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卓 鄭楠
摘 要:中國提出“走出去”戰略至今,海外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并且,隨著綜合國力不斷提升,中國將海外投資目光逐步轉向歐美等發達國家。近年來,中國對美國投資規模呈現不斷擴大趨勢,且取得了良好的投資建設成果。盡管2018年5月以來,中美貿易關系得到緩和,但是中國在投資美國過程中,仍面臨著雙邊貿易摩擦安全審查制度等問題。據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國對美投資的基本現狀,隨后指出當前中國在美國投資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最后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以期減少中國對美國投資的相關風險損失。
關鍵詞:中美投資狀況;注意事項;改進建議
近幾年,隨著中美投資環境不斷改善,中國對美方投資額快速增長。據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對美國投資額為290億美元,截止到2017年底,中國對美國累積投資額高達1400億美元。但是,隨著美國投資委員會加大對中國在美投資并購交易的國家安全審查力度,中美投資貿易金額呈現下降趨勢。2018年4月10日,據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和榮鼎集團發布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企業在美國投資額約為290億美元,遠低于2016年460億美元。當前,中美貿易由“激戰”變為“和局”,經過談判達成了原則性共識。2018年5月29日,據新浪新聞報道顯示,中美兩國就貿易問題達成共識,并指出兩國應采取有效措施,擴大進出口貿易額,創造投資合作機會,為中國投資美國提供良好契機。可見,當前中國對美投資機會與挑戰并存,因此,基于目前中美貿易現狀,梳理中國投資美國需要注意的問題,對中國投資美國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一、當前中國對美國投資基本現狀
(一)中國對美國投資規模逐步擴大
近年來,中美兩國在投資合作領域獲得了較大的成果。并且,隨著中國企業國際合作經驗的不斷豐富,中國對美國投資規模呈現出逐步擴大的趨勢。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2017年,中國對美國投資額由65億美元上升至290億美元,增長3.5倍。其中,2012年,中國對美國的直接投資流量同比增長123.5%。使得美國成為繼中國香港之后,吸收中國投資金額最大的國家。并且,據全球投資咨詢機構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對美國投資金額為460億美元,創歷史最高水平。2017年,由于政策和政治因素影響,中國對美國直接投資規模由460億美元下降至290億美元,但仍居中國對美國投資總額的歷史第二高水平。同時,美國榮鼎統計數據數據顯示,2015-2017年,中國對美國的投資額呈現出飛速增長的趨勢,總投資額超過了895.3億美元。使得中國成為為繼歐盟、加拿大、日本、百慕大群島之后,美國的第五大投資國。且據商務部數據統計顯示,截止到2017年底,中國對美國投資金額累計超過1400億美元。另據美國榮鼎集團相關數據顯示,中國企業在美國附屬公司數量由2015年的1900家,激增至2016的3200家。
(二)民營企業是中國投資美國的主力軍
當前,隨著中國對美國投資規模不斷增長,中國投資美國的企業主體發生了變化。其中,國有企業在對美國投資中的占比逐漸下降,而民營企業的投資貿易額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并逐漸成為中國投資美國的主力軍。據中華網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投資遍布了美國47個州,且在對美國各州投資中,民營企業投資占比約為77%,成為了中國投資美國各州經濟的主力軍。同時,榮鼎集團統計數據顯示,2015-2017年,中國民營企業的投資美國總金額為755.5億美元,占中國對美國總投資的比例高達84.4%。此外,另據美國國內統計數據顯示國私營企業直接投資美國交易總額占總比超過了84%,而國有企業的投資占比僅為16%。可見,當前中國民營企業逐步成為中國投資美國的主要領導者。
(三)投資領域多元化
