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燕
摘 要 高職院校因其專業和人才集聚的優勢,積聚著科技開發和成果運用的巨大潛力,是發展科學技術和研究的前沿陣地。因此,高職院校科研管理的水平和創新程度直接決定著其成果產出的質量和數量。運用信息化技術進一步整合科研人力資源,加強科研項目管理創新,推進科研成果轉化已經勢在必行。
關鍵詞 信息化 科研管理 創新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6.007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accumulated great potenti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use of results because of their advantages in professional and talent gathering, and they are the frontie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Therefore, the level and degree of innov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irectly determine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their output. It is imperative to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further integrate human resources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strengthen the innov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management, and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Keywords informatiz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innovation mode
當前,科研在高職院校中的主導地位日益鞏固,已成為一個職業院校辦學綜合實力的重要衡量指標。借助職業教育信息化的東風,進一步構建高職科研管理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對促進科研管理向更高水平和更深層次邁進,同時為科研工作者精準個性化服務提供了現實的可能性。
1 當前高職院校科研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高職教育起步比較晚,文化底蘊淺,科研底子薄,管理體系弱。雖然近些年大多數高職院校對科研工作的重視程度在加大,科研參與合作意識在增強,許多學校建立了科研管理信息系統,對硬件設備等投入力度不斷加大,客觀上為科研力量整合、科研項目管理考核及科研成果轉化應用等方面創造了條件。但是總的看,高職院校科學研究氛圍不濃,科研水平層級較低,管理體系需進一步規范,許多高職院校的科研工作還停留在為教師評職稱服務的淺層次方面。
(1)存在信息“孤島”,部門整合有待加強。科研部門單打獨斗多,部門院系協同協作少,科研管理的平臺功能不強。部分高職院校雖然建立了科研管理信息系統,但存在涵蓋面不廣、數據資源整合不夠的弊端:一是院校內部各個信息系統之間相對封閉,系統之間難以對接,在管理上形成了一個個獨立的“信息孤島”。二是科研人員之間形成一個個封閉的小圈子,合作交流不足,研究力量相對分散。三是高職之間各自為政,科研資源相互封鎖,信息共享難度較大,跨院系跨學科交叉合作困難。
(2)偏重管理功能,服務意識有待提升。數據資源簡單積累多,深度應用少,科研管理的服務功能欠缺。科研課題的選題、科研方向的把握、科研成果的轉化等是科研管理中服務功能提升的重要環節,而這一系列的科研決策都離不開科研信息平臺的建設。部分高職院校雖重視科研管理信息平臺建設,但管理功能仍多集中于項目、經費、成果的錄入、修改、查詢、報表等基礎數據,其本質特征還停留在輔助科研項目申請和經費管理上,隱藏數據沒有得到較好的應用,科研管理信息系統缺乏深度開發,遠遠不能適應現代科研精細化管理的要求,更難以滿足智能化時代下給科研人才提供個性化服務的需求。
(3)對外開放不足,互聯互通有待加強。相比較于一般高等院校,高職院校立足于產業,在推進校企合作、產學研融合、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緊隨市場動態,以行業信息來開展科研研究,這本來就應該是高職科研工作的強項。高職院校科研信息管理平臺應當對地方政府、行業協會、企業發揮成果轉化功能。建立信息技術交流及應用推廣平臺,加強與行業、企業合作,從而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2 基于信息化技術實施科研管理模式創新的目標
基于信息化技術的高職院校科研管理是實現高職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升高職院校科研水平的重要保障。信息化技術在高職院校科研管理創新中的目標主要可以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重視內部整合,構建高效信息系統。一是實施科研管理流程再造。通過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與利用,可以有效縮減或優化科研管理流程,打造更加扁平化、更加靈活開放的治理體系,實現科研管理的“流程再造”。省去大部分信息搜集、匯報與分析的人工操作,信息的交互與溝通更加便捷,從而提升科研管理的成效和活力。二是減少組織層級,實現專業對口的管理模式,營造相對寬松的管理環境。
(2)重視科研指導,構建服務型信息系統。利用大數據技術,從高職院校現有各種類型的科研數據中提取隱含的、未知的和潛在有用信息,既可以為高職院校科研績效管理、項目評估、研發資源分配等提供有效決策支撐,又可以給科研工作者提供更加靈活個性服務,在經費、設備上擁有更加廣泛的選擇權和使用權,成果轉化更加快捷方便,實現研究成果與市場的零距離接觸。
