
(二)以任務型教學為途徑
在教學中,小學英語教師一定要始終以“任務活動”為主線,結合學生實際認知水平,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式,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通過體驗,手腦并用,提高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從而達到優化課堂教學的目的
(三)創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要給每一個學生創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打破一言堂的傳統教育模式,充分發揚民主,把課堂自主權交還給學生,鼓勵學生主動回答問題,主動提問題,讓他們擁有更多主動權,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在這樣的課堂環境中,學生思維才能括躍起來,學生才能主動學習,主動參與教學活動,達到以教師主導和學生為主體的雙和諧效果。
總之,在新課改環境下,作為一名英語教師,一方面要通過各種方法,向學生傳授知識并使他們掌握課堂內容,另一方面更要重視培養和提高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應該結合學生實際特點,扎實整合教材,優化課堂教學活動,使得學生在課堂中自主求知,這樣才能提高英語課堂的有效性,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得更快,學得更多,學得更好。
參考文獻
[1]郭曉莉.淺析如何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中旬,2011(11):76.
[2]朱艷.如何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實效性[J].學生之友,2011(11).
[3]楊雁飛.形成性評價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青年教師,2005(12).
[4]揚莉.運用多媒體有效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嘗試[J].山西電教,199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