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婷 孫田田
摘要:在國內,拖欠工程款問題日益嚴峻,由此產生的糾紛不斷增多,涉案金額越來越高。本文主要研究加強合同管理與索賠應用,這對于承包商、業主以及規范我國工程行業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工程項目;合同管理;索賠管理
一、索賠的概況
索賠是指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對于并非自己的過錯,而是應由對方承擔責任的情況造成的損失向對方提出經濟補償和(或)時間補償的要求。由于施工現場條件、氣候條件的變化,施工進度、物價的變化以及合同條款、規范、標準文件和施工圖紙的變更、差異、延誤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工程承包中不可避免地出現索賠。索賠是業主與承包商之間經常發生的管理業務,是雙方合作的方式,性質屬于經濟補償行為,并非帶有懲罰性,索賠的損失結果與被索賠人的行為并不一定存在法律上的因果關系。據有關統計資料,國際工程通過項目管理,可提高利潤的3%-5%,而通過索賠管理,則可提高利潤的10%-20%;每項工程的平均索賠次數為20次,索賠成功率約占93%。由此可見,工程索賠對工程施工經濟效益的影響和作用之大,要想創造更大利潤,必須對索賠加以重視并進行有效管理。
二、工程項目施工合同索賠管理產生的原因
(一)風險引起的索賠
一般包括合同風險、政治風險、經濟風險等,如物價暴漲、自然條件的變化、施工現場條件復雜、各種法律法規的變化、涉外項目的貨幣匯兌風險,等等。近年來,由于我國建設工程施工隊伍不斷擴大,大部分施工企業存在任務不足的現象,建筑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建設單位利用自己處于主導地位的便利,在招標和合同簽訂時,采用不正當或不合法手段,把本該由業主承擔的風險轉嫁到承包商身上,導致承包商承擔的風險比例增大,施工索賠一般由承包商為維護自身的合法利益提出。
(二)工程量變化引起的索賠
實際施工時完成的工程量往往與設計工程量有出入,根據規定,當合同價變更增減超過15%時允許對有效合同價進行調整,引起合同價變化的原因主要是工程量的變化。
(1)工程量的增加,勢必要求增加新的施工機械,或增加原有機械的數量,引起承包商計劃外的投資,擴大了工程的計劃成本。工程量削減,則引起原有設備的窩工或棄置不用,導致承包商的虧損。
(2)材料數量變化造成損失工程量的變化,承包商已準備好的建筑材料數量變化,引起索賠。
(3)工期變化造成損失。由于工程量變化引起原定工期的變化,從而引起工期延長或趕工,引起索賠。
(三)施工條件變化引起的索賠
工程在施工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現新的變化,如設計變更、自然條件的變化等。承包商的報價是以原招標文件和設計圖紙為基礎計算的,根據合同條款,施工圖紙中改變任何工作的數量和性質,或改變了工程任何部分的施工程序或施工方案,都是變更,如果此類變更影響了承包商的費用,承包商就可要求重新估價,并提出延長工期的要求。工程施工中,由于天氣、水文、地質、停水停電等因素影響,都將造成工程的工期延長或延誤,從而引起施工索賠。如,在三峽庫區高切坡施工中,招標時錨桿鉆孔為50mm,實際施工時變為75mm,造孔設備不得不變更,造成了工程施工成本的增加,施工單位提出索賠,最后業主進行了批復。
三、工程項目施工合同索賠管理對策
(一)做好合同管理,是索賠成功的依據
合同管理包括了多方面的內容,在索賠管理方面,應做好以下工作:
(1)做好合同文件的管理。對合同文件的管理工作需要從認真研究合同文件人手,做好風險分析,作好必要的防范措施,盡可能地避免、轉移或減少風險損失,使風險合同條款合理化。
(2)做好合同的變更管理。合同變更時,需做好合同變更資料的整理和證據的采集工作。
(3)合理簽訂分包合同。對于大型建筑工程,承包商通常都愿意將部分工程分包給其他承包商施工,充分利用分包商的技術和資源優勢來彌補自己的不足,同時還可以轉移部分風險。
(4)爭取投標時的保留條件。通常情況下,招標方大多數是不允許投標文件附帶條件的,但如果對方允許,或者承包商在投標時如果采用多方案報價、增加建議方案的報價技巧時,可以設計一下允許保留的條件,在此類情況下,承包商應該充分利用這一點來保護自己的利益。
(5)合理建立聯合體。承包方如果組建聯合體,首先要樹立“共擔風險第一,同享利益第二”的共識。否則一旦聯合體內部相互推諉責任,最終導致聯合體運轉不靈,無法達到合同目的。
(6)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在工程建設中,需要對合同管理制度進行不斷建立和完善,對工程項目管理技術進行優化,將國外一些現有經驗借鑒引用到國內的合同管理中,將符合我國市場發展需求的合同管理模式盡快建立起來,可以對FIDIC文本格式進行參考,對施工合同不斷規范,從而實現建筑市場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7)健全信用評價體系。建立信用評價體系主要是為了加強了解工程合作雙方,使彼此間的信任得到增進,進一步推動合作發展。另外,該體系也能夠確保合同的順利簽訂實施。
(二)把握索賠要素,是索賠成功的保障
成功索賠的要素包括:樹立正確的索賠意識,及早發現索賠機會,并及時發出“索賠通知書”,索賠事由論證要充足,還要注意業主與承包商的關系,同監理工程師搞好關系。
第一,在編寫索賠報告文件和進行索賠談判時,會運用合同知識及相關的法律法規來解釋和認證自己的索賠數,并能正確計算出應得的工期延長和經濟補償。
第二,正確認識索賠作用的誤區,索賠是對己方無過錯而遭受的損失要求對方補償的一種手段,從本質上看,索賠的成功只能是達到損失的追償,不能單純的當作盈利手段。若損害為承包商自身責任造成的或是合同規定由承包商應承擔的,就應當承包商自己承擔。
第三,做好成本管理。主要包括定期的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工作,進行成本控制,能夠及時發現成本超出原因,若發現哪項費用支出超過成本計劃,應立即分析原因,采取相應措施,若發現是屬于成本計劃外的支出時,應及時提出索賠補償。
第四,提高索賠談判能力。合同索賠人員的談判能力對索賠的成敗關系甚大,談判者既要通曉合同全部內容,又要熟懂工程技術,還要具備較好的談判能力,并善于利用合同知識來論證自己的索賠要求。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工程索賠是一項特別艱巨、復雜的工作,作為工程項目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索賠工作處理的情況深深地影響著施工成本控制的好壞,進而直接影響到施工各方的利益。為此,合同索賠過程中應當結合工程實際,按照規定的時間、形式發出索賠意向通知,并及時提交全面的索賠報告,再根據工程實際與工程師就索賠計算偏差進行協商從而得到合理的補償。
參考文獻:
[1]李陽.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及索賠問題的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