(3)重視外聯廣度,構建成果轉化立交橋。在信息化時代,科研管理和創新從來都不是單獨的個體行為,而是全社會的集群行為。運用大數據來實現信息共享,從而加強各“信息孤島”的聯動,可以增強組織結構的靈活性與有效性,同時也為與院校外科研信息的有效交流和整合大開便捷之路。既可以拓寬了高職院校科研工作者的視野,又為一線科研提供了基礎數據和應用前景,拓展了科研的維度,提升科研的效度。
3 科研管理模式創新的有效舉措
美國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設立了基金來推動大學和產業之間的技術合作、研究、開發、應用,形成了一條從科技成果的產生直到商品化的服務鏈,從而對美國工業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017年8月,教育部出臺《關于進一步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加快管理服務平臺建設與應用”。我們認為,在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建立一個集科研探索立項、輔助研發、技術交流、應用推廣于一體的高職院校科研管理系統,將有助于破除各二級學院之間的信息隔膜,從而實現學校與社會、政府、企業之間的資源共享,提高高職院校的協同創新水平。
(1)構筑智能化的管理平臺。傳統的高職院校科研管理模式,各個要素之間涇渭分明,信息時代下的科研管理必須打破要素之間的壁壘,把產、學、研、用等各個創新主體整合調動起來。淺層次上可以實現科研信息的主動推送、實時更新,科研檔案歸檔與項目研究結題實現同步,精確掌握各個科研項目的進展和動態。深層次上可以實現多個系統之間相互關聯、相互共享,促進高職院校科研工作的持續發展和學科優勢的形成。首先,在國家層面建立高職院校科研信息服務平臺,通過大數據實現信息溝通、資源共享。其次,各高職院校要建立自己的科研工作信息平臺,通過數據可視化對接國家科研管理平臺。再次,各高職院校要加強自身科研人員及項目數據庫建設,推進數據應用跨機構、跨區域、跨部門共享。
(2)構筑個性化的服務體系。立足于大數據,科研管理平臺為專職科研人員建立專業的信息管理庫,收集和整理相關高職院校學科特色與科研成果信息等不同類型的數據,對上述信息進行深入分析,提出院校、學術團隊科研發展建議和改進措施,對每一個科研工作者提供個性化科研發展方向建議,進而形成個體科研人員精細化素質能力提升方案,實現科研管理從單純管理職能到全方面指導的飛躍。隨著平臺功能的完善,資料搜集的完備,指導的精度也日益科學,收集掌握的信息越多、越快、越準確,對科研和各項工作發揮的作用越大。
(3)構筑開放式的運作機制。基于信息時代背景下的科研管理平臺,其運作機制必須是開放式的,開放式的科研能夠保障平臺應用效能最大化,科研前景更加廣闊。一是數據來源更加廣泛,借助開放機制,科研人員不僅可以將自己的科研數據供他人使用,自己也可以從中獲取相關數據為自身科研提供便利,有效避免相關科研的重復性勞動,又能拓展數據來源渠道,豐富系統資源。二是設備共享更加便捷,通過科研管理系統,建立職業院校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平臺,便利區域內的職校聯盟科研合作。三是科研需求更加精準,企業可以將自身的技術需求和科研攻關在科研管理平臺上公布,藉此由相關科研人員或機構進行技術攻堅,提供相關解決方案。四是科研應用更加務實,科技人員根據科研開展的實際,將自身的科技發明或專利成果在管理平臺公布,尋找具有相關科研需求并能夠應用轉化的對象,實現科研成果價值最大化。
(4)構筑協同性的共建模式。基于協同創新背景下的高職院校科研管理平臺必須有院校、企業、政府等主體參與,通過協同創新,實現各個主體互利共贏,取得“1+1>2”的效果。具體模式有:一是校內協同模式。發揮高職院校科研管理部門的主體作用,圍繞某個或多個科研項目,匯集整合學校各二級學院的相關專業、人才資源,組建相應的研究團隊,推動科研項目的多學科跨專業滲透。二是校校協同模式。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通過協同創新的校際聯盟整合各校的優勢資源,共同攻克相關領域的重點課題,提高提高科研人員的創新能力。三是校企協同模式。利用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的優勢,通過選題上企業需求化、評判上市場檢驗化、運用上生產商品化,實現科研管理與企業的一站式配置、一條龍服務。四是校政協同模式。高職院校科研中,尋求與政府部門的共同關注點,如政策解讀分析、創新領域研發突破等,進行協同合作,形成高質量的咨詢決策,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4 結語
教育部2015年發布《職業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動計劃(2015—2018年)》,計劃用3年時間進一步提升職業院校管理的規范化、精細化和科學化水平。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正處于智慧校園的建設過程中,科研信息化建設也方興未艾,智能化的建設勢必對科研的傳統方式和手段帶來挑戰,勢必對科研管理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是時下信息化時代科研管理創新亟需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因此,希望本文的提出能夠對高職科研管理平臺構建提供某種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 董德帥,張凡.新形勢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創新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5(8).
[2] 吳生,趙雪曼.高校科技統計實踐與分析[J].技術與創新管理,2012(33):503-505.
[3] 曹海濤.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及問題淺析[J].經營管理者,2013(8):274.
[4] 楊國梁,關忠誠,石兵.數據倉庫技術在中國科學院評估數據分析中的應用[J].科研管理,2007(28):11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