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遠建
【摘 要】家庭作業作為數學教學的一部分,家庭作業中時間與空間的優勢可以為培養學生問題解決的能力提供一個平臺。但在學校教育中,現今的數學家庭作業形式單一,主要為書面性的習題,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本文結合教學經驗,談談如何利用多種資源設計學生作業,以提升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關鍵詞】小學 家庭作業 資源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6.101
傳統的數學家庭作業內容通常是針對數學教學的知識點進行,主要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為主。而基于問題解決的小學數學家庭作業內容是以拓展學生知識、培養學生的綜合利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感為主,作業通常需要學生動手操作、調查、探究等等。因此,作業內容需要融合多種資源,作業資源的不斷豐富,才能提高數學作業的質量,從而建構出豐富的數學作業資源庫。
一、利用生活化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當前的數學教學中,我們可以發現這樣的一個現象:學生書本上的知識點掌握的很好,教師布置的數學家庭作業都會做,但是學生在面對實際的問題時,會感覺很吃力。教學要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要讓學生運用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去進行細致的觀察、嚴密地思考、反復地實踐,把學與用,動腦與動口、動手,理論與實際有機地結合起來。如何在家庭作業中融合生活化資源,教師也要進行思考:
教師要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這個真實的情境要與學生的生活情境緊密聯系在一起,最好是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這樣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學校的生活背景,比如,在學生喜歡的玩的游戲中找到與數學聯系的生活知識。教師還可以利用學生社會中的生活背景,在學生經常去購物的超市中找到與數學聯系的生活知識。通過這些生活問題,能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在學習測量時,比如,有的學生實際調查花草樹木的價格時,反饋有的商家不理會他們,有的學生在實地測量學校的綠化面積時,反饋不能測量精確值等等,學生通過自主思考,解決了實際中遇到的問題。通過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市場調查、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等實踐能力。
讓學生借助數學語言表達生活知識。如果學生能夠利用數學語言進行表達與交流,那么就能實現對知識的有效儲存。在學生利用生活知識解決問題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借助數學語言去表達如何利用生活知識解決問題,這樣能更好凸顯數學的語言功能,并且學生能夠主動的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確保了生活知識的數學化。
二、利用跨學科資源,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基于問題解決的數學家庭作業內容可以利用跨學科資源,也就是能利用其他學科知識。《義務教育數學課標》中數學總目標中強調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要建立聯系,也就是要進行跨學科學習。因此,數學家庭作業應該引用跨學科的資源,不能以單一的學科知識為中心,而是以學科的綜合性知識為基礎設計內容,強調數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系。
在信息時代的今天,只有學生能夠運用多種學科視角與看待真實的問題、解決真實的問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跨學科的學習。但是在具體教學的中,很少有教師會主動進行資源整合,不管是學科內還是跨學科資源的整合。即使有教師進行跨學科資源的整合,只是僅僅把幾門學科隨意的拼湊在一起搬到課堂上,呈現出知識很混亂的狀態,不僅破壞了原有的學科知識邏輯,還可能造成學生的思維混亂。數學家庭作業內容中不僅要引入跨學科資源,如何有效的整合這些跨學科資源也是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方面,教師要對跨學科資源進行一定整合。在把數學與其他學科知識進行融合時,教師應該對進行一定的篩選和整合,而不是把不同的學科知識的隨意堆積,這樣使得其他學科知識起不到輔助學生解決問題的作用,也達不到拓展其他學科知識的作用。因此,教師要找到數學知識與其他學科知識的聯系,不是將知識進行線性相加。
另一方面,教師選取跨學科資源時要符合學生認知水平。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時,對學生已有的其他學科知識水平有所了解與掌握,并明確作業完成后其他學科知識所達到的目標。最好是引用學生比較熟悉的知識,其中要注意減少對知識的死記硬背,這樣增加跨學科資源的實用性。
三、利用現代網絡資源,豐富教育教學資源
在互聯網+教育的時代,知識的獲取隨手可得,只要動動手指,瀏覽網頁便可獲得想要的知識。在數學家庭作業中巧妙地將現代信息技術資源融入其中,不但可以使數學作業“形而有效”,而且還能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一定的基礎。
利用網絡的環境,創設家庭作業氛圍。處在一定階段的學生求知欲強、渴望與人溝通,但是有的學生由于性格內向不太習慣與同伴、老師面對面溝通與交流。眾所周知,今天各種電子產品圍繞在我們周圍。如果能把現代信息技術網絡環境有效的利用好,創設一個良好的家庭作業環境,使之成為學生表達與溝通的一個載體。
比如教師可以開設一個微信公眾號平臺,學生可以通過這個平臺發布自己的疑惑,教師和其他學生都能通過平臺幫助學生答疑解惑,促進學生與他人溝通與交流。這個平臺第二個功能是教師可以把學生的作業成果上傳,學生可以在平臺上瀏覽、點贊與評價,當上傳的作品得到一個個點贊與評論,可促使學生收獲成就感。這樣的作業的示范性和激勵性效果更強,更持久。利用自媒體平臺可以讓家長看到學生學習的狀態,便于教師與家長進行溝通。
利用網絡資源,創設家庭作業資源。家庭作業可以借助媒體網絡的文字、視頻、聲音、圖片等強大的信息交流的功能,把學生喜歡的媒體網絡作為學生學習的幫手。當數學作業中需要有收集材料或者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借助網絡技術手段收集資料,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學生利用網絡資源,從各種繁雜的信息中選擇出自己認為有價值的信息,能夠增強學生收集、甄別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技術拓寬學生學習的渠道,學生通過網絡資源還能夠獲得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總之,數學家庭作業是數學中的一種重要學習活動,能夠拓展學生的數學知識、培養學生問題解決的能力、促進學生的情感得到發展。小學數學教師應利用多種資源,幫助學生提升作業興趣,感受作業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