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崇健
摘要:本文簡述了環境監測技術的應用過程及方法,對當前環境監測技術中存在的不足進行了分析,同時提出了改進這些不足的相關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環境監測技術;不足;改進措施
環境監測主要是將環境監測結果所得到的數據反映給上級,使其了解到當今的環境現狀,并下達對環境控制的工作命令,及時地改善我們生活的環境,達到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統一。同時它是環保工作的關鍵環節,不僅能為開展環保工作提供更加合理的依據,還能在很大的程度上促進我國環保事業的發展。因此,環境監測監測技術人員應該充分認識到自身的責任,認真分析環境監測技術中存在的不足,并找到有效的措施予以改進。
一、環境監測技術的應用過程及方法
(一)環境監測技術的應用過程
環境監測技術的應用過程主要指的是在確定相關監測對象后,以一些科學的標準作為主要的參考依據,通過開展實地考查等方式了解該地區的環境情況,并制定具有針對性的監測計劃。其具體的監測過程包括:對布點進行優化、采集環境樣品、完成樣品的保存以及運輸、對樣品進行分析和實驗、對實驗結果以及數據進行分析、組織相關專家進行評審以及將結果上報給相關管理部門等。要想達到與預期相一致的質量標準,參與環境監測的技術人員應該嚴格遵守工作的規章制度并按照合理的步驟完成監測工作,從而保證環境監測工作能得到更加準確的結果。
(二)環境監測技術的應用方法
當前,根據我國與環境保護相關的資料顯示,我國環境保護部門常用的環境監測方法主要有兩種,即通過化學手段對污染物的組成元素進行分析以及通過相關儀器設備對污染物進行分析。其中通過化學手段分析污染物組成元素的方法還包括兩種分析方法,即重量分析和容量分析。環境監測的技術人員利用化學方法展開分析時,能夠完成降塵、油污以及水體的PH值、氧氣的溶解效率等與污染物相關的監測工作。利用儀器設備對污染物進行分析的主要原理是從定性以及定量兩個角度對環境中存在的物質進行測量,通常會通過紫外光譜和質譜等相關技術對測定區域內的污染物組成元素以及分布情況進行科學的測量。
二、當前環境監測技術中存在的不足
(一)環境監測技術硬件水平較低
環境監測技術的有效發揮,需要良好的硬件作為支撐。然而當前我國環境監測技術硬件水平在滿足實際環境監測工作上卻存在較大不足。首先,我國環境監測的實驗室環境條件較差,環境監測的靈敏度不高。其次,我國環境監測儀器生產水平較低,產品整體技術水平有限,且品種單一難以契合針對多種環境污染因子的監測需求,此外部分產品還存在故障率較高的問題。這些問題就容易導致我國環境監測工作出現采樣誤差大、頻次降低、監測數據不轉卻等問題。再次,由于我國先進的環境監測儀器設備多引進于國外,我國環境監測工作人員對部分先進的監測技術認識理解程度不高,因此也就難以靈活的加以運用。最后,我國環境監測自動在線監測設備應用層次較低,沒有實現環境監測技術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方向發展、由單純的地面環境監測向與遙感環境監測相結合的方向發展。
(二)環境監測因子范圍有待擴展
環境監測因子又稱為環境因子,是環境監測技術水平的重要外顯。工業發達國家監測的環境因子較多,主要包括大氣、惡臭、地表水、地面沉降、土壤、噪聲、電磁波、固體廢棄物等。上述環境因子中包含了1600多項污染物,174項有機污染物、189項優先監測控制項目等。相對而言,我國環境監測因子的范圍較為逼仄,其僅包含了五百余項環境因子監測項目。從這一層面看,則不難看出我國在環境監測技術上所存在的不足。
(三)環境監測人員綜合素質較低
環境監測技術的執行者是人,即進行環境監測工作的職工。因此環境監測職工綜合素質的高低是直接決定環境監測技術真實水平的重要因素。在我國環境監測職工的綜合素質水平參差不齊,既有素質高、能力強的專業技術人員,同時也不乏職業素養低、操作能力弱的技術人員。然而根據木桶定律來講,任何事物的短板都將成為決定其實際水平的關鍵因素。環境監測工作中正是由于部分職業素質較低員工的影響,其監測技術水平也難以達到一個更高層次。
三、環境監測技術不足的改進措施
(一)保證經費投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正如上文所言,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落后是我國環境監測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為了加強環境監測技術,就應該保證建設經費的投入,并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首先我們應該研發抑或購買先進的監測儀器,實現環境監測自動化、智能化,達到自動化采樣、自動化分析、自動化數據處理及傳輸等要求。其次是加強監測系統建設,利用3s系統(即衛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統、遙感系統為一體的環境監測系統)實現環境監測全面化。
(二)加強環境監測人才引進與培養
培養具有高素質的環境監測隊伍,是提高我國環境監測技術水平的重要途徑。首先我們應該遴選具有高知識水平、高業務能力、高技術能力的專業化人才;其次是通過合理的在崗培訓,幫助在職員工提升自身的知識技能,以此彌補我國環境監測隊伍的短板。
(三)環境監測系統網絡化,拓展監測范圍
全面的監測范圍是環境監測技術水平的重要體現。現目前,我國亟待拓展環境監測因子,從而將更多的環境因素納入到環境監測中,保證監測信息系統化、全面化。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實現環境監測系統網絡化,實現數據共享與價值深挖,充分發揮環境監測數據的實際價值。
(四)建立健全環境監督機制
我國生產型產業較多,對環境污染較大。建立健全的環境監督機制,可以將環境監測推向市場化,形成生產者即環保者的良性循環。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的排放,改善只顧經濟,不顧環境的極端態勢,從而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追求可持續性發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目前,環境監測工作在我國具有重要的發展意義。全面推動環境監測事業的發展,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重要途徑。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就應該結合環境監測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改善環境監測技術,提高我國環境監測水平。
參考文獻:
[1]謝長青.論我國環境監測技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6(08):85.
[2]溫東亮.淺談環境監測技術的制約與發展[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08):107.
[3]劉星.環境監測技術存在不足及改進措施[J].低碳世界,2016(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