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珂
摘要:色彩運用能力是藝術設計專業培養的重要內容,對相關課程教學有著明確的要求。然而,受傳統美術繪畫專業教學的影響,藝術設計專業色彩教學存在一些問題。雖然部分院校已經采取某些教學改革措施,但對基礎色彩課程的教學定位仍然混淆不清,直接影響教改方向和質量。因此,應理清課程定位,尤其要處理好與繪畫色彩的關系,可以把藝術設計專業的基礎色彩課程進行相應的配套改革。
關鍵詞:色彩;教學;藝術設計專業
我們生活的世界是絢麗多姿、繽紛多彩的。各種色彩無時無處不沖擊著我們敏感的視覺,給我們帶來波動起伏的心理暗示,并引發我們無限的聯想和多樣的情感。為了充分表達不同的情感,我們可以把不同色彩和其他材料進行組合處理,從而起到傳達情意的交流效果,這一過程在本質上就是藝術設計。在當今這個設計的時代,色彩在藝術設計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形態以外的另一個重要設計要素,幾乎體現在藝術設計的各種表現形式中。對于藝術設計師來說,必須研究色彩的各種屬性,掌握色彩的表達規律,發揮色彩的“符號”作用,從而向使用者傳遞情感,表達訴求。因此,有關色彩的知識和能力培養在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并直接關系后續課程學習,乃至未來職業發展。
一、藝術設計專業色彩教學要求
藝術設計是一種現實特定目的的創造性活動,其特征使功能性與審美性的高度統一,實用價值與審美價值的有機結合。由此決定,藝術設計專業培養的是兼具科學與美學素養,兼通技術與藝術才能的專業人才。因此,實際教學活動必須時刻為這一目標服務。所開設的各類課程也應支持和支撐該專業的培養目標。落實到色彩課程教學,更是如此。
根據藝術設計專業的培養要求,學生通過系統的色彩訓練后,要掌握基礎色彩理論,培養敏銳的色彩感覺,獲得正確的色彩觀察和表現方法,養成色彩審美、造型。抽象等能力,并以設計思維,輔助各種方法,超越對自然物象色彩的再現模仿,從第一自然色彩進入到第二自然色彩狀態,實現主動性認識和再創造,從而能自由地運用色彩語言表達思想和情感。
在藝術設計教學中,色彩是專業基礎課程,并在各種造型研究活動中具有共性。不僅藝術設計的各個專業領域離不開色彩,而且與其他專業課程關系密切,互相關聯和銜接著,共同支撐該專業的培養目標。其中,基礎色彩課程還要對寫實基礎美術教育的學生進行繪畫觀念的轉變與設計思維的滲透,并直接影響著學生后續課程的學習效果,乃至未來的專業發展及設計水平。其重要性可見一般。
二、色彩影響下的設計色彩教學問題分析
我國藝術設計專業最早多依托以繪畫為主的美術院校開設的,多數是按照培養繪畫人才的思路教學開展教學活動。基礎課程體系與繪畫專業共用,色彩教學也基本按部就班繪畫專業的教學規程,并沒有形成一套符合藝術設計專業資深特點的基礎課程教學體系。而我國繪畫專業的色彩教學是沿襲前蘇聯的教學體系,教學內容并沒有涉及設計內容。按照專業培養的能力和素養要求,設計色彩與繪畫還是存在較大差異;繪畫色彩強調的是感性處理,追求的是對自然色彩的超越,實現主動認識和創造的境界。由此可見,藝術設計與美術繪畫專業的色彩課程的教學目的,方法及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上都有著不同的要求。因此,教學方法以及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上都有著不同的要求。因此,沿著繪畫色彩的教學模式,容易使學生被動反應自然真實而缺乏創新性,訓練題材也過于狹窄,缺乏與后續專業課程之間的內在銜接,束縛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色彩構成課程被引進藝術設計專業中,才逐漸打破這種單一教學模式,但在低年級基礎色彩的教學階段,依然還存在如何平衡和處理繪畫色彩與設計色彩的問題。此外,承擔基礎色彩教學的教師,多數是從繪畫專業畢業,由于教學思維和專業取向還沒完全調整,與設計專業聯系不夠,缺少對設計本質的根本理解,導致學生對所學的內容,所要達到的目標存在疑惑,無法充分理解眼下所學的色彩知識與往后的專業課程學習有什么直接聯系。
此外,受繪畫色彩教學思維的影響,有些院校認為經過高考選拔上來的學生一般都有較為扎實的色彩基本功,沒必要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再開設類似課程進行重復性的基礎訓練,于是把色彩課程的課時一減再減,甚至出現了由色彩構成課程取代其他色彩教學的趨勢。殊不知,為應對高考選拔的美術訓練,多只是程式化的集中訓練的教學結果,臨摹、默寫或寫生,都以寫實為標準,談不上藝術設計的再創造。而且,目前藝術設計專業的色彩課程的教學手段也較為單一,一般是由教師課堂講授理論后,學生使用傳統顏料,以手繪完成作品訓練,缺少運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開展教學。從而不能更為有效的激發學生興趣和主觀能動性。
