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文兵
【摘要】目的 探討對冠心病伴有高脂血癥患者選擇阿托伐他汀藥物完成非延續性治療后對其血脂以及內皮功能產生的影響。方法 選擇醫院2015年02月~2017年06月收治的冠心病伴有高脂血癥患者44例作為實驗對象;對所有患者于臨床選擇阿托伐他汀藥物進行非延續性治療,最終就兩組患者血脂水平以及內皮功能展開對比。結果 對所有患者完成4周治療后,同治療前比較,患者的TG水平、TC水平以及LDL水平呈現出顯著下降,HDL水平呈現出顯著提升(P<0.05);藥物停止2周后,同治療4周時比較,系列指標全部表現為明顯惡化(P<0.05);對所有冠心病伴有高脂血癥患者完成4周治療后,同治療前比較,患者ET表現為顯著下降,NO表現為顯著提升(P<0.05);藥物停止2周后,同治療4周時比較,ET水平呈現出明顯惡化(P<0.05);同停藥前以及治療前比較,NO水平表現出顯著下降(P<0.05)。結論 臨床醫師對于冠心病伴有高脂血癥患者選擇阿托伐他汀藥物進行治療,對于血脂水平以及血管內皮功能改善可以顯著促進,但是中途將用藥停止后,會對血管內皮功能造成對應損傷,對此需要給予高度重視。
【關鍵詞】阿托伐他汀;非延續性治療;冠心病;高脂血癥;血脂;內皮功能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0..01
臨床醫師對于冠心病伴有高脂血癥患者在進行治療期間,因為系列因素的影響,往往呈現出中途用藥停止的現象,從而對疾病整體療效產生嚴重影響[1]。本次研究將探討對冠心病伴有高脂血癥患者選擇阿托伐他汀藥物完成非延續性治療后對其血脂以及內皮功能產生的影響,以對其療效穩定以及提高做出保證。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醫院2015年02月~2017年06月收治的冠心病伴有高脂血癥患者44例作為實驗對象;男35例,女9例;年齡59~77歲,平均年齡為(66.49±5.13)歲。
1.2 方法
冠心病伴有高脂血癥患者在進入醫院后,臨床醫師選擇阿托伐他汀藥物進行治療,用藥頻率為1次/d,用藥劑量為20 mg/次,用藥方式為口服;對患者首先進行為期4 w用藥治療,之后停止藥物治療2 w[2]。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0.0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血脂水平統計
對所有患者完成4周治療后,同治療前比較,患者的TG水平、TC水平以及LDL水平呈現出顯著下降,HDL水平呈現出顯著提升(P<0.05);藥物停止2周后,同治療4周時比較,系列指標全部表現為明顯惡化(P<0.05)。見表1。
2.2 內皮功能統計
對患者完成4周治療后,同治療前比較,患者ET表現為顯著下降,NO表現為顯著提升(P<0.05);藥物停止2周后,同治療4周時比較,ET水平呈現出明顯惡化(P<0.05);同停藥前以及治療前比較,NO水平表現出顯著下降(P<0.05)。見表2。
3 討 論
他汀類藥物作為還原酶抑制劑一種,臨床醫師在選擇此種藥物對患者治療期間,于降低血脂水平以及降低LDL水平方面可以獲得明顯效果[3]。對于冠心病伴有高脂血癥患者選擇阿托伐他汀藥物展開,在炎癥反應改善以及動脈粥樣硬化阻止方面可以獲得明顯效果。但是治療期間,如果中途將藥物應用停止,不但會增加氧化應激,還會導致血小板
呈現出反應性增加的現象,從而對整體療效產生嚴重影響。
綜上所述,臨床醫師對于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患者在選擇阿托伐他汀藥物治療期間,對于患者血脂水平以及血管內皮功能可以進行顯著性改善,但是中途如果將藥物應用停止,則會使得阿托伐他汀藥物療效全部消失,更為嚴重會呈現出
血管內皮功能損傷現象,從而對于心血管疾病防治造成阻礙。
參考文獻
[1] 王 晶.阿托伐他汀片不同給藥時間對冠心病伴高脂血癥臨床療效的影響[J].醫藥前沿,2017,7(26):120-121.
[2] 趙洪君.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對冠心病伴高脂血癥病人降脂效果的對比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4(6):622-624.
[3] 趙為濤.阿托伐他汀片不同給藥時間對冠心病伴高脂血癥患者臨床療效的影響[J].世界臨床醫學,2017,11(10):116,118.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