隨著中國企業跨境經營能力不斷增強,中國對美國投資領域日漸多元化,涵蓋了美國傳統制造業、采礦業、金融業、信息技術、物流業、汽車制造業等多個領域。據中國機床商務網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慈興集團CW公司在美國底特律正式啟動運營,預示著中國汽車制造業企業進入美國汽車工業核心地區。并且,據風投數據公司CB Insights分析數據顯示,2012-2017年,中國投資者對美國科技投資額增長超過5倍;2013-2017年,中國對美國人工智能公司的投資交易高達41筆。其中,騰訊成為美國人工智能公司最活躍的投資者,共投資了5家從事臨床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企業。同時,據智庫網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對美國傳統制造業企業投資額由2014年39.4億美元增加至2017年53.7億美元。此外,據中國民航局官網信息顯示,2017年10月,中國民航局與美國聯邦航空局正式簽訂了《適航實施程序》,實現了兩國適航審定在設計審批、生產監督活動、出口適航批準、設計批準證,以及技術支持等方面的合作。當前,中國對美國投資領域涉及人工智能、制造業、航空科技等,使得中國對美國的投資領域呈現出多元化。
(四)中國對美國投資以并購為主
目前,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加深,中國投資美國規模逐漸擴大,且主要以并購的投資方式為主。據人民網新聞信息顯示,2017年3月,中國騰訊斥資17.8億美元并購美國電動車巨頭特拉斯5%的股權,以推動特拉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研發和生產;中國萬向集團并購了美國新能源電池生產企業A12;比亞迪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蘭卡斯特,擴建北美地區最大的電動大巴工廠,進一步加速中國對美國投資并購的步伐。并且,阿里巴巴主要以并購的方式,對美國MagicLeap、Snap等多家公司進行投資并購,投資金額超過10億美元。另據美國彭博社報道可知,2017年,中國騰訊將收購Snap Inc 12%的股權,進一步加大了中國企業對美國企業投資并購的步伐。此外,據美國國內數據顯示,2013-2017年,中國對美國投資并購金額由3520萬美元,增加到7.1億美元,增長了19之多。可見,中國企業主要通過并購的方式,加大了中國對美國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步伐。另據榮鼎咨詢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對美國共產生直接投資交易高達110起。其中,并購交易達成近70件,占總比超過了63.6%。
二、當前中國對美投資需注意的問題
(一)雙邊貿易摩擦
現階段,中美貿易摩擦加劇,中國投資者應格外注意美國發起“雙反”調查對企業造成的損失。根據搜狐新聞數據可知,2018年2月27日,中國商務部公布了美國對華鋁箔發起“雙反”調查的最終裁定結果,美方要求中國杭州鼎盛進出口有限公司與中國江蘇中基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維持48.64%-106.09%傾銷幅度,補貼幅度控制在17.14%-80.97%,進一步限制了中國企業投資自由。另據根據新華社信息顯示,2018年4月17日,美國商務部對中國進口的鋼制輪轂產品發起“雙反”調查,指控該產品在美國市場的傾銷幅度為12.1%-231.7%,并控訴中國出口商與生產商接受不公平的政府補貼,涉及金額高達3.88億美元。根據統計,2017年1月20日-2018年2月21日,美國商務部對我國共發起了102起“雙反”調查,增加幅度高達96%。美國對華頻繁發起雙反調查,不僅限制了企業投資自由,還使企業利潤空間大幅壓縮,進一步影響了中國企業投資意愿。以中國德恩精工企業為例,該企業接到了來自美國商務部的“雙反”調查,導致公司產品訂單大量減少,截止到2017年初,公司損失高達116.7萬美元,且擔負了高達30萬美元的應訴成本。所以中國企業對美投資時,應格外注意雙邊貿易摩擦問題帶來的后續影響。
(二)美國債券收益率
中國企業對美投資時,出于對投資成本的考量,應注意美國債券收益率。根據搜狐新聞數據顯示,自步入2018年以來,美聯儲全面開啟加息模式,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路走高。2018年3月22日,美國將聯邦基金利率提升25個基點,達1.5%-1.75%,且估計全年會加息3次,10年期國債收益率將維持在2.88%高位盤整。隨后,美國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持續攀升,截止到4月24日,10年期國債收益率直接突破3%的心理關口。據統計,美國10年期國債利率在2018年初已經上升了48個基點。美國債券收益率的持續升高,代表中國對美投資企業貸款成本增加,經濟杠桿逐步放松,致使公司利潤成本持續增加。且根據鳳凰財經數據顯示,2017年11月29日,美國2年期國債收益率也不斷增加,上漲了0.69%。2018年4月26日,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3.143%,遠高于國際債券收益率的平均水平。因此,中國對美投資時,需要清楚美國債券收益率,以規避投資企業債務壓力,增加投資利潤。
