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瑾昱
摘要:為了進一步了解學生在大學期間遇到的問題,積累學生工作案例處理的經驗。從大學生專業前景和學業問題、學生身處險境危機處理和學生思想問題三個方問題的處理,來分析學生問題的處理方法。提高學生管理的效率。
關鍵詞:學生案例;高校;輔導員
大學生教育問題,凝練案例,提出解決方案,是輔導員工作水平和效率提高的基礎。
案例一 大學生專業前景和學業問題
學生A,女,某大學文科專業二年級,父母省吃儉用供她讀書,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希望畢業后能找到好工作為家里減輕負擔。從大二下學期開始,她就開始關注本專業的就業信息和就業情況。然而,讓她感到失望的是,她所學專業并不好就業,A非常焦急,于是就找到了輔導員。
解決思路和實施辦法:
(一)了解情況。首先全面了解A的實際情況,仔細傾聽她的實際困難和訴求。如生活有困難,要給予臨時困難補助,盡量緩解其過分焦慮的心理。
(二)堅定信心。幫助A正確分析就業形勢和專業發展前景,指出決定就業與否與就業質量的,所學專業方向固然重要,更重要的專業素養、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只要知識結構完善、綜合素養高,實際能力強,就一定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三)合理職業規劃。總結A已有成績,幫助她分析存在哪些優勢,以及還有哪些不足之處,離高質量就業還有哪些差距,鼓勵她合理利用好時間,不斷提升完善自己。
(四)拓展資源。邀請本專業畢業發展較好的校友,返校做座談或做報告,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動力;積極聯系用人單位來校招聘,為學生提供更多就業信息和渠道。
經驗與啟示:
(一)對于家庭經濟不富裕的學生來說,期待通過自身努力,找到理想的工作,以減輕家庭負擔。說明該學生是個孝順、‘懂事的孩子,要予以正向肯定。
(二)當現實和理想出現很大差距甚至背離時,學生往往會導致失望甚至絕望。輔導員及時要給予心理支持和幫助。通過適當的方式鼓勵學生重建信心,勇往直前。
案例二 學生身處險境危機處理
情境:大一學生B,國慶期間請假到外地找高中同學玩,假期結束后未按期返校。輔導員電話聯系,他告知生病了要過兩天等病好了再回來。輔導員隨機跟家長核實,家長稱有這么回事。2天過后,學生B仍然沒有返校上課。輔導員再次聯系學生B.發現電話無人接聽,打電話給家長,家長說也不知道情況;后來學生B主動打電話給輔導員說,自己不打算繼續上學了,想留在外地做生意,干一番事業,讀書也看不到未來。據同學反映,之前幾天學生B曾向好幾位同學借過錢。這時候,家長也來電話詢問學生B的下落。
解決思路和實施辦法:
(一)立即向學院領導、學校學生工作部門和保衛部門報告。
(二)跟家長詳細說明學生B情況,請家長一起想辦法尋找學生B下落。
(三)在學校指導下,立即啟動安全工作應急機制,并向公安機關報案。
(四)和家長一起,協助公安機關設法尋找、解救學生。
(五)學生找回后應及時與學生及其家長溝通,了解學生心理動態,做好心理疏導,指派學生干部或舍友及時關注該生動向,及時向輔導員報告。
(六)后續跟蹤教育。
經驗與啟示:
(一)日常工作做細做實,學生請假銷假要及時登記,有異常情況要及時核實匯報。
(二)加強反傳銷宣傳教育活動,讓學生提高識別能力,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三)加強校園日常安全管理與教育,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識和技巧。
案例三 學生思想問題
情境:某班級有幾名學生在微信群和QQ朋友圈十分活躍,對學院開展各類活動大加評論,認為學校、學院開展的講座基本上毫無價值,無聊透頂,不值得聽。還要求同學們一起抵制,不再去參加類似活動。作為輔導員,在群里看不下去,就發言要求他們看問題客觀一點,不要太偏激。結果他們把輔導員給屏蔽了,使輔導員無法第一時間在微信和QQ朋友圈看到他們的言論。
解決思路和實施辦法:
(一)敞開心扉與學生深入溝通。學生在網上吐槽,既不能小題大做,也不能視而不見。一旦視而不見,也極容易造成不良影響,影響學生的思想狀況,因此輔導員要防微杜漸,逐一與上述同學進行深入的談心談話,了解學生的想法和訴求,與學生平等的溝通。
(二)要線上線下,合力引導。輔導員可以通過個人網絡平臺、各級網絡宣傳體系撰寫、轉發網文,形成引導合力。針對學生屏蔽輔導員的問題要循循善誘,深入溝通。
(三)完善輿情反饋體系,通過學生網絡評論員隊伍及時了解情況。在做好線上工作的基礎上,線下要及時召開主題班會,圍繞網絡行為引導和學生的錯誤認識深入討論,剖析矛盾。要通過年級例會、學生骨干例會、學生黨員會議、走訪宿舍的過程中逐一強調,保證每一名學生都能理解掌握。
經驗與啟示:
(一)及時把握輿情。像該案例學生呈現出來的網絡行為,由于屏蔽輔導員的關系,輔導員很難第一時間掌握實情,必須依托輿情信息體系,才能及時掌握問題,同時果斷發聲,正確引導,及時消除網絡影響。
(二)加強宣傳講解。在組織報告前,應該通過班會、學生骨干、網絡等各種途徑做好宜傳,使得學生詳細了解報告內容和主講人情況,做好講座報告的質量篩查,而不是武斷要求,引發學生反感。
參考文獻:
[1]王一安.高校輔導員應對大學新生存在自我同一性危機的方法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3(19):85-87.
[2]王薇薇.職業能力大賽視域下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探析——以第六屆全國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大賽為例[J].武漢冶金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7,27(04):48-50.
[3]趙世琰,馮靖,許濤.大學生骨干信仰體驗式學習模式研究[J].統計與管理,2017(11):30-32.
[4]李振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的解決途徑——基于精神抑郁癥學生的案例分析[J].河南教育(高教),2017(12):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