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靜滔
【摘? ? 要】英語對于學生來講,不是母語,由于生活環境的影響,很多學生對英語不重視,也沒有什么興趣。因此在初中階段的教學中應該注重學生興趣能力的培養,有了興趣的產生,學生會自覺地參與到英語的學習當中,現就對如何培養初中生英語興趣展開如下討論。
【關鍵詞】情景教學? 趣味課堂? 主體地位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8.165
在初中階段的教育中興趣的培養尤為重要,這會成為促進學生堅持學習的關鍵動力,那如何才能使得學生在學習中產生興趣呢?筆者通過培養學生興趣為主,整理了對情景教學模式、趣味課堂、學生自主三個方面的內容,力圖找到合適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在輕松學習的氛圍中學好英語。
一、采用情景教學模式,把英語聯系于實際
英語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會有很強烈的陌生感,尤其是目前還處在思想不太成熟的初中階段,學生容易在課堂上出現躁動不安的情況。對于初中教學的情況,我認為可以采用情景教學的模式讓學生親身感受到學習英語的魅力。
(一)把英語教學代入生活
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英語是使用非常廣泛的一門語言,它的使用范圍已經逐漸滲透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果光是用教材上的知識來講解英語,會導致學生普遍的認為英語是一種抽象的、遠離生活的學科,這在他們的學習過程中可有可無,所以說這種照搬教材知識的做法是不能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筆者認為英語來源于生活,教師可以在課堂講解中適當地引用現實生活中的例子來加深學生學習英語的印象,比如在停車的時候,我們會看見公路旁指示牌上有一個巨大的“P”字母,而停車的英文就是以“P”開頭的“park”,所以在英語課文中我們列舉汽車停留在原地的狀態,學生就能很快反映到是“park”這個單詞。這種聯系生活的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通過舉例出眾多例子讓學生記憶單詞的同時提高了對英語的興趣。
(二)教學需要結合真實情境
英語是一門理解上比較困難的語種,它在時態、情態上的各種變化讓學生在掌握時感到吃力,教師就得幫助學生在思考時結合真實發生的情境,解決英語上的各類問題。在這里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開動腦筋思考問題的起因、經過、結果,因為英語的聽力和閱讀理解大部分都是需要學生能夠知道事件發生的整體要素,所以從文章出發再結合真實的情境可以合理地推斷出問題的結果。
(三)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動畫電影
隨著時代的發展,英語動畫電影在我國市場上也是絡繹不絕,有很多題材都能夠在孩子們的心中留下一席之地,筆者認為初中教學可以利用動畫電影向學生傳遞一些正確的價值觀。比如外國動畫電影《花木蘭》《功夫熊貓》這兩者都富含有中國元素,在講述的過程中帶有外國文化獨到的理解,描繪了主角在遇到挫折時仍然奮起反抗的偉大精神??梢哉f課堂上播放動畫電影的方式可以讓學生真切融入到電影情景當中,以繪聲繪色的方式為學生展示英語在各類電影題材上的表現,這將會帶動學生更加主動地學習英語。
二、打造趣味性的英語課堂
(一)與學生積極互動
傳統的教學方法缺乏教師與學生的交互性,在課堂上講課的始終都是教師,而學生只是一臺臺被動學習的“錄音機”,這種現象導致課堂缺乏生氣,學生聽課的質量不是很高。我覺得活躍的課堂氛圍需要學生與教師的共同參與,教師在講解知識時應引導學生踴躍發言,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提出自己獨到的想法,以便教師在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了解學生的思想,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可以說互動學習的方法不僅能讓課堂的學習效率有所提高,還能讓學生在主動參與話題討論中找到學習英語的樂趣。
(二)開展豐富的課堂活動
初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材是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點的工具,但課堂上不單單只是對書本內容的講解,還應該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來充實學生的生活,英語學習原本就是一件輕松愉快的事,教學方法不能是為了得到好成績而讓學生過度學習,有了各種各樣的課堂活動,學生可以在緊張的學習壓力中有時間放松自我,在展現能力的同時從活動中提升對英語的興趣。在這里筆者想說的課堂活動是能夠展現學生能力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在參與活動中既能夠愉快地獲得英語知識還可以鍛煉這方面的能力,比如參與英語話劇的表演能夠幫助學生了解外國文化背景,加強語言組織的表達方式。
(三)讓學生參與課堂上的教學
教師與學生的區別在于:教師負責傳遞知識,學生負責記憶并運用知識。其實教師與學生可以互換一下角色,讓學生去扮演英語老師,課堂往往會變得更有活力。有些人擔心學生的經驗不足,在課堂上語言邏輯紊亂不能夠真正起到教學的意義,但這種方式的實質并不是讓臺下的老師或其他學生聽懂,而是讓學生了解自己在英語知識上還有什么不足。通過對比教師上課的內容能夠明顯的體現出學生在哪些方面存在著漏洞,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鍛煉組織語言能力,讓他們明白英語的運用不單單只是聽與寫,還有口語表達的靈活運用。
三、讓學生認清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學生學習英語的環節中,往往會因為自己作為聽者的身份而不敢在課堂上展現自我,教師就應讓學生明白他們在課堂中占據著主體地位,這樣才能使他們產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一)從課堂學習中展現學生主體能力
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做到聽課、思考、提問這三個步驟,這就得從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出發,引導學生在聽課中能夠產生創新思維,對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再通過大腦的反復思考向老師提出對問題的見解。所以說只有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中的實踐,他們才會漸漸明白自己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二)讓學生能夠運用在英語上的天賦
每一個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他們的學習成果往往是截然不同的,有的學生有著非常棒的英語發音,有的能夠寫得一手漂亮的英文字體,為了能夠調動學生在英語方面的各種能力,可以在課堂實踐的環節中多讓學生展現自我價值,以天賦的培養帶動學生參與課堂實踐的良好風氣。
四、結束語
培養初中生英語學習興趣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在運用教學方法的同時切不可操之過急,因為學生在適應教學方法時往往會有一個過渡期,尤其是在教育心智不太成熟的初中生時,教師應該引導他們的思維進入英語課堂,再通過各種教學方法讓他們逐漸產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希望能夠在初中教育的實踐當中能夠幫助孩子們尋找到學習英語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