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瑤/天津商業大學
學風建設和黨組織建設作為高等教育的兩大重要組成部分,是助推高校育人工作,發揮高校智庫功能作用的兩大載體。一方面,學生黨建工作是學風建設的重要思想保證;另一方面,學風建設是學生黨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在新形勢下,探索學風建設與黨組織建設融合發展的新模式,使學風建設與黨建工作制度對接,領黨建工作導向向學風建設傾斜,讓黨建工作成果為學風建設所用,對促進高等教育發展意義重大。
本文以天津商業大學某學院為對象,針對 2012、2013、2014級在校大學生做了關于學業情況的調查問卷。問卷結果反映出學生存在缺乏學習興趣、等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為了了解大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學習目標,我們設置了“你認為和學習動力最有關的是什么”等題目。習目的和社會形勢的人各占20%左右;13、12級同學除去學習動力原因外,認為最有關系的是社會形勢。說明相對于低年級同學來說,高年級同學能夠認識到社會形勢對學習的巨大影響。
就此次調查而言,14級同學“喜歡本專業”和“不喜歡本專業”的各占1/3左右;13級“不喜歡本專業”的占1/3,其余的人均勻分布于喜歡和不知道喜不喜歡;12級40%同學喜歡所學專業。由此可得出對于專業的了解程度以及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同學們對專業的喜愛程度。
部分學生認為專業學習沒有多大用處,他們把大學作為自己由“學生”向“社會人”轉變的過渡期,認為鍛煉自己的社交能力比學習更重要。因此,有些學生把時間都投入于各種社會活動、學生組織、興趣社團等,社交能力固然重要,但學生的基本主業還是學習,如果調整不好實踐和學習的關系,就會顧此失彼甚至本末倒置,最終結果一定是學習成績一塌糊涂,連基本的學業都無法順利完成。
此次調查反映出多數大學生由于缺少學習興趣、自律性差等問題導致學習效果不佳。這種強烈反差導致學生希望借助教師教風、社會環境、同學幫助、校園文化氛圍等外力促進自己學習。
高校學生黨員整體素質較高,在日常學生管理中發揮著很好的模范作用。并且,絕大數學生黨員在學習上,成績

從圖表看,三個年級中近50%的同學認為和學習動力最有關的是學習興趣;14級認為和學習動力最有關的是學突出,自主學習能力較強;在工作上,或具有學生干部經歷,或現任學生干部職務,是高校學生工作的骨干力量,在學生、老師、學院、學校之間發揮了重要的紐帶作用;在生活上,大多樂于助人,有較強的幫助他人、服務社會的意識,具有較強的奉獻精神。這使得他們對黨員身份有著很強的歸屬感和認同感,能夠認識到自己作為黨員所要承擔的責任,也能做實際行動中體現出先進性。
同時,也存在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忽視學生黨員的考核及再教育工作,組織生活不夠豐富,學生黨支部工作模式創新度有待提高,素質教育同支部生活結合不夠緊密,沒有為學生黨員作用的發揮提供多樣化的平臺等諸多問題,主要表現為:
(1)注重前期發展,缺乏后期管理考核。據統計,目前該院高達85%以上的學生于在校期間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黨申請書。其中,大一年級的入黨申請人占全院申請人的60%。由于一般是大二第一學期開始入黨積極分子的黨課培訓,而大四第二學期不再安排黨員的發展工作,導致黨員的發展主要集中在大二第二學期和大三學年,黨支部發展任務極其繁重。
此外,專職黨務工作人員相對較少,學生黨支部書記多由輔導員兼職或在校生擔任。黨務工作的重心不可避免地落地了發展上,而后續的教育、管理、考核會有所忽視。相關配套的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制度、考核標準就更欠缺,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沒有得到充分體現。
(2)高校黨組織結構及活動形式趨于形式化,難以適應目前高校學風建設的需要。高校黨組織加強自身建設的力度,必須學生黨員人數的增速相統一,尤其要注重培養學生黨員的創新能力、提供其自律意識。
黨支部開展的組織生活和支部活動在內容和方法上趨于形式化,支部黨員積極性下降,參與度不高。這對樹立先進典型,增強學習主動性,營造學習氛圍都有著負面影響。
黨員發展前移工作的目的是,提高大一、大二年級的積極分子質量,力爭在大三年級建立黨支部,從而在班級內形成一個穩定的黨員模范群體。首先,“領頭羊”作用的發揮要由黨員這個模范群體產生,這需要在班級內擁有一定數量的積極分子,以此增強黨組織的領導力和號召力;其次,高校的班級概念雖然沒有初高中那么根深蒂固,但無論是活動還是授課大多數還是以班級為基本單位進行的。通過班級內黨支部開展活動,可以更充分地發揮黨組織在學風建設中的引領作用。
可以從兩方面著手要做好黨員發展前移工作:其一,在新生入學一個月的時間里學院黨委指導學生黨支部針對大一學生積極開展入黨教育;其二,增加低年級學生“推優”名額,對于低年級積極分子的教育培養黨支部要加強,為優良學風的建設提供良好基礎。
可以從兩方面著手要做好黨員發展前移工作:其一,在新生入學一個月的時間里學院黨委指導學生黨支部針對大一學生積極開展入黨教育;其二,增加低年級學生“推優”名額,對于低年級積極分子的教育培養黨支部要加強,為優良學風的建設提供良好基礎。
學生黨員是高校學風建設的核心力量,他們自身具有較為突出的優點。但他們也是青年人,同年齡人的弱點和局限性不可避免的會他們身上有所體現。所以督促高校學生黨員更好地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必經之路是要制定完善的教育考核管理機制。
第一,在學習上黨員首先要保證自身的先進性。同時還要幫扶學業上有困難的同學,帶領同學共同進步。第二,學生黨員引入學生管理工作中,為他們進行“責任分區”。從班級宿舍長做起,從學生會等學生組織的干事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使他們主動融入到同學中去。在實際工作中,接受同學們的監督,切實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第三,在選聘班主任助理、協助班主任做好班級建設的工作上,重點選派品學兼優的學生黨員擔任,提高他們的自覺自律意識。用完善的管理考核機制來考核學生黨員的日常行為規范,使他們成為遵守紀律的模范者和學習成績的優秀者;也通過完善的管理考核機制來明確學生黨員在學風建設中的義務,使他們自覺成為高校良好學風建設的推動者。
建立教師黨員聯系班級制度,即由學院黨委或教工黨支部選派一名教師黨員全面指導本專業的一個或多個班級的學生學業。選派黨員不僅要特別要關注班級中學業有困難的學生,針對性開展輔導,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進而促進良好學風的形成。還要及時了解全體被指導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學習狀況,通過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水平、開展教學實踐等途徑,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學生宿舍建立“黨員工作站”或“黨員責任區”,主要負責全體學生黨員在公寓內的教育、管理、考核、培訓,重點落實高校黨委關于思想政治工作進公寓的各項決議。在學院黨委所轄學生公寓內設立由一線專職輔導員和高年級優秀學生黨員組成的學生黨支部,分配黨支部活動室。負責本學院學生在宿舍樓內的管理工作,特別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組織學生黨員開展支部活動。要讓學生黨員充分意識到自己先進性的發揮關系到宿舍、班級、學院乃至學校的榮辱,個人的榮譽和寢室、班級、學院乃至學校的榮譽是一體的。他們在寢室、班級、學院乃至學校建設優良的學風既是他們的義務,也是他們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