(三)美國安全審查制度
自美國安全審查機構-外國投資委員會設立以來,多次限制了中國企業對美國投資并購行為。在此形勢下,中國投資主體在投資之前,應切實考量美國安全審查制度。例如,2017年9月28日,美國監管機構擔心汽車收集地圖信息被中方獲取,阻止包括中國騰訊集團在內的3家企業,出資收購歐洲大型數字地圖提供商Here。另據搜狐新聞信息顯示,2017年全年,中國企業對美約有80億美元的投資金額被取消,涉及鋁業和半導體公司。且2018年1月,由于無法通過美國的安全審查,螞蟻金服收購速匯金國際提案被拒絕。據統計,2016-2018年間,中國企業對美收購失敗案件高達27起,相當于德國、意大利、英國、日本、加拿大與英國未完成交易總和。在美國嚴格的安全審查制度下,中國企業對美收購金額逐步下降。新浪新聞報道信息顯示,在美國監管部門嚴格的安全審查制度下,2016-2017年間,中國企業對美收購規模從627億美元下降到136億美元,中國企業在美收購規模減少了87%。所以,中國企業對美投資時,應充分了解美國安全審查制度,以增加企業投資成功率。
(四)匯率頻繁波動
中國企業對美投資時,需注意匯率波動帶來的消極影響。根據鳳凰國際數據顯示,2017年初,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為6.9666,大幅貶值。但在2017年11月13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為6.6347元,呈現升值趨勢。2018年4月16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為6.2884,較上一交易日上漲了近14個基點。然而,2018年5月9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為6.3733元,人民幣再次貶值,創1月24日以來新低。且在后期中國企業在投資過程中,匯率仍持續波動,促使中國投資企業遭受較大的經濟損失。根據都市快報信息顯示,2018年1月4日,中國紡織企業百隆東方發布公告稱,由于匯率波動,企業匯兌損失約為0.24億美元。2018年1月20日,福田汽車發布公告,同樣由于匯率波動,企業匯兌在2017年間,企業虧損區間約為0.53-0.81億美元,業績持續下滑。另據上市公司通源石油披露信息稱,2017年間,企業由于匯率波動,損失了約410萬美元。可見,由于匯率波動問題,許多中國企業在投資美國時會面臨嚴重的虧損,這值得格外注意警惕。
(五)貿易保護主義下的關稅政策
在全球產業轉移過程中,美國出于保護本國弱勢產業,一直堅持貿易保護,用增加商品關稅的措施,遏制非本土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這也是中國企業對美投資需格外關注的問題。以鋼鐵行業為例,根據鋼鐵世界網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出口美國鋼材數量僅維持在第11名,出口量為118萬噸,跌幅高達78%。2018年3月23日,美國以危害國家安全為由,對進口中國的鋼、鋁分別征收了25%與10%關稅。但對于出口美國鋼材數量第一的加拿大,美國卻實施暫免關稅政策,美方遏制中國企業投資一目了然。同時期,美國根據《貿易保護法》,以維護本國知識產權為由,對中國價值600億美元的商品加征關稅,再次明確本國貿易保護主義。另據第一財經資訊信息顯示,2018年4月6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在“301調查”過程中,考慮對從中國進口約1000億美元商品加征25%關稅,涉及項目約為1300個,其中包括中國互聯網、食品與制造企業。在強烈的貿易保護主義下,美國頻繁增加中國產品關稅,加劇了中國對美投資風險。由此,中國在對美投資時,需要切實考量美國加征關稅這一問題。
三、中國對美投資的改進建議
(一)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實現投資數據互聯互通
當前,受美國安全審查制度的影響,中國企業對美投資時常面臨被拒風險。由此,中國企業應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實現投資數據互聯互通,增加企業投資成功幾率。具體而言,我國投資企業應通過對投資環境進行分析,統籌、規劃相關投資企業與項目。基于互聯網技術,建立投資企業信息共享平臺。在此基礎上,投資企業可實時登錄該平臺,并在信息發布模塊,將美國投資信息進行實時公布,為投資企業提供線上“一頁式”信息查詢系統,逐漸實現各個投資主體之間的信息互通。并且,投資企業在投資時,應依據發布的相關信息,適當調整投資項目,形成成效好、協作好與發展好的投資格局。例如,我國寧夏地稅局建立了“網絡辦稅平臺”,實現了多家地稅局多項申報數據的實施更新,極大地提升了征稅效率。