三、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色彩課程教學定位
從教學規律來講,教學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方式方法都應與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否則教學和人才培養質量就無法得到充分保證。從目前主要設計院校的色彩教學改革看,大多數都開展了對課時分配、教學理念、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的調整,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會或多或少的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究其緣由,最主要的還是在于對色彩課程,尤其基礎色彩課程在教學體系中的定位沒有清晰的認識,甚至混淆不清。因此,在開展進一步的教學改革之前,首要解決的是對基礎色彩進行準確的課程定位。
首先,充分認識基礎色彩課程在藝術設計專業的作用和教學目的。作為藝術設計專業的必修課,基礎色彩教學介于寫生教學和色彩設計教學之間,既具備繪畫色彩的特征,又蘊含色彩設計的基本思維和方法。
其次,處理好與繪畫色彩的關系,可以把基礎色彩課程內容整合為三部分,既寫生色彩、設計色彩和應用色彩。其中寫生色彩的實質就是繪畫色彩,主要培養學生觀察和表現自然物象的能力,再現客觀色彩。這部分內容既能加強學生的繪畫基礎和藝術感受能力,又能讓新生入學有所適應。而設計色彩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色彩審美能力與色彩歸納能力,目的是幫助學生認識色彩與形象、色彩與心理的內在關系,從而為專業學習做好基礎。而應用色彩則重訓練學生在不同領域的色彩應用能力,培養學生根據不同的設計目的,主觀能動地應用相應色彩進行表現,其實質可看作是繪畫色彩與色彩構成的過渡,逐漸從傳統的再現型色彩向現代表現型色彩轉換。
再次,進一步完善基礎色彩課程的教改措施。第一,持續更新和擴展教學內容,既要關注繪畫藝術領域的動態,更要關注藝術設計市場的變化,引導學生如何探索將各種知識巧妙組合的技巧,及時回應訊息萬變的商業社會對誰的要求;第二,不斷改變教學方法,加強對學生的個性指導,為不同前置的學生提供充分的發揮空間,尤其對于一些充滿想象,看是怪異的創作,都要給予保護、鼓勵和指導;第三,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尤其要將傳統的顏料作畫與新型綜合材料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學習訓練積極性以及運用不同介質進行色彩訓練的能力,從而創造出傳統顏料所不能達到的效果。
客觀的講,我國的藝術設計教育,無論是此前的工藝美術,還是現在的設計藝術,都非常重視色彩教學。教育工作者、設計部門對有關色彩教學改革所進行的思考也從未停止過。而且前藝術設計專業色彩課程教學定位不清,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美術繪畫專業傳統教學的影響所致。因此,在對該課程的定位思考上,要基于與美術繪畫專業的比較才能更為明確有效。通過理清色彩與繪畫色彩的差異,才能較為準確的確定設計色彩的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
參考文獻:
[1]李玉.設計色彩教學脈絡的分析與研究[J].美術大觀,2007(1):136-137.
[2]黃志剛.高職色彩基礎課程教學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1(4)下:131-132.
[3]劉強.淺析設計院校的色彩教學[J].中國輕工教育,2004(1):36.
[4]李宏偉.設計專業色彩課程教學的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07(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