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雷
【摘 要】化學是一門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對我們的生活產生重要的影響。高中的化學教學應該在初中化學的基礎上深化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同時向學生教授更多的化學新內容。因此,老師在進行化學的課堂教學時應該從生活實際出發,結合專業知識,更好地向學生展現新的課堂。同時,老師可以增加實驗課的課程,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能夠對化學原理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關鍵詞】高中化學 課堂教學 提高效率 有效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7.168
一、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充分利用化學實驗,用實驗激發學生濃厚的興趣。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新教材的序言中亦明確指出,“實驗是學習化學、體驗化學和探究化學過程的重要途徑”。學生對實驗特別喜歡,實驗所特有的吸引力,能使學生全神貫注。利用實驗把一些抽象復雜的化學概念、原理、規律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實驗能滿足學生的“觀察——動手操作——探究原因”這三個階段的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
2.從“習題的講解”方面去激發學生的化學興趣。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往往因為對概念理解不深,或因“想不到、想錯了”,或因思維習慣不好而遇到挫折,挫折得不到解決則降低學習的興趣。這時,教師的講解尤為重要。
3.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很多重要的化學原理廣泛地應用于生產、生活當中,教師引導學生聯系實際,學用結合,用所學化學知識解釋現象、解決實際問題,可以使學生深深地感到我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化學,從而激發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例如學習了硝酸的性質,可利用硝酸的性質來鑒別金戒指的真偽;學習了活性炭,可用活性炭去除冰箱的異味;學習了純堿后,可用純堿來去除油污。教師還應該介紹我國化學家在化學方面的科技成果,例如我國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合成胰島素,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核糖核酸的國家等等。這樣,可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科學、學科學的自信心,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和學生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決定了整個教學過程的成效受師生關系好壞的影響,并且影響力非常大。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也是提升多媒體輔助教學效率的關鍵。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大家在融洽的氛圍中共同學習、共同提高。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首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豐富自身的知識,學會寬容,使自己成為更有個性魅力、富有內涵、心胸寬廣的教師。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被教師吸引,才會從內心欣賞教師、喜歡教師。其次,教師要學會尊重學生,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尊重教師,才會愿意接受教師的教誨,才會喜歡上教師教授的課程。再次,教師要了解學生、關心學生,要了解學生個體的思想意識、道德品質、興趣需要、知識水平、學習態度與方法、個性特征和家庭背景等方面的情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化,要關心學生的心理感受,在學生遇到困難時,及時幫助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溫暖。
三、向學生傳授有效的學習方法
教學中教師必須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指導學生由“學會”變成“會學”。教師不僅要重視教法,更要重視學法指導。
學習過程中的方法指導包括擬定學習計劃、預習、聽課、筆記、復習、交流六個方面指導。其中,聽課學習方法的指導就是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起連續性的邏輯關系,成為一個連續的、完整的體系。建立新舊知識聯系的方法有:一是建立內在的邏輯性聯系,通過對兩者的比較、分析,找出它們相互重疊的部分,找出它們的對應關系,找出它們的不同點。二是專心聽講。做到心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將課前預習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特別關注教師對預習中問題的講解,從聽課中求解釋疑。三是緊跟教師講解的思路,對教師講課中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分析,達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的目的。四是帶著問題聽課,大膽暴露自己心中的疑慮和困惑,提出質疑,尋求問題解決方案。
四、進行“空白”教學
1.保留教學內容,創設空白。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必須懂得什么該講,什么留著不講,不講的東西就好比是學生思維的引爆管,馬上就在學生的思維中出現了問題。”實踐證實,把課講得天衣無縫并不一定好。相反,讓教學內容有一定的彈性,留出一些問題,誘發學生的思維去填補空白,從而使講授具有言猶盡而意無窮的特色
如在介紹完氯氣的漂白真正起作用的是HClO及其性質后,將所學知識作小結,可以誘導學生回答下列問題:(1)一般水池剛用氯氣或用漂白粉消毒后,會貼出告示“三天內請勿用其養魚”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呢?(2)你學習了氯氣化學知識后,知道家用洗滌劑,如洗廁所劑與漂白粉能混合使用嗎?
2.精心設計板書,突出空白。
精巧的板書能彌補語言手段的不足,給學生以具體形象的美感。如果在設計時教師能充分考慮學生的求全心理,利用空白藝術激發學生的思維狀態,則會富有吸引力
五、老師要及時進行教學反思
課堂教學是遺憾的藝術,永遠充滿著變數。無論教師課堂設計得如何完美,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總會出現與事先設計不一致的情景和問題,這就要求我們課后進行反思及再設計。化學教師的教學反思對教師來說表現為一種積極的探索活動和富有個性化的創新精神,它具有挑戰性,是一種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提高問題意識,優化思維品質的高效的學習方法和最佳的糾錯手段。教學反思可優化教師認知結構,培養思維的靈活性、適應性和創新性,對于改革高中化學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增強教學效果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文慶城、許燕紅、李鳳、陸余平.以學論教化學課堂教學評價量表及其構建[J].化學教育,2009107.
[2]周雪春.新課程下高中化學教學評價的探索與實踐[J].化學教育,201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