(二)簽訂投資保護協議,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
2017年7月27日,經過長達4年的協商談判,柬埔寨與阿聯酋簽訂了《投資保護協議》,營造了雙邊良好的投資環境,為投資商在柬投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此,中美應積極借鑒柬埔寨與阿聯酋的成功經驗,簽訂投資保護協議,為雙方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我國應在原有簽訂投資保護協議的基礎上,根據中國對美投資的實際情況,擬定投資保護協議。協議內容需應包括投資財產受保護種類、投資活動應給予公平合理的待遇、投資者信息安全保護程度、對企業財產征收條件、企業國有化補償與投資收益等規定,切實維護本國企業投資權益。在此協議基礎上,我國投資主體應加強與美方的投資與科學技術交流,深化雙邊投資關系,拓寬雙方投資渠道。通過上述途徑,通過外部政策保護與內部企業交流,為中國投資美國營造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切實保障中國對美投資安全。
(三)巧用匯率避險工具,降低匯率損失
目前,中國對美投資由于匯率波動,帶來了較大的資金損失。因而,中國投資企業應巧用匯率避險工具,降低匯率損失。一方面,我國投資企業應合理使用匯率避險方式,規避匯率風險。例如企業應通過改變非美元貨幣結算方法、貿易融資、改變貿易結算方式、增加內銷比重與提高出口產品價格等途徑,避開匯率嚴重波動時間,減少企業投資損失。另一方面,投資企業應合理運用金融產品,例如借款保值、遠期合同、掉期保值、外匯期權、平衡責任與保理業務等,將上述產品靈活應用于企業對美投資,最大限度的減少企業因匯率波動帶來的資金損失。此外,我國投資主體應與美方企業簽訂遠期結售匯合同,約定投資使用的幣種,限定幣種結算中間價格,進一步減少投資企業匯率損失。
(四)引入多元化投資主體,分散債券收益上漲風險
受美國債券收益率增加的影響,我國投資企業面臨成本急劇增加壓力。因此,我國應引入多元化投資主體,分散債券收益上漲風險,用以緩解我國投資企業成本壓力。具體而言,我國投資企業應通過有效整合投資項目與資源數據,與相關投資主體簽訂聯合投資協議,將政府機構、投資企業與相關利益方進行有機捆綁,根據合同約定金額進行聯合投資,有效分散投資面臨的相關風險。同時,相關投資注意應通過設計合理的投資風險公擔機制,根據美國債券收益上漲情況,合理分析企業投資可能面臨的風險,進而評估投資項目。并且,應根據各個投資主體實際風險承擔能力,合理配置投資項目風險。此外,在各方投資主體共同參與投資時,我國應加大對投資項目的監管力度,實時監控美國債券收益率,最大限度的分散美國債券收益上漲風險。
(五)倡導對話磋商方式,調節中美投資分歧
2017年9月25日,聯合國安理會舉辦了阿富汗最新形勢通報會,表明政治對話是解決阿富汗局勢的唯一出路,有利于促進民族和解,推動經濟發展。由此,中國對美投資時,也應倡導對話磋方式,充分調節中美投資分歧。一方面,我國投資企業應在本國內召開投資企業大會,廣泛獲取投資主體信息。并根據投資企業匯報信息,進行篩選分類。同時,我國投資企業應秉持坦誠溝通、解決問題的態度,與美方相關企業確定磋商時間與地點。另一方面,應根據約定,將雙方代表聚到談判桌前,針對前期統計數據,進行雙邊投資對話磋商,充分交換雙邊意見,最終在相關投資問題上達成共識。此后,根據溝通結果,應適時建立相應的工作機制,避免后期中美投資再次出現分歧。
參考文獻:
[1]井泉.淺析中國對美投資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理論界,2013(7):38-40.
[2]崔文娟.中國企業赴美投資的障礙及對策建議[J].東方企業文化,2011(24):21.
[3]新浪新聞中心.中美雙向投資大降三成,專家:阻礙中國投資將殃及美養老體系[EB/OL]. http://news.sina.com.cn/o/2018-04- 17/doc-ifyuwqfa3271203.shtml[2018-04-18].
[4]呂宏芬,俞涔.中國對拉美直接投資的現狀與問題研究[J].江蘇商論,2016(12):55-57.
[5]同花順財經.2017年中國對美投資十年來首次下滑政策因素是主因[EB/OL].http://news.10jqka.com.cn/20180420/c604032183.shtml[2018-04-20].
[6]竺彩華.中美相互直接投資:現狀、障礙及政策建議[J].國際經濟合作,2010(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