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艷芳
【摘要】目的 分析腦卒中患者采用早期康復治療對其認知功能障礙與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診治的腦卒中患者7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成對照組與研究組,各35例。對照組進行常規康復治療,研究組應用早期康復治療,比較兩組效果。結果 研究組治療后MMSE(23.58±5.32)分、NDS(11.53±6.26)分、BI(75.68±22.35)分,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情感功能(8.30±1.57)分、軀體功能(8.57±1.02)分、社會功能(8.21±1.46)分、認知功能(8.35±1.66)分,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早期康復治療有助于改善腦卒中患者的認知功能,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與生活質量。
【關鍵詞】腦卒中;早期康復治療;認知功能;日常生活;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2..02
腦卒中是較為常見的一種腦血管疾病,具有較高的發生率與致殘率,患者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大小便失禁、記憶力衰退、偏癱、失語等,對其生存質量產生嚴重影響[1]。本文主要探析腦卒中患者給予早期康復治療對其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及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診治的腦卒中患者7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成對照組與研究組,各35例,其中,對照組男19例,女16例,年齡44~79歲,平均(59.68±9.24)歲,病程5個月~5年,平均(2.48±0.73)y;研究組男18例,女17例,年齡45~78歲,平均(59.66±9.23)歲,病程6個月~5年,平均(2.49±0.74)y。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康復治療,即予以基礎步態訓練、肢體擺放、平衡訓練、日常生活鍛煉、轉移鍛煉等;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早期康復治療,內容包括:①待患者各項指標穩定后,依照其具體情況制定康復計劃,包括運動療法與認知功能訓練,運動療法包括運動功能鍛煉與日常生活能力訓練,前者應用Bobath技術,包含體位擺放、坐位平衡訓練、坐位與臥位的正確聯系、坐位與站位互換、上下樓梯及步態訓練等,后者包括進餐、刷牙、更衣、入浴、如廁等,各項訓練需交叉進行,30~4 min/次,2次/d;②訓練記憶力:采用圖片記憶、背數、圖像再生等手段訓練患者的記憶力,同時可通過聯想法、編故事等記憶技巧加強記憶效果,并指導患者習慣用記事本等工具記錄日常事務;③通過迷宮、猜測游戲等方法訓練患者的注意力,同時利用報紙、書籍等方法鼓勵患者進行閱讀與朗讀;④設計超市購物清單、點餐清單等相關日常生活事務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計算,同時安排動植物、食物等物品依照形狀、用途等進行分類。
1.3 觀察指標和評定標準[2]
記錄兩組治療后神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認知功能情況,其中神經功能采用NDS評定,日常生活能力應用Barthel指數(BI)評估,神經功能利用MMSE評價;同時記錄兩組生活質量情況,采用QLQ-C30量表評定,包含認知功能、其他功能、社會功能及情感功能4項,各項10分滿分,分值越高則生活質量越佳。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BI、NDS及MMSE評分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NDS、MMSE及BI評分相比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經過治療后,研究組BI、MMSE及NDS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且該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提示腦卒中患者治療過程中實施早期康復治療的效果顯著,可明顯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質量。原因分析為:早期康復治療屬于一種新型的治療方法,將現代康復理論與理想充分結合,將早期康復治療的重點貫穿在疾病各恢復時間段,結合運動療法、軀體康復訓練、認知功能鍛煉方面相結合,加強護患間的溝通與配合,有效提升治療效果[3]。該治療手段有下列優點:①可以促使大腦非損傷位置功能、腦缺血周圍功能環路的重建,使腦卒中灶邊緣的毛細血管進行擴張,生成新的血管,有效改善腦循環;②能夠促進突出結構、神經細胞的康復進程,有效保護瀕死的神經細胞;③可以有效加強記憶力、改善腦微循環、激發思維能力,通過反復訓練認知功能,能夠明顯提升存活神經細胞的興奮性,手術區域逐漸重建,恢復基本功能,有效提升認知功能;④能夠直接影響神經系統各種機遇、蛋白的表達情況,提升腦細胞的營養和代謝功能,進而確保神經細胞功能的盡快恢復;⑤可以誘導與運動、記憶、學習習慣的區域發生可塑性的改變,使神經聯絡通道重建,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4]。受樣本數量和時間等因素限制,關于兩種治療方案對患者滿意度、心理狀態等方面的影響,需要臨床做出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早期康復治療在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顯著,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升其認知功能,且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改善,臨床可行性良好。
參考文獻
[1] 田旭川,陳 超,應勇強.早期康復治療對腦卒中患者認知功能障礙及神經功能的改善效果[J].當代醫學,2017,23(2):12-15.
[2] 麥光懷.早期認知康復訓練對腦卒中后認知障礙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7,24(4):74-76.
[3] 凌韶勤.早期康復治療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臨床療效、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J].內科,2016,11(1):26-28.
[4] 張敬偉,楊巧華,楊海英,等.早期康復護理方案對腦卒中偏癱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7,39(2):306-308.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