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柳 倫雪萍
【摘要】目的 研究肺康復手段促進改善COPD病人肺功能的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5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實驗組、常規組各25例,常規組采用常規性護理手段,實驗組以常規組為基點采用肺康復手段,兩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況及生活質量評分(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心理狀況及總體健康)對比。結果 與常規組比,實驗組肺功能改善情況較為良好,生活質量評分也較高,P<0.05。結論 對COPD患者采用肺康復手段能有效改善其自身肺功能狀況,同時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改善護患關系,促進其病情康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肺康復手段;COPD病人;肺功能;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56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4..02
目前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慢性疾病就是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其往往在老年群體中較為常見,其主要臨床特征為不可逆性氣流,患者往往表現為咳嗽痰多、胸悶氣短等臨床癥狀,如果不能對患者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治療,則對其生活質量造成直接影響。從臨床實際情況來看,該疾病患者往往采用祛痰、支氣管擴張及氧療等治療措施,但是最終的治療措施并不理想,不利于患者病情康復。有研究指出,該疾病患者在治療期間采用合理的肺康復手段能顯著提高臨床治療效果,促進其自身病情得以康復,改善預后情況,從而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為分析肺康復手段促進改善COPD病人肺功能的效果,本院展開研究。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5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50例,隨機分組各25例。實驗組: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齡53~85歲,平均年齡為(60.43±12.24)歲;病程5~23年,平均病程為(16.27±5.89)年;常規組: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齡54~87歲,平均年齡為(73.67±9.34)歲;病程6~21年,平均病程為(15.62±2.57)年。兩組患者資料無差異(P>0.05),可比。
1.2 方法
常規組采用日常護理手段,實驗組為常規組為基點采用肺康復手段,具體如下。首選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要全面評估其自身心理及生理狀態,合理開展健康宣教,告知患者營養搭配均衡,多食用蔬菜瓜果,正確認知該項疾病,戒煙戒酒,避免有害氣體吸入。護理人員要充分利用呼吸機,結合患者實際情況選擇較為合適的口鼻面罩,采用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適當調整相應的監測數值,同時對鼻面罩內氣體加以沖洗,避免出現鼻面罩內死腔情況出現,每次持續正壓通氣的時間為2~4小時[1]。另外,護理人員要囑咐患者結合病情恢復情況適當開展康復鍛煉,晨起進行合理的步行鍛煉,在平路上保持勻速步行,每次步行半小時左右,速度保持在40~60 m/min,一周的運動量不能低于5次,同時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適當增加運動量,使得休息時間與次數得以縮短。如果患者在運動過程中具有低氧血癥,則可以采用氧療,強化鍛煉強度,并且在運動時配以較為輕松的音樂,合理指導患者與音樂節奏與指令呼吸,從而減輕自身勞累感,告知患者定期開展腹式呼吸,雙手放置與腹部,用鼻吸氣的同時挺腹,緩呼深吸,促進分泌物得以清除[2]。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況及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肺功能改善情況:以德國耶格公司肺功能功能測定儀測定患者FEV1、FEV1/FVC(治療前第一秒用力呼氣末容積/用力肺活量),改善情況越好護理手段越好。
生活質量評分:以生活質量量表為重要參照,分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心理狀況及總體健康四項,評分越高越好[3]。
1.4 統計學方法
以SPSS 20.0分析數據,肺功能改善情況及生活質量評分(x±s)表示t檢驗。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結 果
2.1 治療前后血壓變化情況比較
與常規組比,實驗組血壓變化情況較好,P<0.05,見表1。
2.2 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心理狀況及總體健康
與常規組比,實驗組生活質量評分較高,P<0.05,見表2。
3 結 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屬于臨床較為常見的慢性疾病,其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往往在老年群體中較為常見,該疾病患者氣道長時間受到限制。導致相應的肺功能不斷呈下降趨勢,勞累后具有氣促加重、咳嗽痰多等癥狀出現,導致其日常生活活動受到限制,機體逐漸失去平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患者呼吸系統具有惡性循環,對生活自立能力逐漸失去信心,對其生活質量造成直接影響。大量研究數據表明,該疾病患者在治療期間采用肺康復手段能顯著提高臨床療效,促進其病情得以早期康復,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與預后情況,使得最終的治療效果較為理想。肺康復手段要求護理人員結合患者病情實際情況,適當開展呼吸訓練及運動療法兩種方式,改善其自身呼吸困難及運動耐力,首先建立合理的患者管理檔案,全面評估患者心理及生理實際狀態,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康復治療方案,每周開展兩次,同時合理開展健康宣教工作,通過多媒體講座、發放宣傳小冊及示范等形式讓患者及家屬能系統化學習關于該疾病知識,主要有腹式呼吸、縮唇呼吸及應激狀態下關于該疾病的管理與控制,并且囑咐患者按時按量服用相關藥物,每天保持勻速行走半小時,定期開展腹式呼吸及縮唇呼吸鍛煉,每天兩次,每次20分鐘即可,保持營養搭配均衡,多食用蔬菜瓜果,出院后定期回醫院復查,改善自身生活質量,使得最終治療效果較為理想。
參考文獻
[1] 王 艷,張 芬,李春艷.連續性協同護理模式在COPD穩定期患者肺康復訓練中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4):189-190.
[2] 吳海燕,錢 鈞,李樹雯,等.心肺康復運動訓練對COPD穩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6,31(3):351-353.
[3] 陳溢玲,晏益華,李穎彬,等.肺康復護理對COPD穩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14):147-149.
本文編輯:李 豆